第34章 和朱元璋談生意
在聽完朱元璋的話之後,楊妃神色微微緩和許多。
“群臣們就不說什麼?”
“他們能說什麼呢?我可不會給他們留下口實。”朱權可是一進大殿就先把他們的嘴堵上了。
說自己是奉旨入京的。
雖然是矯詔,但朱元璋似乎被手榴彈給喜悅了,根本沒有把這事放在心上。
朱權一邊說,一邊將荔枝剝開,遞給楊妃。
“母后,吃荔枝。”
楊妃接過,放入口中。
頓時被荔枝的味道征服。
“真好吃!”
“哈哈,當然了,這可是兒臣五年的心血。嶺南生產荔枝,而需要邁出個好價錢,就得運出來道別的地兒販賣。沒有荔枝的地方對這個非常寶貝。在嶺南,荔枝的價格一文不值。”
“兒……啊……你高這麼多荔枝來應天,不會買很貴吧?”
“母后不必都耐心,兒臣並沒有高價出售。每斤六文錢。”
“這還差不多。”楊妃真擔心朱權一心只想錢,把荔枝賣得死貴。
這可是違背朱元璋對物價的定義。
大明初期,朱元璋是個明白人。
自然不希望有商人哄擡物價,囤積居奇。
就這時候,朱元璋來了。
楊妃連忙參見。
“愛妃免禮!”
朱元璋的目光落在朱權的身上。
“十七!你這臭小子,盡然敢違背聖旨,私自進京。”
“父皇,兒臣也是處於無奈。嶺南荔枝豐收,兒臣得給荔枝找個出路啊。百姓們好不容易豐收了,總不能讓理智爛在嶺南吧?”
“臭小子就你理由多。”
朱元璋看著那一顆顆色澤鮮美的荔枝。
又道:“這荔枝像剛採摘下來的一樣。”
“當然了,海運比陸運快捷,並且耽誤的時間還少。”
“那你還大費周章的修路?修路很費銀子的!”
言下之意,是在抱怨朱權把錢浪費了。
“父皇,修路是必須的。聯通一路上的百姓,讓那個他們能把物質流動。這樣對大明的經濟又極好的作用。”
朱元璋按照朱權的話沉思了下,然後笑道:“十七的想法不錯,哈哈,不錯。果然是我的好十七。”
“父皇!兒臣提議,先拿下海上勢力,然後纔去消滅北元。”
朱元璋聞言臉色大變。
為何不先消滅北元?
“北地荒蕪,幾乎是賠本的買賣。之前,兒臣說過,島嶼上多黃金,白銀。而北元那邊,除了牛羊馬匹,幾乎沒有什麼東西了。”
朱元璋道:“要是島嶼上沒有金銀,那豈不是虧大了?”
“父皇不相信兒臣的話?”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沒有見到,即便是咱相信,群臣不相信怎麼辦?”
雖說朱元璋是皇帝。
但群臣不支援,他這個皇帝也難為。
朱權心裏暗笑那幫大臣。
真是沒有遠見。
南宋之所以能苟延殘喘一百五十多年。
就是海運發達。
給南宋提供了苟延殘喘的資金。
否則的話,南宋早就被蒙古滅了。
“兒臣自有分寸,只需要父皇給權。”
“給權?你想幹嘛?”
“滅了倭國。滅了安南。東南這塊地方很好,物產豐富,一年四熟。海運發達了的話,就能成為大明的新糧倉。”
“可倭島貧瘠……”朱元璋可不想要倭島這塊鳥不拉屎的地方。
畢竟島嶼的所謂金銀開採完畢,就是一塊不毛之地。
種植業根本就無法在島嶼上發展。
所以,朱元璋擔心的就是後續的發展。
安南,宇宙國這邊的島嶼,就是窮。
歷朝歷代的帝王纔不想要。
要是物產豐富。
歷代的帝王早就將其拿下。
就秦始皇,他要把嶺南拿下,主要原因,嶺南他物產豐富啊。
“父皇……眼前看這些地方是不毛之地。但在未來,海洋為主的時代裡,它們可都是咱大明防禦的前沿陣地。有了這些島嶼做第一防禦陣地,就不擔心敵人的艦船深入咱們大明近海啊。”
朱元璋聞言,頓覺自己眼光不行。
簡直就是目光短淺啊……
十七啊十七,你這臭小子五年裏跟變了一個人似的。
“罷了,咱給你水師調配權。但咱大明水師不行啊。你能打造出一支艦隊?”
“能,但需要時間。艦隊又名黃金軍隊,沒一艏船,可都是重金才能搞定的東西。”
朱權嘆息道。
一句話,想要打造艦隊,那就得花錢。
提到錢,朱元璋就不高興了。
嶺南都這麼有錢了,就不能給朝廷提供賦稅麼?
剛剛允諾了朱權。
讓嶺南成為特區。
特區就是試點經濟發展區域。
前十年,不給朝廷賦稅。
這樣一來,這個富碩的區域,朱元璋一個子也看不見。
不過朱元璋也釋然。
是他兒子的地盤,他想怎麼搞就怎麼搞。
至少不像燕王朱棣,還需要朝廷給銀子養著。
朱權想要的是權。
只要朱元璋放權就行。
其他的,他朱權完全能搞定。
朱元璋看見朱權的樣子,是又愛又恨。
作為農民出生的朱元璋。自然有老農民的情懷。
根本不屑那啥王爺擁兵自重。
他可不希望自己兒臣搞出李世民那套。
之所以把自個兒子放在外面,讓他們鎮守邊關。
就是擔心兒子們在京城,就會出現李世民那一出。
“你這臭小子!大明目前很缺銀子,你得給咱弄銀子。”
朱元璋現在每天都在為銀子發愁。
他這個天子也很窮啊。
每天問戶部。
戶部回答就是沒錢!
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沒有錢,大明很多事情都沒辦法辦。
“父皇……打下那些島嶼,得到的依銀子和金子銀後……能五五開嗎?”
“五五開?你想得美。咱是你得老子,得三七開,你三我七!”
朱權聽了之後,心情大大的不好了。
我出力最多,怎麼就只能得三呢?
這真是費力不討好。
“十七!你就嶺南這地兒,咱可是要管著幾十個郡縣!被北元破壞了後,儘管已經洪武好幾年了,可這些地方依舊是一副破爛景象!”
朱權聽了之後,也深感朱元璋的難處。
於是道:“好吧,父皇都這麼說了,兒臣不能再討價還價了。”
“哈哈,這纔是咱的好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