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埋詩
過了不久,一個麵若冠玉,長的十分清郎的才子,率先將手中牌子投擲在中間。
此人剛剛投擲,隨後便是啪啪兩聲。
第三個拋下牌子的,似乎鬆了一口氣。
除了第一個容顏俊朗之外,其餘二人倒是相貌平平,第三人面板泛黑,面容皴裂,顯現出一副平時營養不良之感,估計在寒門當中,也是屬於那種家道中落的。
他的坐席也在最次。
呂哲心中有數,輕輕點了點頭,對著那人微微一笑,道:“就有你將三人的詩收上來,供本王閱覽吧。”
那人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忙點了點頭,規規矩矩的行禮,隨後拿著三張紙,平靜的遞給呂哲。
呂哲看著紙張,別人則都在看著呂哲,按照剛纔所說,這些詩文,應當念出來。
約摸一刻鐘之後,呂哲表情平靜,將手上的幾張紙合了起來,微微笑道:“三位的詩,我都已經看過,均是上品之作,一時間,竟然分不出好壞來,本王思量,就不用在場中閱讀了。”
再坐各位的臉色,紛紛一變。
正好繞孔陽找到了契機,忙上前一步道:“大學士,此舉怕是稍有不妥,畢竟事先就已經說過,還是閱讀出來的好。”
他輕輕一笑道:“莫不是王爺認為,這些人的詩句太過不堪,無法登堂入室,這纔不念出來嗎?”
“呵呵呵呵…”
呂哲的笑容濃厚了起來。
雖然這個孔陽的命運已經註定了,可她能夠如此著急送死,也著實在呂哲意料之外。
這人是一點情商都沒有,還是自恃是孔家後人?
據呂哲所知,曹操與南陽太守孔融,關係本就不是特別融洽,孔融,包括它旁邊的這一眾儒生,對曹操態度極差。
比如說擊鼓罵曹的那位禰衡。
同樣也是他們這一批人。
或許有可能,這個孔陽之所以適時的出現,就是孔融他們的一批人,對自己態度的一個表現吧。
孔陽有所不知,仍然帶著淡淡的笑容,緩聲開口道:“大學是何故發笑?”
“何故發笑?”
“你真是可愛,要讓我幫你回憶回憶你之前的那句話嗎?”
“拉下去,殺了!”
孔陽的面色大變,在場其他人,頓時也坐如針氈,一個個不安起來。
孔陽面色泛着黑氣,咬牙冷笑了兩聲,道:“大學士,這裏乃是許都!天子所在之地,無緣無故,你怎可以罔殺忠良?”
看他的臉色,他只是現在還以為呂哲只是在嚇他。
就在這時,呂哲身後的許褚直接邁步走出,孔陽還想避讓,直接被提在衣領上。孔陽想要反抗,卻如小雞一樣,小手抓在許褚的粗胳膊上,根本就拽不動。
“呂哲,你敢殺我?我乃是朝廷命官,我叔叔是南陽太守孔融,我孔家引領儒道風範,你敢如此?”
他當即發出狂喊。
常中許多人都是眼觀鼻鼻觀心,默然不語,懂的人當然懂,作為一方諸侯,現在的呂哲別說是殺一個小小孔陽,就算是殺了曹操倚仗的大將,又能如何?
即便是他現在立刻到許都皇宮中殺一個轉,恐怕都不會有任何問題。
當然,這是個訊息閉環。
對於在場很多人來說,曹操是國家奸臣,呂哲還是一個忠良,與劉備一般,肩負報國大任,不應有如此行為呀!
門口一聲慘叫,許褚進來的時候,刀上已經帶血。
不少人都是臉色蒼白,即便沒有親眼看到殺人一幕,還是有些人作嘔吐狀,似乎有些受不了了。
畢竟在座都是書生。
呂哲的表情平靜,道:“次次欺我,本王早就看不慣了,今天殺他,也算是給眾學子立威,我等報國之心,應當同仇敵愾,喊南陽太守,怎麼樣?”
“南陽太守,就能夠無法無天嗎?”
“一場小會。只有世家子,而無寒門士。此乃我大漢經國之道嗎?”
“簡直可笑!”
“哼!”
呂哲冷哼了一聲,道:“本是一場開心之事,這傢伙一來,全都搞砸了。”
呂哲嘆息了一聲,嗯:“今日,本王在此立言,不分寒門世家,在我呂哲境內,但有報國之心,皆可以來投,凡才華所在,無不用之!”
他一個人的表演。
在場眾人聽得這些話,那些個世家子的表情,一個個都不好看,大漢數百年天下,今日還是第一人站出來,以冠冕堂皇之詞,抨擊世家。
簡直就是膽大包天。
可有孔陽之死在前,那些個傲骨,此時此刻,卻不得不收起來。
歷朝歷代,儒家子弟為死諫獻身,可以說是數之不盡,傲骨凸顯。
可這些,是爲了勸諫國君,是爲了朝政,絕不可能因為一場小小的聚會。
世家寒門同屬一脈,這就更不可能作為諫言所用。
只不過現在的寒門學子也不敢說話,別說是現在的呂哲作出表示,就算是當朝天子如此發聲,他們也不敢大呼威武霸氣。
之所以作為寒門,就是因為總而言之,也與世家有所牽帶,從生活本質上來說,也是依託世家。
呂哲敢開這個門,他們敢離開世家的門嗎?
因此場中無言。
說起來真是挺尷尬的。
呂哲稍稍一頓,緩聲開口道:“剛纔作詩的三位,如來交州,我皆可以縣令允諾!”
“此次大會,就此散了吧?”
呂哲起身,直接揮袖出門去了。
說實話,做的不是很巧妙。
但一來,呂哲有些心急,誰也不知道曹操的軍隊什麼時候會到。其二,也是孔陽送人頭送的,有些取巧了。
二來,就現在殺了,哪怕是儒門找來鬧事,也可以隨手推託,一個區區小官,當著這麼多的人面上,不給他這個敬安王面子,光著一點,殺就殺了。
是不是無理取鬧,對一個死人,儒門也不會較勁的。
但是第一天張貼布告,第二天草草了事,對於他好不容易鑄就的宣告,肯定是有一點小影響的。
但比之他不遠千里,回朝謝恩。區別於劉備和孫權,光輝形象已經夠用了,有點瑕疵,就有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