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佛祖可是不看臉的
“但是城中牡丹花在冬日長開不敗,顯然就只有小公主的百花仙體能做到,不然只能是神仙才有如此法力了。”
兩名屬下說著,掏出幾幅畫卷,遞了上來。
葉爍逐一開啟,畫上都是差不多的場景。畫的都是洛水女神入城當日,滿街花開的場景。不同角度不同筆觸,但是畫中的人物都是絕美。
只可惜,面容上多少都有些模糊不清。
“此地之事,就是小妹所為,恐怕八九不離十。”
合上畫卷,葉爍望向遠處,洛神館的方向,沉吟片刻。
“只是不知道她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屬下想來,不論小公主做什麼,定是與聖物本身有關,應該猜不到我們的目標。”那名手下進言道。
“這倒是。”葉爍點點頭,旋即冷哼一聲:“我不與他們爭聖物,而來此間參加佛緣會,大哥他們可能還要笑我傻。”
“殊不知,只有我師尊才曉得這樁絕密。操縱聖物的法門,藏在白龍寺的孤本騰河經中。只要拿到騰河經,不管他們誰找到聖物,聖物都終將為我所用。呵呵,到時不老城的城主,捨我其誰?”
“只是……”
“我這小妹一向聰明,我不怕別人,卻唯獨有些擔心她。”
聽到他的話,另一名手*陰仄仄地說道:“二王子何不先下手為強……”
葉爍立刻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那手下立刻倉皇下跪,正想求饒,就聽葉爍說了一句。
“還用你說?哼。”
再轉回身,他眼中的寒芒已然斂去,復歸一片溫潤的目光。
“這裏是佛緣會,你們這些心裏有鬼又修為不夠的人,就別常留了。萬一被白龍寺哪個高僧看破了根腳,可就壞事了。”
“是!”兩名手下連連點頭,轉身離開。
這時,
遠處的高臺上也正有人叫到他的名字。
原來是第一輪的結果已經出來了,講經錄上真實姓名最多的五十人,將被選中參加下一輪的比試。
葉爍驚奇地發現,自己居然不是第一。
然後再看看站在自己前面那個人……他便明白了什麼。
原來正是那青衣少年。
呵呵。
不老城二王子在心中冷笑了一聲。
聽你講經的人看臉,但佛祖可是不看臉的。這場佛緣,我勢在必得!
一應五十人在高臺之下站好,其中倒有大半是佛門僧眾。應該都是其餘寺廟中的年輕僧侶,類似神目那種身份。
他們在各自的寺廟中大概也是年輕一代中佼佼者的存在,但是到了佛緣會,就不顯得那麼出衆了。
待眾人列齊,一名身披華麗袈裟的老僧登上高臺,是當今白龍寺中傳法堂的首座、法善禪師的師弟、法清禪師。
“諸位。”法清禪師人若枯鬆、聲若洪鐘,頃刻間響徹整片廣場。
“首先恭喜你們從第一輪的講經之比中脫穎而出,接下來要進行的就是佛緣會的第二輪比試,這一輪與往年相同,要進行的是‘碑林聽經’。”
雖然已經是經典環節了,但爲了人群中的新觀眾著想,法清禪師還是解釋了一番。
“在我白龍寺中,有一片‘祖碑林’。”他揚手一指,指向了高山之中一個雲海繚繞的方向。
“祖碑林中有當年佛法西來之時,最原始的十二塊古經碑文。還有歷代祖師頓悟之時,刻寫的經文要義,至今共有碑文六十二塊。”
“時至今日,仍可以用秘傳法訣喚醒其中的經文遺念,令人聽到當年的誦經聲。這般承載了祖師遺念的經文,尋常人根本聽不了一聲。”
“而這項比試的內容很簡單,就是要你們進入祖碑林中,承受其中的誦經聲響。能堅持得最久的人,便可獲勝。”
“需要注意的是,其中經文遺念的力量是可以分流的。所以當你們五十人一同承擔時,或許不會太過強烈,但不能掉以輕心。隨著承受不住的人越多,那經文遺念的力量也會不斷升級。”
“這一場,考驗的是你們的悟性、心性、神性……諸多方面結合,對於修佛來說,至關重要的品質。”
“對你們既是挑戰,也未嘗不是一場大機緣。”
這句話不用他說,但凡是一個正經的佛門弟子……或者是業餘的佛家愛好者,都不可能不知道白龍寺先祖所遺留下來的經文有多珍貴。
能聽見這樣的誦經聲,哪怕不能理解,只要記下一絲,也是足以受用終身的財富。
那些佛門弟子,都一個個激動地頭皮泛紅了起來。
站在最前方的慶塵,卻只是眨了眨眼。
僅僅是聽經嗎?
那難度應該還好吧。
……
鴻都山上最高峰。
那披著寬大僧袍的清秀小和尚又站了上來,端立崖前,眺望遠天,一副悲憫姿態。
那老僧則是恭敬地站在他身後。
“這次佛緣會,還好辦嗎?”
良久,小和尚纔出聲問道。
“唉。”老僧嘆了口氣,心說這個場景似曾相識,隨即答道:“人心不古,世態炎涼,一場臨時開辦的花都大會……將人氣都吸過去了……”
小和尚又道:“我們這傳承數千年的佛緣會越來越沒有地位,那雲浮寺的佛言堂會怎麼就越辦越好呢?你反思過沒有?”
“反思過了。”老僧忙點頭。
“結果呢?”
“朝陽城的百姓……”老僧回答道:“不正經。”
“呵。”小和尚笑了笑,“你就反思出個這?”
“弟子愚鈍。”老僧連連頓首。
“你愚鈍,我也愚鈍,世人誰不愚鈍呢?”小和尚似有所感,長嘆一聲。只是他的聲音太過稚嫩,聽起來毫無滄桑感,反而有些可愛。
“不知道這屆佛緣會,能不能有無上雷音出現。”
“無上雷音已經有近二十年沒有出現過了。”老僧道:“至於天國圖景,還要追溯到上百年前。”
“白龍寺……還沒輸。”小和尚仰首望天,“我也還沒輸。”
“我輪迴九世,每一世都不足二十年。爲了等這一場仙緣做足了準備,我不可能輸。”
老僧閉口不言。
他知道有些話題不是他能摻和的進的。
或許他的修為在這世上已經是最頂尖的一撮,但是依然有些事,他連發言的資格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