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楊忠裝叉江帆打臉,這是退步
畢竟這可是唯一一次,材料透過了環境模擬測試,還沒有出現外觀損壞的。
如果具體的資料測試也過了,那這個改造就算是成功了!
大家都用期待的小眼神看著江帆。
他手裏的報告從測試機器裡新鮮出爐,沒人知道結果。
“呼……”
翻過封面,裡面的資料江帆越看越激動,眉毛也不再是川字,直接舒展開來。
“我們,成功了!”
“真的?”
最難以置信的是柳青,上來就把報告拉到自己手裏。
不管是硬度測試,還是反雷達掃描的測試全部透過,塗裝材料的附著性也沒問題。
這意味這什麼?
龍國很快就會有雙隱形戰機了!
雖然使用隱身塗裝無法達成全隱形,但就現在這些技術,已經足夠制霸全球空戰領域,還要什麼腳踏車?
“成功了!太好了!”
大家的歡呼聲很大,一時之間竟蓋過了外界按壓的門鈴。
怎麼說呢,門鈴的發聲裝置就在門邊上。
平時科研室安靜,離得遠也能聽得見,但是現在吵成這個樣子,聽不見也正常。
科研室的隔音效果很好的,門外楊忠臉都僵硬了。
按了門鈴就擺好了笑容,現在也笑不動了。
“沒人?不可能吧!他可是特地在這種人多的時間來的。”
等了有十來分鐘,忍不住了,再按了一個門鈴。
從科研室的禮節來說,一般一個門鈴就差不多了。
有時候沒人應門是在試驗的關鍵階段,根本騰不出人手,反覆按壓門鈴催門,容易影響實驗心態。
這事兒可大可小,反正就挺讓人不爽的。
“誰啊?”
是團隊裡的其他人開啟的門。
“你好,我找一下江帆。”
楊忠得到的資訊很有限,一張照片一個名字,以及江帆就是江山這個身份。
光這些,他就簽了保密協議,還是最高階的那種。
見面以後,臉上恭敬,但總是用審視的眼神打量著這個,比自己還要年輕的天才。
雖然有些冒犯,但是研究成功的喜悅讓江帆不去在意這麼多。
柳青就在邊上,不過並沒有湊過來,江帆手裏的報告有封裝,看外觀就是機密文件,她不能看。
乖巧知進退的女人最受人疼。
不過得寸進尺的男人就不一樣了。
江帆認真看報告,楊忠的視線很快就落在了柳青的身上。
色眯眯的眼神讓柳青很不舒服。
而他還想裝叉。
“江帆,你可能不知道我們除錯戰甲的流程,報告上有沒有看不懂的地方,需要我給你解答一下的?”
江帆挑了挑眉,看了眼楊忠,發現他雖然在跟自己說話,視線卻全在柳青身上。
沒由來的,江帆變得不爽。
“啊,好像是,那你跟我說說吧。”
聽見江帆這麼講,楊忠覺得自己表現的機會來了。
衝着柳青用眼神放了個電,然後才把視線落在江帆遞給他的報告上。
江帆已經完整的看了一遍,報告內容大體上就是報喜。
還有讓他看看,新方案有沒有什麼大問題。
機密等級是因為專案本身,而不是這份報告,就算是給楊忠看了也沒事,裡面沒有太多實際的內容。
就算是除錯後的方案,也不涉及工序等具體環節。
“這份報告……額,其實就是我們把原本戰甲的科技進行了升級,戰鬥力比起原來要強了至少一倍。”
“……”
江帆就聽著楊忠在他面前鬼扯。
科技升級?戰鬥力提升一倍?你別逗我了。
這報告上根本就沒有,戰鬥力相關的話題,倒是單個戰甲的製作成本下降了百分之十五,這是個很大的進步。
事實證明,楊忠,根本就看不懂這份研究報告。
江帆也沒興趣陪他演戲,這傢伙吹牛都看著柳青,讓江帆非常的不對付。
“那你解釋一下上面的HL係數,還有後麵的核算報告資料變化很大啊。”
“前後資料的變動對戰鬥力,分別造成了哪些影響呢?”
這些問題全都是半真半假,HL係數不存在,但這裏麵確實有HL指標。
HL指標指的是駕駛員在操控戰甲的時候,受到的操作壓力指標。
指標越高越危險,比方說進行超音速飛行,指標越高對駕駛員的身體素質要求就越高,發生意外的可能性也同樣如此。
至於後面的核算報告,那其實大部分都是計算成本,根本和戰鬥力沒關係。
楊忠反而是覺得自己表現的機會來了。
清了清嗓子,在那裏大吹特吹。
“HL係數本來只有1.7,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突破到了2.2,這是非常巨大的進步。”
“至於覈算報告上的資料,這些減少變化,其實是代表戰甲的能源消耗降低,擁有更為持續的作戰能力……”
江帆此時露出一副,自己好像看錯了的樣子,把報告又拿回了手裡。
“不對吧?”
一邊看,一邊在那大聲的碎言碎語。
“這覈算報告全部都是成本變動,跟能源消耗完全沒關係啊。”
“哦對了,我得提醒你一下,HL係數是我取的名字,意味著駕駛員危險指標。”
“你剛纔說的不懈努力突破到了2.2,這恰恰不是進步,而是退步。”
楊忠被江帆這樣揭穿,臉上漲紅一片,嘴唇哆嗦著。
“你!”
他沒有被揭穿的羞恥感,反倒是變得惱羞成怒。
“你應該不是團隊的核心成員吧?這報告裡面的資料,核心成員不應該看不懂的。”
殺人誅心,楊忠臉色從漲紅變為鐵青,直接從科研室離開。
江帆說的還真沒錯,負責戰甲除錯的團隊成員裡,他的工作內容最為碎片化。
沒有完整的資訊,很多時候他都摸不著頭腦。
他是新來的,但他的野心很大,現狀讓他非常不滿。
這次來找柳青,一方面是圖色,另一方面也是想找關係。
江帆滿足不了他的條件,他太獨立了,不管是研究還是背景。
只有柳青這樣的人,她在研究界的關係網才更容易被自己利用。
楊忠來的時候,想的很好,但一切也只不過是他的臆想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