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團結的物件
“這樣也能使我們新黨,合法地登上政法舞臺。”
張聞天順著彭大懷的話,接著說道。
許多顏色軍高層聽見這番話,紛紛表示贊同。
讓新黨登上合法的政法舞臺,這正是他們所希望的。
但伍亮卻搖了搖頭,並不同意這樣的話:“現在國家的當務之急,是抗戰,而不是反常。”
“我認為,我們還是應該團結金陵總部和其他非常系的隊伍,總之要全國團結起來,共同抗戰。”
就在此時,坐在伍亮旁邊,一直抽菸的李得勝,終於放下菸蒂,緩緩開口:“說實話。”
“我接到電報的第一反應是,常凱申惡貫滿盈,罪該萬死,我當時是主張殺常的。”
“他欠了我們那麼多的血債。”
“四一二擊殺了三十萬有志之士,這數年來,多少黨內非黨內人士,慘遭殺害。”
“我們走之前,部分淪陷的金陵,被他屠戮地十室九空,許多無辜的百姓,悲慘地死在正黨反動派的手中……”
“這筆血債,不還天理難容。”
“但是冷靜下來一想,殺了常會怎麼樣呢?”
“那就是像老伍說的那樣,花國將陷入一場,空前的大內戰。”
“島軍將趁亂而入。”
李得勝說到這裏,眾人的面色都有些變化。
如果說伍亮的話,還不夠打動顏色軍指戰員門的心,但李得勝的話,無疑是一記重錘。
顏色軍由李得勝的統帥下,這麼多仗以來,戰無不勝。
李得勝在軍中的威望,也越來越高。
因為李得勝的統帥,顏色軍是真正的少死了很多人啊。
無論彭大懷還是林峰容,鬥承認這一點,尤其是在和李德有了一個鮮明的對比之後。
什麼是正確的決定?
許多人現在第一時間的想法,就是李得勝的決定。
李得勝面帶憂慮,接著說道:“諸位請想,現在誰最希望常凱申死呢?”
“第一是島國的軍閥。”
“第二,是正黨內的親日派。”
“所以,只要常凱申能夠停止內戰,一致抗戰,我們就不能殺他,而且還要做沈嘯的工作,放了他。”
李得勝的話說完,顏色軍的高層們,紛紛冷靜下來,思考起李得勝的話。
如果殺了常凱申,且不論是否能夠一舉掃清正黨反動派。
即便能,也必將掀起一場規模空前的大內戰。
如果到了這種地步,島國會袖手旁觀嗎?
數年前的中原大戰,雖然決出了勝負,但雙方死傷三十餘萬將士,花國民生凋敝,元氣大傷。
因此短短不足一年時間,島國就趁虛而入,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強佔了東北。
如果再掀起一次規模空前的內戰,最大的受益方是誰?
無疑是島國。
島國侵華之心,已經是昭然若揭,除了一直當鴕鳥的國府和反對抗戰的親日派。
全國上下的有識之士,哪個不清楚中日之間,必將有一場大戰?
顏色軍高層雖然不知道這場大戰會在什麼時候到來,但一定不遠,而現在掀起大內戰,一定會大大加快這個程序。
到時候,這個民族罪人的惡名,誰來擔當?
顏色軍一眾高層,不管是想的深的還是想的淺的,都考慮起這件事。
核心縱隊的駐紮地。
許多顏色軍將士,在一些指戰員的呼籲下,紛紛振臂高呼,要公審常凱申,為犧牲的仁人志士復仇。
在駐紮地的中央,一個臺子被搭了起來,一面“槍斃常凱申”的橫幅被搞搞掛起。
“槍斃常凱申。”
臺上的指戰員振臂一呼。
“槍斃常凱申。”
臺下的將士們跟著高呼。
“建立新總部。”
“建立新總部。”
“槍斃常凱申。”
“槍斃常凱申。”
“打倒正黨反動派。”
“打倒正黨反動派。”
就在眾人吶喊之際,李得勝出現在隊伍的身後,他和伍亮一道,走向講臺,周圍將士的目光全部匯聚在他的身上。
李得勝看了一眼那個掛起的橫幅,抬起手指了指,對領頭的指戰員說道:“把它摘下來吧。”
“啊?摘下來?”
指戰員糊塗了,這不是抓到常凱申了嗎?
難道又不槍斃常凱申了?
難道說沈嘯臨時變卦,不反常,反而擁常了?
一時間,指戰員的心中冒出了一大堆想法,但他沒有辦法,既然李得勝都說要摘了,那就摘下來吧。
在摘下橫幅後,李得勝面對眾人,在目光匯聚之下開口:“同志們。”
“你們可能要疑惑,為什麼我要摘下這條橫幅。”
李得勝說完這句話,將士們的目光裡,都充滿了疑惑的好奇。
他們的確想知道,李得勝究竟要告訴他們什麼。
很快,李得勝就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同志們,我希望你們明白,花國目前最大的危機,並不在於兩方之爭。”
“而是在於,反抗島國主義的侵略。”
“我們新黨和顏色軍,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去抗戰。”
“常凱申現在,還沒有投降島國人。”
“所以啊,他還是我們團結的物件。”
聽見這番話,指戰員頓時忍不住悲慼地說道:“我的父母,就是二七年,被常凱申給殺害的。”
“難道這個仇,就不報了嗎?”
伍亮看著這個神色悲傷的指戰員,認真地說道:“小劉同志,你的仇你的血債,要向常凱申討還,大家都理解。”
“就拿得勝同志來說吧,他有沒有仇恨啊?”
“開慧同志、澤建同志,都被常凱申殺害了,常凱申欠他的血債,不比你們少啊。”
“但是爲了國家民族的大局,他能夠放得下,他必須放得下。”
“同志們啊,常凱申雖然被抓住了,但是他的軍事實力並沒有受到損失,他的一百多萬軍隊,仍然是一股強大額軍事力量。”
“我們如果把這種力量,用到抗戰前線去,豈不更好嗎?”
臺下顏色軍,目光凝聚如電,他們的眼裏不止有仇恨,也有希望。
他們很多人失去了親人,但是他們聚集在這裏,不就是爲了讓更多的人,免於失去親人,免於遭受苦難嗎?
外敵將至,內憂和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