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改革東瀛
朱棣看著這些大臣們。
“你們真的知道自己錯了嗎?”朱棣問道。
“陛下,我們真的知道錯了。”大臣們齊聲回答。
“那你們願意為此付出什麼代價呢?”朱棣繼續問道。
大臣們互相看了一眼,然後說道:“陛下,我們願意接受任何懲罰,只求您放過我們的兒女。”
朱棣沉默了一會兒,然後說道:“好,你們的子女之後就會回去了,至於你們的懲罰,到時候自會通知你們。
大臣們聽了之後,齊聲稱遵旨,他們此刻再也不敢說些什麼了,只能聽之任之。
朱棣點了點頭,然後說道:“好,你們可以回去了。”
大臣們離開了御書房,出了御書房之後,幾位大臣對視一眼,全都一臉苦笑,他們有什麼辦法呢?此刻看皇帝這個態度,他們只能是認倒黴了。
大臣們離開御書房後,心情沉重地回到了各自的府邸。
他們知道,這次的懲罰肯定不會輕,但他們也明白,這是他們犯下錯誤所必須承擔的後果。
第二天一早,大臣們的子女們陸續回到了家中。
他們看到父母一臉愁容,不禁感到十分驚訝。
“父親,母親,你們怎麼了?”一位年輕的公子問道。
“唉,孩子,你回來就好。”大臣嘆了口氣,將昨晚的事情告訴了子女們。
“什麼?陛下要懲罰你們?”年輕的公子憤怒地說道,“這太不公平了!我們去找陛下評理!”
“孩子,你別衝動。”大臣連忙拉住他,“陛下的決定已經下了,我們只能接受。”
“可是……”年輕的公子還想說話,卻被大臣打斷了。
“我知道你心裏不舒服,但這是我們犯下錯誤所必須承擔的後果。”大臣語重心長地說道。
年輕的公子聽了父親的話,沉默了一會兒,然後點了點頭:“父親,我明白了。”
就在這時,皇帝的使者來到了大臣的府邸,傳達了皇帝的旨意。
朱棣通知各位大臣,這些犯了錯的大臣全部要進行捐款,他們捐出的這些款項將會用於賑災。
大臣們聽了使者的話,雖然心中有些不甘,但也明白這是皇帝給他們的一個機會,讓他們用實際行動去彌補自己的過錯。
於是,他們紛紛將家中的財產捐獻出來,用於賑災。
“還請使者幫忙通稟陛下,我們已經將家中的財產捐獻出來了,希望能對災區的百姓有所幫助。”一位大臣恭敬地對使者說道。
使者點了點頭,表示會將他們的誠意傳達給皇帝。
然後,他說道:“陛下還吩咐了,希望你們能夠在捐款之外,還要親自前往災區,瞭解災民的生活狀況,以便更好地幫助他們。”
大臣們聞言,立刻表示願意前往災區。他們知道,這是皇帝對他們的又一次考驗,也是他們贖罪的機會。
於是,他們紛紛收拾行裝,準備前往災區。
在災區,大臣們親眼目睹了災民們的困苦生活,這些大臣全都灰頭土臉的。
但是他們不敢掉以輕心,朱棣讓他們觀察好難民的生活,等他們回到京城之後,要對朱棣進行報告,如果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就算是欺君之罪。
回到京城後,大臣們向皇帝彙報了他們在災區的所見所聞。
朱棣聽後,表示滿意,並告訴他們:“你們的誠意我已經看到了,希望你們能夠真正吸取教訓,以後不要再犯類似的錯誤。”
大臣們哪裏還敢有其他心思,此刻這些大臣恨不得將心拋出來給朱棣看一看,表示自己真的接下來不會有任何其他的心思。
這些大臣當官以來都是錦衣玉食的,哪裏經受過災民的生活,這一次去體驗災民生活,可以說是讓他們受了許多曾經無法想象的苦。
朱棣這一次懲罰大臣的訊息出去了之後,其他的有些心思的大臣全都沉寂了下來,不敢再做我那一些小動作。
畢竟他們現在的皇帝確實是不幹人事兒啊。
朱高熙這段時間也沒閒著,之前東瀛的事情已經徹底結束了,東瀛那邊也是徹底歸屬於大明瞭,但是由於害怕東瀛那邊的百姓會在更換政權之後一時之間有些不適應,所以現在那邊還是有東瀛的官員進行管理。
但是因為天高皇帝遠那邊總是有些事情來不及稟報過來,等到事情傳過來的時候,有些事兒都已經塵埃落定了。
更是因為東瀛那邊也會有些人覺得大明的政策不好,所以陽奉陰違,導致總是會有一些暴動事件。
朱棣派朱高熙過去,將東瀛那邊由一個官員管理改成小官員遞增管理,並且採取混合使用大明官員與東瀛官員的辦法。
朱棣派朱高熙過去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雖然東瀛那邊天高皇帝遠,但是他作為一個王爺還是有威懾力的,起碼他一個王爺行走在外給人的震懾肯定要比朱棣自己封一個官震懾感要強。
朱高熙接受了朱棣的命令,立刻啟程前往東瀛。
他帶著朱棣的親筆信和一些禮物,準備在東瀛進行一番改革。
朱高熙到達東瀛後,首先去了當地的官府。
他將朱棣的信交給了官員,並告訴他們自己的來意。
“我是陛下派來的,我是漢王,負責對東瀛進行改革。”朱高熙說道。
“從今天起,我將會對東瀛進行一番調查,以便更好地瞭解你們的情況。”
官員們聽了朱高熙的話,都感到非常驚訝。
他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所謂的陛下會派人來對他們進行改革,一直以來他們都是自己說了算,就算是天王通知他們已經臣服於大明,他們也不屑一顧。
“漢王大人,請問您需要我們提供什麼幫助嗎?”一位官員恭敬地問道。
“謝謝你們的配合。”朱高熙說道,“我需要你們提供一些關於當地情況的資料,包括人口、土地、稅收等方面的資訊。
官員們立刻行動起來,為朱高熙提供了他所要求的資料。
朱高熙仔細地閱讀了這些資料,並對當地的情況有了更深入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