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爱青果
去書架

第587章 別樣一課

    爲了公平而放棄了效率,到底值不值?

    眾人又陷入了沉思之中,便是三解元也收斂了笑容認真地想了起來。

    這其實就是朝廷的現狀,諸多事情往往吵成一團,久拖不決,可你要說這樣不好,似乎也不對。

    公平和效率的取捨,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說到底,有爭論就說明並不完美。

    李東陽評道:“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此事古難全也。此法雖不是最好,可也不至於最壞。諸賢可有更好之法?”

    確如李東陽所說,雖不是最好,卻也不至於最壞,似乎,好象是目前最能接受的方法了。

    可為何眾人總有些心有不甘的感覺。

    三解元重拾了信心,再次斜視了方唐鏡一眼,還是太年輕了,沒什麼社會經驗,最好先坐十年八年冷板凳才考慮做官好了。

    可看李師的樣子,似乎還能有更好的?

    眾人又歪著腦子想了許久,可想破了腦袋也沒能想出更好的法子。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只能眼巴巴地看向最後那一張孤零零的卷子,莫非真有更好之法?

    李東陽拿起最後那張卷子,念道:“輪流分粥亦可,任選一人分粥亦可……”

    聽到這裏,眾人一陣失望,如果不是要在李師面前表現出最好一面,眾人都要噓聲一片了,這簡直就是所有選擇裡的最差選項。

    可等到李東陽接著往下念,所有人都沉默了。

    “唯一要求,負責分粥之人須等到眾人選取完成後,最後一個取粥。”

    呃!

    這個方法也太簡單了吧?

    可又好象很有道理的樣子,讓我挼挼……

    若是分粥之人給他人分得多了,自己勢必就少了,這是無論如何不能做的。

    可若分給自己多了,先不說他人勢必不依,因是最後別人取粥完成之後他纔可以取走,旁人自然就會把多的那份換走。

    如此一來,分粥者想方設法留下的最大一份,豈不作了他人嫁衣?

    那麼,最利已的作法反倒是儘量公平公正,只有人人一樣多,自己的利益纔不至受損。

    如此一來,這看似簡單隨意的法子,反倒是既最公平又是最高效的法子。

    妙!

    大善!

    事雖小,卻見大,想出此法之人有大智也!

    眾人齊刷刷地看向李東陽,想知道是誰想出如此妙法!

    李東陽放下卷子,看向方唐鏡道:

    “還有一個問題,若饑民裡混入了吃白食之無賴子,可有法使其自行離去。”

    這同樣是一個很現實且令人頭禿的問題,京城裏的潑皮無賴不在少數,每年都會趁著施粥的時候假裝災民,擠佔真正災民的資源。

    若你認為他們單單只是佔點小便宜,大家捏著鼻子忍忍也就算了,那你就太天真了。

    這些人還會煽動災民哄搶糧食,造成富戶的恐慌,長此以往,讓敢再接濟災民?

    但對這些人又不好分辨,即使是分辯了出來也難以強行驅離,他咬死了就說自己受了災,你真能咬他食咩?

    眾人看李師的樣子,自然知道這最後一個法子就是方唐鏡想出來的,來不及佩服便又被李師的問題吸收,不由得心念急轉起來,若換了自己,要如何解決?

    三解元此時臉漲得通紅,原以為自己可以力壓方唐鏡一頭,卻不料人家壓根就已經胸有成竹,與之一比,自己自認完美的方案簡直不忍直視。

    好在所有人都再次被李師的問題所吸引,沒有注意到三人的窘境。

    三人深吸了一口氣,知恥而後勇,準備在李師的這個問題上再扳回一局。

    然而,就在所有人剛剛進入苦思冥想模式的時候,方會元就已經開口道:

    “巧了,恩師有所不知,適才曾彥兄長就在與學生討論過這個問題,他閱歷豐富,見聞廣博,早就有了應對之法!”

    什麼,早就有人想到這個問題的解決法子?

    而且還是——曾彥?

    眾人看向鬚髮有些灰白的老舉人,一時無語。

    這是咱們年輕人的世界,你就不要出來湊熱鬧了可好?

    李東陽也十分意外,曾彥這名舉子實在很難讓人忘記,乃是所有舉子裡年紀最老的一個。

    雖說中了會試第三,可五十二歲了才中試,還能有什麼前途?

    如果不是會試糊名制,選了就沒法改,說實話,自己會不會取他當真是一個拷問靈魂的問題。

    李東陽本身是神童,對同時神童的方唐鏡十分欣賞,對於年輕的舉子們普遍十分欣賞。

    “當官要趁早”,年輕代表了朝氣,年老代表了遲暮。這是此時的常識。

    但他這時忽然覺得,老似乎也有好的一面,不可一杆子打死一船人。

    所有人都十分意外。

    曾彥比所有都更加意外!

    剛纔兩人確實是在談論這個問題,可事實卻不是自己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而是方唐鏡告訴了自己這個問題的答案。

    現在方唐鏡把這個在李師面前出彩的機會讓給他,他再遲鈍,也知道方唐鏡是在幫他。

    “方賢弟……”曾彥才說出三個字便被方唐鏡打斷道:

    “曾兄不可妄自菲薄,人生在世,當一展所長,有所必為,庶幾方不負已身也。”

    曾彥點頭,深吸了一口氣,轉向李東陽拱手道:

    “恩師,此事易耳,在粥中摻入砂子即可。”

    眾人一怔,繼而大譁!

    這什麼見鬼的餿主意!

    災民本來已經夠苦夠難的了,給你來這麼一出,豈不是連粥都沒得喝?

    這是要救人還是要弄死人?

    這還有沒有一點仁義道德?

    你是何居心?

    李東陽盯著曾彥道:“道理何在?”

    曾彥聲音清正地回答:

    “災民爲了活命,樹皮草根甚至是觀音土都能下嚥,豈會在乎摻入其中之些許沙子?然無賴子則不同,彼輩好逸惡勞卻貪圖享受,對摻入沙子之食,必不能咽也。”

    喧譁的眾人一下子停了下來,這……

    實在太有道理了!

    困擾眾人的兩個問題一下子全都就得到了解決。

    眾人看向方唐鏡和曾彥,這一老一少頓時顯得高大起來。

    三解元只覺得臉燒得慌,他們不但比不上方唐鏡,連他們最看不起的老傢伙也比不上,丟人啊!

    這些即將面臨做官的這些士子們,得到了極大收穫。

    好心未必就能辦好事,而表面上看起來不符道義之事也未必就不是利國利民之舉。

    要知道,殿試之後,大家都會分到各部門“觀政”,說白了就是學習治國,相當於後世的實習,觀政結束後會根據各人表現分配工作。

    今日這一件小事便給了許多人上了生動的一課。

    對他們以後“觀政”和官途行事,大有裨益!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