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締結成根
山鬼神色凝重,一臉嚴肅。因為他根本不懂這些。
好個秋片刻之後即明白過來,會心一笑,耐心與他解釋道:“仙道乃是天下之主流,九大宗門之中,僅仙道便佔了六位。如青澗宗,走的便是仙道。其修行大致可以概括為兩句話,‘吸食天地之靈氣,牟取仙人之神通’,修仙道至山巔,便是凡人口中的‘仙人’。至於魔道與佛道,最先成形的乃是魔道,縱慾修行,修為一日千里,多數人修習魔道之後性情大變,嗜血好殺,引來仙道與靈道的聯手鎮壓。後有一人趺坐樹下,抑欲而行,修為同樣一日千里,且性情變得內斂善良。故如今天下,佛道已徹底取代魔道,成為四大正途之一。而魔道,早已淪爲了旁門左道。”
說到這裏,好個秋忽地笑了一聲,轉頭望向水簾,低聲感慨道:“可那座城,依然以一人之力立於山巔。天下第三的位置,無可撼動啊!”
第二段話山鬼並未聽見,當好個秋講述完畢之後,他便開始細細思索,仙道、佛道與魔道,究竟應該走哪一條。
仙道乃是天下之主流,走得人多了,那麼路也應該更加寬闊平坦,他並不奢望能夠成為箇中翹楚,只是單純覺得,既然人多路寬,那麼即使自己天賦平平,應當也能從中分得一杯羹。至於佛道與魔道,前者抑欲而後者縱慾,兩者與他而言,皆是不易做到。
他只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迎娶央柳,然後兩人在一個不那麼富有不那麼貧瘠的地兒,開一家小飯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三五年後,兩人有那麼一兒兩女,三五十年後,一兒兩女俱已結婚生子,他和央柳作為祖父祖母,可以坐享天倫之樂。
山鬼甩甩頭,讓自己不去幻想那些遙遠的未來。仙道、佛道或者是魔道?答案顯而易見。他一本正經道:“既然恩公願意再助山鬼一臂之力...山鬼願意在仙道一途,披荊斬棘,一往無前。”
好個秋微笑點頭,對於他的選擇並未多加點評,只是說道:“我對仙道並不甚瞭解,只有引你上路的能力,往後能走多遠還得靠你自己。”
山鬼抱拳,學那江湖人一揖到底,“大恩大德,沒齒難忘!往後恩公若是...”
好個秋將他的話打斷,“但做眼前事,莫提身後事。”
山鬼便愈發欽佩眼前溫文儒雅的中年男子。
好個秋見他一臉的認真,心情便又轉好。他笑著指了指竹蓆,“其實剛纔的那一番話,你忘記是最好的。因為無論你選擇武道、仙道、佛道、靈道亦或者是魔道,你將來走的,都只能是仙道一途。”
山鬼一頭霧水。
好個秋微笑道:“可還記得竹蓆底下有一小井?”
“小井?”
好個秋點頭道:“看似水窪,實際上這小井可有十丈餘深。那些浮在水面上的名為玉靈果,算是人間四大靈果之一,對於人階、地階之修士有莫大的功效。你浸入水中,為何會感受到寒氣侵襲?正是因為你已一腳邁入仙道,肉身有了些許的變化,因此纔會對寒水有所反應。倘若尋常人浸入寒水之中,並無甚異樣感覺。”
山鬼聽得仔細,卻也是愈加迷糊。“人階?地階?”
好個秋道:“每一道途皆有四階。至於具體如何,我便暫且不與你告之,你往後自己慢慢摸索。”
山鬼心中依舊感激好個秋,並不因為好個秋突然的吝嗇而懷恨在心。然後他又高高舉起雙手,準備給好個秋磕頭。
好個秋卻忽然將他抱在懷中,彷彿慈父,輕輕撫摸著孩兒的腦袋。“我還沒有救下你,所以這三個頭,先餘著,等到哪天你發現自己恍若重生了,再道謝不遲。”
山鬼全然沒有料到好個秋會將自己抱在懷中,整個人不敢胡亂動彈,只是竭力維持原有動作,待好個秋鬆開臂膀,那張溫柔的面孔出現在他眼前時,他卻忽然紅了面孔,低下頭去。
在好個秋的懷抱之中,他產生了一種從未有過的依賴情愫,彷彿是...對父親的依賴?
