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天朝上國
李善長自從跟隨了朱元璋何曾受過這樣的窩囊氣?
一下子,整個人都不好了。
頓時,他臉上的表情變得異常的兇戾。
目光戾透露出怨恨。
“王爺……你此話怎講?”
朱權見李善長還不死心,還沒有覺悟,繼續道:“李大人其不知道被你們口口聲聲稱之為蠻夷的洋人們,他們有錢就修建學校,而我們自詡天朝上國,卻在哪裏不斷地修建廟宇,參拜佛主……”
於是又看向朱元璋。
“父皇去過兒臣那,兒臣那的學校如何?”
朱元璋倒是有點明白朱權的意思了。
畢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學習他國先進的東西,的確可以幫助大明。
於是問朱權:“改革教育,興辦學校這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朝廷現在並不富裕。”
“我們可以慢慢全國推行。鼓勵讓有錢的人,有力的人一起幫忙,這樣可以減輕朝廷辦學的負擔。哎,再說即便是朝廷不缺錢,也不能一蹴而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即便是有了學校,也得有老師,有這一型別的知識分子。”
“兒臣那邊有辦師範學校。可以向全國輸送各種教師人才。”
劉伯溫倒是個腦瓜子很靈活的前輩。
他明白了朱權的意思。
於是問道:“我大明的科舉以四書五經為主,王爺的意思,豈不是要把科舉都改革了?”
“科舉是要改革。四書五經治理國家是一種美好的理想,而卻無法實現。”
“胡說八道!”
宋濂第一個就站出來反對。
朱權不想跟他們繼續嗶嗶。
畢竟很久沒有見自己母后了,心裏十分想念。
於是對朱元璋道:“父皇,兒臣不屑多論。諸位大臣有不服的,可以輪番去我嶺南看看,你們的眼界也就開啟了。”
朱元璋自從嶺南迴來。
心裏就在琢磨。
標兒一向都在有意無意地表露出不做太子的想法。
十七這臭小子,如此能幹,時機成熟,將他立位太子吧!
可朱元璋沒有想到,人家朱權也不想做太子,只想做個閒散王爺。
當皇帝那麼累,操很多心。
“諸位愛卿,你們意下如何?”
李善長是去過嶺南的,對嶺南的變化可以說也是相當的震撼。
打心眼裏是拒絕朝臣們輪番去嶺南參觀的。
但見朱元璋是支援朱權的,就把到了嘴邊的話給嚥了回去。
“朱權你這小子真是可惡至極!”
胡惟庸看見李善長臉上的表情,也就十分討厭朱權起來。
畢竟他朱權這麼一搞。
那的損害他們多少利益啊。
加入科舉考試改革,那他們的子弟們又得從新學習。
對於已經掌握了四書五經的子弟們而言,從新學習,這得耗費多少青春?
就單獨考四書五經,就很多人耗了一輩子的青春和年華。
鬍子花白都在考試。
正因為如此。
朱權才提出學校的概念。
培訓部通的人才,為大明培養新型人才。
“父皇,兒臣也有許久沒有見過母后了,想就此退去……”
朱權的要求,朱元璋允了。
百善孝為先。
他自然沒有話說。
揮了揮手,示意朱權可以離開。
朱權拜了一禮,轉身離開大殿。
在朱權走了後,朱元璋道:“從今天起,百官輪番抽調人員去嶺南學習和觀摩。也漲漲見識。”
“臣遵旨。”
有這樣的事,群臣自然不高興。
嶺南這地方是什麼地方?
古代流放罪人的地方,可以說極其艱苦。
流放的人,十有八九的都無法活著。
這裏生存環境太惡劣了。
在四五百年前的嶺南。
遠遠沒有後世這麼好。到處都跟越南野人山一樣的環境。
瘴癘,毒蟲,毒蛇,老鼠遍地。
來了這得人,很多都是感染了瘴癘。
所謂瘴癘。
無外乎就是生活在熱帶雨林裡的細菌和微生物。
中原來的人一旦感染,就幾乎只有死的命運。
畢竟這個時代可沒有抗生素,也沒有對中藥成分提純的說法。
所以,來這裏的中原人大多會死在這裏。
提到這裏,自然會讓人恐懼。
“臣等遵旨。”
朱元璋看見他們那副不情願的樣子,瞪了一眼群臣道:“你們去了就知道嶺南怎麼樣了!咱十七在嶺南把嶺南建設得早已超越應天了!”
一部分人是相信的,但還是有一部分人不相信。
他們覺得朱元璋有些誇大其詞。
五年時間就能把嶺南超越應天。
這怎麼都不可能啊。
應天是六朝古都。
很早就開發了。
這裏無論是人文還是地理,都比嶺南這個蠻荒的地方好。
這是這部分人慣有的思維。
朱元璋見還有一部分人不相信,也不多說。
因為今天朱權進獻給了他手榴彈。
這玩意兒太厲害,太牛逼了。
有了他,可以節約軍隊。
武器先進,根本不需要大量計程車兵。
冷兵器是人海戰。
熱武器的出現,人數再也不是優勢。
省去兵丁的數量,可以大大的節約國庫的開支。
邊防上,就不用大量屯兵。
朱元璋隨即也宣佈退朝。
朱權在離開大殿之後,直奔自己母后那邊。
當然帶著一筐荔枝。
玉鳳殿,楊妃正在無聊中,忽然侍女來說,十七皇子來了。
楊妃臉上露出驚喜。
同時也一臉的擔心。
因為朱元璋下過明令。藩王無詔令不得入京。
她可從來沒有聽見朱元璋下過詔書,讓十七回京。
這小子是在公然違背朱元璋的明令啊!
“兒臣參見母后!”
楊妃沒有高興的表情,反倒是一副擔心的臉色。
“兒啊,你是違抗聖旨了?”
“兒臣已經見過父皇,並且父皇很高興,先不說這些了,母后這是荔枝。曾紅掛綠的那種……”
在後世,這種荔枝很常見。
這是朱權大力培養的品種。
這種品種的荔枝顆粒飽滿,汁水豐。
吃起來口感絕佳。
故此,成為主要品種。
“兒啊,回來看哀家不必如此,你沒有聽說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哈哈,母后過於擔心了,兒臣的船隻足足運輸了十船過來,按照兒臣的運輸能力,三天到達應天。”朱權自豪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