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升職加薪走向人生巔峰
成爲了大人物,習慣了被人萬衆矚目的生活,如今的王也,已經越來越有威儀和城府,加上不斷征戰殺伐所積累的霸道氣勢。
在不少有心人的眼裏,他不似帝王,勝似帝王。
就連曾經以長輩的心態面對王也的王允,此時此刻,居然也有種伴君如伴虎的感覺,和王也交談時,下意識就緊張和拘謹起來。
被王也問及是否反對《遺產法》的問題,王允苦笑著解釋:“太原王氏並非只有我這一支,縱使我不反對你,天下世家也絕不可能答應此事。”
太原王氏,源自姬姓,如今分為晉陽王氏和祁縣王氏。
王允這一支,就屬於祁縣王氏。
王允雖然為官清廉,但王氏可不窮,名下不僅擁有大片田產,而且還控制著多支幷州的商隊,每年都能從中獲益不少。
而嫡、庶之分,本質上是世家內部的一種分配模式。
在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下,子女們被分成了嫡子、庶子,尤其是嫡長子,在繼承爵位、家產等方面,都會比其他子女要優先,所享受的權利,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
而庶子則落魄的多,他們的生母基本是妾、女婢、以及外面的情人所生,能享受的權利很少,並且他們在家庭中的地位,大多是看重他母親的地位如何。
比如四世三公的袁家,袁紹就是庶出,而袁術是嫡出,兩人也因此而分道揚鑣,甚至之後還爲了爭奪利益而彼此開戰。
歷史上若非袁紹和袁術相爭,曹操、孫策和劉備等人,根本沒有機會崛起。
袁家因袁紹和袁術的嫡庶之爭而失了天下,就足以證明一個道理,想要成大事,還是得集中力量才行。
而王也的《遺產法》,卻是要對世家釜底抽薪的殺招,徹底斷掉他們的根子,世家怎麼可能接受?
滿朝文武,王允一直都是王也最為堅定的政治盟友,就連他都站出來反對,可想而知其他人會作何選擇了。
王允勸道:“天明你素有大志,欲改革天下,但很多事情,並不是心急就能一撮而就的。當初武帝頒行推恩令,最後不也鬧得天下皆反,不得不殺主父偃以平息眾怒?如今你不過據四郡之地,掌數萬之軍,比之武帝如何?真要強行推廣《遺產法》,恐怕關東諸侯聯軍又要復起了。”
這話倒也確實是為王也著想,當初給漢武帝出主意搞推恩令的主父偃,可是身敗名裂,被下令處死。
然而王也又豈是輕易就會動搖的人,王允所擔心的事情,他並未放在眼裏,反而說道:“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如今世家之害,以動搖漢室江山,危害天下,若今日不改,明日不改,那究竟何時才能改之?”
王也深深凝望著王允,字句鏗鏘地說道:“如果要改革,就應該從現在開始,立即,馬上,一味拖延,最後只會和光同塵,不了了之。”
王允雖然也是世家出身,但身上依舊有著理想主義者的執拗,因此立即就被王也那激昂的語調所打動:“你說得倒也不是沒有道理,但接下來你打算怎麼做。”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王也早就將人的本性看得通透:“左右不過是一個利字,天下世家,無非追名和逐利,只要我讓出足夠豐厚的利益,今日反對我的人,明日說不定就會成為我的支持者。”
“讓利?”
王允有點迷糊了:“怎麼讓,讓多少?”
王也笑道:“岳父大人可聽說過天工坊?”
王允笑著點頭:“哈,你那日進斗金的天工坊,整個洛陽誰不知道?”
笑過之後,王允卻是露出震驚的表情,目光難以置信地看向王也:“你難道允許世家之人蔘與天工坊的經營?”
“有何不可?”
“這……”
看著王也似笑非笑的淡然表情,王允心中百感交集,真的很想問王也是不是瘋了。
那可是天工坊!
不說能把黎家擠垮的鐵器生意,光是壟斷四輪馬車的生產所帶來的利潤,就讓天下世家極為眼紅了。
不僅僅是因為四輪馬車的昂貴,還在於四輪馬車所代表的身份和地位!
如今的洛陽城內,哪家的達官貴人若是出門能有一輛四輪馬車代步,立刻就被人投來羨慕乃至嫉妒的眼光。
這是身份的象徵!
這是地位的證明!
這種優質的產業,若是落在普通商人的手裏,早就被人巧取豪奪,吞得骨頭渣子都不剩了。也就是因為王也實力夠強,所以纔沒人敢伸手。
可現在王也居然允許別人也參與到四輪馬車的生產經營中來,這讓王允如何不震驚和詫異?
“此言當真?”
“君子一諾千金,就看岳父大人信不信得過我了。”
讓利而已,對王也來說,四輪馬車的產業鏈只要掌握住核心技術,其餘的環節丟給別人生產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甚至還可以趁機擴大產能,增加產量,光是洛陽一地的訂單,天工坊就做不兀。
與其吃獨食,不如拉上其他隊友一塊兒掙錢。
而王允可是從很早開始就支援王也起兵,一路走來兩家人不僅結成姻親,關係緊密,在政治上的合作也一直相當順利,沒發生過什麼不愉快的事情。
於情於理,哪怕僅僅是爲了千金買馬骨,王也也當拉王家一把。
趁著這個機會,王也直接給了王家一個賺錢的機會。
“哈哈哈,老夫果然沒有看錯人。”
王允非常高興,他雖然剛正清廉,但不代表他不喜歡錢。
王家這麼一大家子人,起居飲食不需要錢嗎?
人又不是活在真空裡的,更何況王也給的機會,不違背良心,光明正大的賺錢,何樂而不為?
而王也也是有私心的,趁機建議王允:“生產四輪馬車還是需要一定的工藝和技術的,這門生意想要做的長久,岳父恐怕還得早做打算纔是。”
王允不太懂技術上的事情,頓時愣了愣,用求助的目光看向王也:“賢婿可是有什麼建議?”
王也自得一笑,說道;“單單聘請工匠是不夠的,岳父大人應當派遣一部分族中子弟,投身墨學,將知識和技術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纔是立身之本啊。”
王允聽得一愣,隨即搖頭失笑:“好啊,原來是在這裏等著老夫。”
王也極力推廣墨學,王允豈會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