他情不自禁露出笑臉。
好個秋心情大好,卻不知為何,眼中依然有著淡淡的憂傷,片刻之後,憂傷散去,豁達取而代之。
他揹負雙手,轉身朝向水簾,“從今往後,你便暫且留在這水簾洞中修行,待有二境修為,自可出這水簾洞。其間會有一隻斑紋貙豻每日為你送來吃食,你只需靜靜地看著它將吃食叼來放在竹蓆上即可。”
山鬼心急,剛要問“那恩公你呢”,才張開嘴,不過眨眼的工夫,眼前便已無好個秋的身影。
他苦笑了一聲,心道:如恩公這般高深莫測的大人物,肯定是有許多事要忙的,怎會在我身旁虛耗光陰?
低下頭,卻見腳邊不知何時多了一本泛黃的古舊書籍,封面上寫著細若柳莖的“覓仙蹤”三字,柔弱無力。
水簾洞內除卻好個秋,再無他人進入,想來這本古籍當是好個秋留下的。
山鬼右手下探,打算拿起古籍坐下來細細品讀,膝蓋微曲,卻驟然渾身無力,一屁股坐在竹蓆,整個人後仰摔去。
所幸鋪在青石之上的竹蓆夠寬夠長,不然他這一摔,後腦必然磕在堅硬的青石,隨後一命嗚呼了。
山鬼咬牙艱難坐正,這才明白什麼叫“如破敗茅屋,四面漏風”。他稍稍使勁,便似有千萬根冰錐紮在他渾身四處,痛不欲生。
他倒並不覺得如何煩躁,畢竟能苟活至今,已經足夠幸運。
便又想起了陸挺。
倘若那個身寬體胖的年輕男子並未將畫有咒文的麻衣贈給自己,那麼從那場無妄之災中倖存下來的,就會是他。
山鬼苦笑一聲,搖搖頭,心道:以陸挺的性子,即使能夠躲過那場無妄之災,卻也未必能夠從白袍男子的手中死裏逃生。
他忽有些遺憾,未能詢問關於“夢夢”的詳細資訊,到時自己走出水簾洞,也好替陸挺盡一份綿薄之力。
.
深深吐納調節狀態之後,山鬼拾起《覓仙蹤》。
一遍很快讀完,他卻是有些摸不著頭腦。
《覓仙蹤》乃是一踏遍山河的遊士所寫,其中以極大的篇幅描寫記錄了青禾洲的明山秀水,更有高堂名寺穿插其間,例如鷹揚國境內、位於安啟峰山巔之文林寺,雖佔地不足一畝,寺內香火卻是尤其旺盛,大雄寶殿之內,兩支胳膊粗細的赤紅蠟燭已燃燒百年有餘。更別提後院佛經渺渺,不曾斷絕。
古籍僅有最後一頁,記錄了修煉的相關之法,不過寥寥數字。
“人有神識,窺遍全身。竅穴百八,反璞歸真。外覆七二,內鑲三六。臥泉抱石,飲露餐風。靈氣入身,締結成根。”
讀第二遍的時候,關於前篇對於勝景名邸的描寫,山鬼純粹抱著欣賞的態度,慢慢悠悠地翻閱完畢,待心靜之後,纔開始翻來覆去地咀嚼那四十個字,很快恍然大悟。
修行便是臥泉抱石餐風飲露,自天地之間吸食靈氣,而後使靈氣在身內締結成根。
至於“竅穴百八,反璞歸真。外覆七二,內鑲三六”,他並不瞭解,但總覺得其中“竅穴”應與醫學之中的“穴關”相差無幾。
山鬼合上書,小心放在身畔,閉上眼做了幾次深呼吸之後,才重新睜開雙眼。
氣息平穩,心如止水。
他餘光望見那隻僅咬了一口的玉靈果,想起好個秋說這白色果子乃是人間四大靈果之一。他側過身子抓起玉靈果,再次咬了一口,嚥下之後便合上雙眼,開始“靈氣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