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不能好起來
從賀夫人院中回來之後,賀茹雪就發了好大的脾氣,將屋子裏麵不少的東西都給砸壞了。
柳姨娘就坐在軟榻上,十分淡定的喝著茶,看著賀茹雪砸了一地的東西。
不知道過了多久,賀茹雪纔算是冷靜了下來,在軟榻的另一邊坐了下來:“孃親,這賀延安也太過分了,枝枝不過就是個丫鬟,他竟然爲了一個丫鬟來欺辱我。好歹我也還是賀家的小姐,算得上是他的妹妹啊。”
“人家都說了,嫡庶有別,你還要巴巴的湊上去。”柳姨娘放下了杯子輕哼一聲,“今日的委屈便受著,日後再好好的討回來。”
賀茹雪垂首死死的拽著手中的帕子:“這個枝枝,還真是個禍患。”
“夫人找了這麼多人,唯獨這個枝枝被賀延安留了下來,她自然是對枝枝另眼相看,你如今就離那枝枝遠一點,這些推人的把戲便不要再弄出來了。”
柳姨娘知曉賀茹雪的脾氣,今日她在枝枝身上吃了苦頭,日後定然會想著討還回來。
但就像賀延安說的那樣,賀茹雪如今只是一個庶出的小姐,儘管賀宏蘊十分的疼愛,但也從未鬆口,將賀茹雪的婚事交給柳姨娘。
日後賀茹雪的婚事還是要賀夫人挑選點頭,便是嫁妝多少,也是要賀夫人來決定的。
一切都尚還沒有把握的時候,柳姨娘不能拿賀茹雪的未來冒險,唯有賀茹雪得了一門好婚事,她的下半輩子才能夠過的好一些。
很快,柳姨娘就等到了機會。
她身邊的嬤嬤阿七探尋回了訊息,說是賀夫人最近正讓劉嬤嬤將城中的大夫一個一個叫到府中,在屋中面談。
具體談了一些什麼事情便沒有人知道了。
聽說了這個訊息,柳姨娘眉頭輕擰,露出了一抹笑容:“能夠讓我們賀夫人如此上心,不辭辛苦的一個一個與大夫面談,怕是隻有賀延安的腿了。”
“孃親,你的意思是這些大夫都是找來給賀延安看腿的?”賀茹雪坐在一旁,手裏捧著熱乎乎的牛奶,“可是他的腿不是已經這麼多年了嘛,怎麼突然開始看大夫了?”
柳姨娘拿起茶壺,替自己倒了一杯茶:“不管他是為何忽然要看大夫,這已經瘸了的腿,斷不能夠再好起來。”
入府多年,柳姨娘便只有賀茹雪這麼一個女兒。
她也偷偷的請過大夫,大夫把過脈後只說她的身子在生賀茹雪的時候傷到了,想要再有第二個孩子並沒有那麼容易。
在這深宅大院之中,若無兒子傍身,日後年老色衰,失去了賀宏蘊的寵愛,柳姨娘的日子定然不會好過。
只可惜,這些年她用盡了所有求子的法子,卻一直都沒能如願,她沒有兒子,可賀夫人卻接連得了兩個孩子。
幸好,賀延安意外瘸腿,賀禮成又是體弱,皆無法有大作為。
只要賀茹雪能夠爭氣,她們母女在這賀府的日子定不會難過。
“阿七,你去想辦法,把賀夫人見過的那些大夫,都一一找到,過幾日,我與你一塊兒,去見見他們。”
阿七點頭,應下柳姨娘的話:“姨娘放心,我會辦好的。”
接連幾日,賀夫人每日都會見大夫,和他們說明賀延安的情況,詢問他們時候有治療的辦法。大夫聽了賀延安的情況,基本都說是情況不太樂觀,但也要在見過賀延安之後,才能夠確認。
劉嬤嬤送走了大夫,回到屋中,拿起茶壺,替賀夫人倒滿了茶杯:“夫人累了吧,喝杯茶吧。”
“劉嬤嬤,你說都已經見了這麼多大夫了。他們都說延安的腿治癒的希望不大,他的腿會不會……”說到這,賀夫人眼眶有些酸澀。
劉嬤嬤見狀,忙遞上了帕子:“夫人,就算是隻有一絲希望,我們也不能放棄。少爺如今都願意嘗試了,夫人可千萬不能在這個時候放棄了。”
“我知道,我當然知道。有一絲希望,我都不會放棄的。我只是怕,延安再一次知道自己的腿沒有了希望,會一蹶不振。”
賀夫人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的性格,他這一次願意治傷,已經是鼓起了勇氣。若是他知道,自己的腿已經沒有治癒的希望了,只怕情況會更差。
“夫人,要不先跟枝枝所說這個情況?”
賀夫人眉頭輕擰,緩緩抬起頭:“枝枝?”
“對啊。”劉嬤嬤點頭,“枝枝來了之後,大少爺的情況好似是越來越好了。或許,讓她先知道這個情況,之後若是少爺的腿真的沒了希望,或許枝枝可以幫助少爺。”
劉嬤嬤說的不錯,賀延安願意打定主意治療自己的腿,就是在枝枝來了之後。這說明,枝枝對於賀延安來說,是有幫助的。
“你說的不錯,那你去把枝枝叫來吧。”
劉嬤嬤點頭應下,便去了賀延安的院子。
“少爺,這首詩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啊?意恐遲遲歸,這是說孃親怕自己的孩子回來的太晚嗎?”枝枝拿著書,一臉疑惑的向賀延安提問。
賀延安正在寫字,頭也不抬的回答道:“兒女外出,音訊極少。母親想著日後在家中等孩子訊息的日子,心中悲傷,自是盼着兒女能早早歸來,一切平安。”
“奧,原來是這個意思啊。”枝枝點頭,又管自己看書去了。
劉嬤嬤在門外看到了這一幕,不自覺露出了一抹笑容。有了枝枝的陪伴,賀延安的情緒穩定了很多,似乎也更加開心了一點。
“少爺。”劉嬤嬤敲了敲門,並沒有進去,“夫人請枝枝過去一趟。”
枝枝聽了,立馬合上書,走了出去:“我馬上來。”
跟著劉嬤嬤朝著賀夫人屋子走去,枝枝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劉嬤嬤,夫人找我有什麼事情啊?”
“是少爺的一些事情,放心,沒事的。”劉嬤嬤在前面走著,笑意盈盈的回答。
到了賀夫人院中,枝枝跟著劉嬤嬤走了進去:“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