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程王之女
園子裡,嬤嬤本是正蹲著整理地裏的一些花生,這些花生每年都要過年的時候做炒果子用的,她都是十分用心。
聽著園內有人說著話,隱隱地聽不太清,只覺得是男女在一起的那種靡靡之音,老臉頓時漲得通紅。
“你們這些人這還了得,趁著王爺王妃不在就在這園子裡聊騷,是不是想讓我用棍子把你們打出去?”
老嬤嬤猛得站起來,扶著腰,指著不遠處亭子裡兩個模糊的身影就罵,手裏還揪著一苗花生樹氣沖沖朝著涼亭走過來。
歲心一看是嬤嬤,心想自己真是張烏鴉嘴呢,說曹操曹操就到。
她看嬤嬤過來立刻像是做錯事的孩子從薛侑懷裏站起來,本來想躲可是已經來不及了,侷促不安地站著,只等嬤嬤提著那苗花生樹越走越近。
薛侑見她這樣嘴唇立刻抿出一條弧度,他遠遠地喊了一聲,“嬤嬤是我,你在這地裏忙我們都沒有看見你呢!”
老嬤嬤一聽是王爺的聲音,這可囧的像是老母雞洗澡被撞見了似的,她立刻把花生一丟,弓著身子行禮連聲道歉,“王爺王妃,都是老奴眼神不好差點衝撞了主子,老奴該死,王爺王妃饒命。”
歲心提到嗓子眼的心這才落下去,只是有些窘迫地看著薛侑不知道該怎麼回覆。
薛侑輕聲道,“你整理你的園子,我跟王妃坐坐就回去了,以後不要亂罵人,這園子裡有老嬤嬤在誰敢放肆呢……連王妃都被你嚇一跳。”
老嬤嬤一聽神色更加惶恐不安,正要跪下磕頭,歲心還是沒忍心,走過去扶著老嬤嬤說道,“嬤嬤不怪你,是我這幾日身子不好,王爺怕我坐了涼凳子不舒服這才把我抱著的,嬤嬤去忙吧。”
老嬤嬤這才轉身離開,一邊走一邊絮絮叨叨地說,“王妃真是寬厚,這樣的好王妃到哪裏找,晉王真是有福氣。”
歲心站在原地哭笑不得,薛侑看著這一幕心裏卻覺得無比寬慰,身為皇子他自然希望自己身邊的女人是一個福德寬厚之人,這樣將來才能母儀天下。
養心殿內,老皇帝批閱奏摺累了正讓朱權輕輕地捶著肩膀,一邊嘆息道,“朕真是老了不中用,不過三十幾個奏摺就讓自己覺得累得散架,這政務以後越來越不能勝任了。”
朱權應聲道,“好在皇子回京,皇上也總算是有了盼頭。”
老皇帝聽到朱權提起皇子心中就不免想到立儲之事,現在程王平反,立儲之事也不宜再拖了。
只是現在皇子剛剛求旨賜婚,他到不好把這兩件事情放在一起,否則有些人又要借題發揮,到時候恐怕只會讓事情更亂作一團。
老皇帝嘆息一聲,讓朱權停下動作,自己反到走到養心殿窗前望著外面,皇宮巍峨聳立,飛簷高翹,可是這裏一切卻比任何地方的都要複雜多變,連他這個皇帝都有些無所適從。
之前他讓人調查歲心的身份遭到皇子的阻攔,當下他並沒有再說什麼,只是事後他立刻就派了部下去調查歲心。
如果歲心只是一個平民女子那皇帝也無話可說,萬一她的身份背景比較複雜,皇帝希望能在賜婚之前真相大白。
正在這時一個黑衣人進入養心殿屈膝跪到皇帝面前,拱手道,“皇上,夜英求見,要稟告關於歲心身份之事。”
“說!”
老皇帝蹙著眉視線依舊落在養心殿外,只是心情無緣由有些沉重,他不想讓擔心的事情變成事實,但看到夜英的神情就知道這件事情不簡單。
夜英乃是老皇帝身邊的暗衛,這麼多年來一直四處查詢皇子下落,皇子歸來後,老皇帝差點因夜英辦事不利殺了他,後來是朱權求情這才留了夜英一命。
這次查歲心身份的事情算是將功贖罪,夜英特別邁力。
他不難查到皇子和歲心來京城的軌跡,順著這軌跡一路查去到知道了不少歲心做過的善事,賑濟災民,扶貧救弱,得到許多人的稱讚。
只是到了歲心的家鄉卻始終查不出歲心的真實身份,只知道歲心是老程家收養的,卻不知道她親生父母在哪裏。
本以為這次任務要以失敗告終,他是必死無疑,哪料到有人也暗自在打聽歲心的下落,他們撞個正著,夜英這才從這個人口中得到歲心真實身份。
“歲心姓程,從小是在鄉下長大,程老爹好賭成性不多久就家產敗光妻離子散,後來歲心就跟著阿婆生活……”
夜英說到這引來皇帝一陣不滿的眼神,皇帝不悅道,“這些事情歲心都跟朕說起過並無差別,你難道只查到這些沒用的?”
夜英這才繼續道,“末將在鄉下逗留幾日突然遇到一個人也在查歲心下落,末將起疑就跟隨那人好幾日,後來才從這人口中得知歲心乃是老程女和王妃之女,因為謝氏嫉妒王妃得寵懷恨在心,在王妃去逝沒多久後就將歲心送到了鄉下遠親那邊。”
這個訊息震驚了皇上,連同一旁的朱權也瞪大眼睛,一臉難以置信。
不過轉念一想也確實是有跡可尋,那天在大殿上見到程嘉怡就覺得似曾相識,原來是跟歲心長得有幾分相似之處。
老皇帝攥緊手心,感覺這一切乃是冥冥之中的天意,老程王剛剛平反,他的女兒已經成了皇子身邊的女人,用不了多久這個女人就會成為當今皇后……
想到這老皇帝驚了一身的冷汗,他深深吸一口氣道,“看來是沒辦法給皇子賜婚了,朱權擬朕口諭,歲心乃是老程王失蹤多年的女兒程歲心,特封歲心為怡和郡主。”
朱權一愣,忙上前問道,“那歲心腹內的孩子……”
老皇帝眸子裡閃過一抹深沉,片刻後對朱權說道,“這件事情以後再說,現在一定先要安撫住皇子,絕對不能讓皇子爲了這件事情再次鬧事。”
上次晉王因為老皇帝軟禁歲心差點在養心殿拔劍相向,無論如何老皇帝不想再重新體會那種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