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兩碗水難端平
張芬芳噌的一下坐了起來,用手肘輕輕撞了一下李月仙,問道:“大哥現在出去幹什麼?”
李月仙搖頭道她也不知道。
“哎呀!”張芬芳突然一拍大腿,“大哥剛剛帶著東西出去了,他不會藏著什麼事情吧?”
裴平聞言白了她一眼,“大哥要是想藏著,幹嘛帶上我們一家?你這個女人,剛消停就找事吧!”
張芬芳嘿嘿一笑,“我的意思是大哥是不是有什麼難處,咱們得一起想辦法呀!”
“不用了。”裴空青看著父親離開的方向,道:“爹去還東西了,當初說好要還給外婆的。”
這話一出,一家子都想起來了。
當時周蓮鬧騰,還偷偷藏糧食,李老婆子爲了讓兩家人同心,就把最後的棺材本都交給裴明瞭,裴明也表示,大家穩定之後,就把東西都還給她。
現在也到時候了。
張芬芳聽了裴空青的話,嘟囔道:“咱們幫了多少忙啊,光是阿鳶找的糧食,花錢買的棉衣,就足夠換那些錢了吧,大哥怎麼還……”
“你說什麼呢!”
裴平拉了張芬芳一把,示意她別在嫂子面前說這種話。
張芬芳憤憤不平地站了起來,跺跺腳,回她屋去了。
李月仙心有不安,回頭看了眼自家女兒,眼底帶著幾分猶豫。
她心疼老孃一家日子難過,卻也知道自家日子同樣不好過,總是難以兩碗水端平的。
裴鳶然見狀,故意皺著眉頭說道:“娘,他們是我親外婆,親舅舅和表兄弟姐妹,難不成你要我不管他們?二嬸只是嘴上厲害,心眼不壞,管她說什麼呢,今天過去,她就忘了,你要是這幅模樣,二叔二嬸才忘不掉呢!”
裴平在旁邊用力點頭說是,“嫂子,她就是嘴上說說,昨兒個晚上還惦記李大娘他們手上銀子不夠呢,你別放在心上。”
李月仙心頭一暖,輕聲說了句謝謝。
邊上的二堂哥裴川柏笑得老實巴交的,“大伯母這話說的,咱們每天吃的東西還不是阿鳶的銀子買來的,說到底都是阿鳶的功勞,我們沾了阿鳶的光!”
大堂哥裴羽涅撞了他肩膀一下,臉上帶笑,“行啊,難得說幾句好話。”
裴川柏一聽,白他一眼,“作為親哥,你嘴上能不能注意點。”
兄弟倆吵嘴一向是家裏常見的事情,其他人早就見怪不怪了。
半個時辰後,裴明笑呵呵地回來了,眼看天都快黑了,一家人還在院子裡坐著,裴空青和裴鳶然身上都有傷,還在院子吹風,他登時沉下臉,佯裝生氣地說道:“你們在外面坐著幹什麼,風大,彆着涼了!”
裴空青縮了縮腦袋,笑得傻乎乎的,“我的傷不算什麼,都已經好了,爹你還是管管阿鳶吧。”
裴鳶然:“……”
我真的謝謝你!
對上她意外的眼神,裴空青很是認真地點了點頭,一副不用謝謝我的表情。
“進去吧,娘他們明天也要修整院子了,咱們明天去幫幫忙。”裴明說著,握緊了李月仙的手,試圖給她暖暖手。
李月仙心頭一暖,眉宇間盡是笑意,“你幫著阿鳶帶帶大寶小寶,兩個孩子估計快睡醒了,我去準備晚飯,明天咱們去看看,能幫什麼忙。”
“好。”
裴明說罷,給她拉了拉身上的棉衣,“冷就多穿點,實在不成,過兩日我去城裏轉轉,看能不能在表叔藥材鋪子裡當個大夫。”
這樣一來,他也能賺點銀子,讓家裏寬裕一點。
晚上煮了糙米飯和土豆,糙米是張芬芳用白米出去換的,白米能換更多糙米,他們能吃久一點。
土豆切成塊,跟豬肉一起蒸熟了,放上一點鹽,就能拌著糙米飯吃了。
夜裏,裴鳶然帶著大寶小寶吃了一點果泥,玩了一會,母子三人就睡了。
次日一早,裴鳶然起身燒了熱水,給兩個小傢伙擦洗了身體,換了乾淨的衣裳和尿不溼,隨手把衣裳扔進空間裡的洗衣機,都不用她動手。
隨後熬了一鍋玉米糊糊,加上一些鹹菜疙瘩,早飯就對付過去了。
“我去大哥他們那邊看看,你要去嗎?”裴明說著,把衣袖和褲腿紮緊,看起來乾脆利落。
李月仙聞言,連聲道她也去瞧瞧。
張芬芳遞了塊帕子給她,“嫂子快擦擦手上的水,碗放著我來洗,你去忙吧。”
“好。”
李月仙遞給她一個感激的眼神,快步跟上裴明的腳步,去了李家。
一大清早,李家門口已經站了許多村民了。
見他們來了,為首的張里正和善地笑了笑,道:“正好,我正要跟你們說呢,上面已經交代下來了,耕種的田地已經有了,是咱們村子那位貴人的土地,咱們每年要交四成收成。”
“四成?!”
裴明微微皺起了眉頭,大姜規定,百姓租賃田地,都上交三成收成,桂花村卻要收四成。
還不知道他們下一次收成如何,萬一遇到什麼意外,他們豈不又要餓肚子了?
張里正明白他的意思,笑道:“桂花村跟其他村子不一樣,咱們的主要收入是每年桂花,倘若收成不佳,那位貴人還會提高桂花價格,多給咱們一些銀兩。”
李月仙微微蹙眉,“是哪位貴人,好生奇怪!”
一邊收更高的佃租,一邊又給更高的價格收購桂花,還會在收成不好的時候給他們補貼。
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張里正聞言,笑道:“她可是京城遠近聞名的大善人,是勤安侯夫人,心地善良,要不是她,咱們桂花村的日子可沒這麼好過。”
說著,村裏的泥瓦匠張貴就來了。
“叔,你也在呢!”張貴拉著身上的棉衣,冷得搓了搓發紅的鼻子,“大清早的,不在被窩裏多睡會啊!”
“去!讓你幫忙你還這麼懶!”
張里正瞪了張貴一眼。
裴明和李月仙並不意外兩人說話的親近,因為他們昨天就聽說,張貴是張里正的侄兒,二十好幾了,在城裏學了門手藝就回村了。
“哎喲!這房子壞得不輕,這夜裏怎麼睡得著啊!”說話的人是桂花村最愛看熱鬧的許大娘。
只見她跟在李月仙后麵,探頭探腦地打量著院子。
她家娶兒媳婦時,也惦記過這個院子,無奈里正不答應,家裏只能挨着老房子再建一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