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鍼灸
醫者相爭,想要論證誰對誰錯,一試便知,病患康復便是勝了。雲中鶴看到小藥童面色突變,開始吐血。
他道:“古怪疫病的源頭你找到了,但我未必不能勝你!”
雲錦看著雲中鶴,心中嘆息一聲。不知從何時她對勝負並不看重,荒村之景讓她心驚肉跳,醫者的使命讓她來到此間。
她當下對雲中鶴行了一禮說道:“若是雲先生不服,此局便是雲先生勝了。縣衙的三百金雲先生儘可取去。”
雲中鶴眉頭挑了一下,他沉聲說道:“如果是我打敗了你,你雲氏醫館的名頭可就低了。”
雲錦微笑道:“嶺南雲家乃是百年世家,雲祖治病救人創下治瘧良方,不知救了嶺南多少百姓的性命。至今雲祖廟還在嶺南各處香火鼎盛,雲氏醫館輸了雲先生不虧。”
“可你未盡全功,我又不是躺在功勞簿上的紈絝子弟!”雲中鶴的眼中帶著怒意,他看向雲錦說道:“雲祖創下以氣治症之法,剛纔你三兩句話就將其全盤否定。言語間對雲祖之法毫無恭敬,現在又不想比了,你真當我稀罕那三百金嘛?”
雲錦沒有回答雲中鶴的話,反而問道:“先生學醫是爲了什麼?”
“當然是爲了治病救人,我從嶺南一路而來,救治不少百姓,我聽聞雲氏醫館乞丐都救。”雲中鶴盯著雲錦。
雲錦感慨道:“是啊,治病救人。我有十六字,不知雲先生可否聽聽。”
“說。”
“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
簡單十六個字卻讓雲中鶴沉默下來,他能聽出這十六個字中包含的拳拳之心,此乃大醫凜然之道。
“我方纔觀小藥童,見他已被感染怪疫。如你我在他身上試驗方子,這是在救人還是在害人?不得良方怎敢下手?若洋洋自得自覺得一良方能治怪疫,結果害死小藥童良心豈不受責。”
一旁的文鬆面色嚴肅起來,他作為本縣的醫官對這些話感觸最深,一開始他是反對縣尊的決定。生命關天,豈能兒戲!
雲錦這一番話算是說到了他的心坎之上,他看向雲中鶴,這位嶺南名醫陷入沉思。
雲錦心中一嘆,看著嘔血不止的小藥童上前安慰道:“你不必懼怕,我必然全力出手救你命。”
說著,她叫來雲翼。此刻雲翼包裹的嚴嚴實實,遠遠望去彷彿一個直立行走的大粽子,他手裏麪點著一個藥箱。
雲錦從藥箱裡面取出一盒銀針,她的手法極快,沒讓旁人看去盒子上印的“系統出品,必屬精品。”
就見她抬手一抖,銀針飛快的沒入小藥童的幾個穴竅。雖未得到系統中兩個堪稱逆天的針法,雲錦翻出的《五部醫經》中,有關於針法的記載。
其中有一法,能治嘔血不止者,名:迴天。
迴天一出,效果是立竿見影,小藥童停止了嘔血,臉上恢復一絲血色。沉思的雲中鶴驚訝看向雲錦,他也能做到,可雲錦纔多大呀。
他學針法的時候,雲錦還沒影呢。再看看特殊的行鍼手段,讓雲中鶴起了興趣。
雲祖何等天縱奇才,他留下最寶貴的東西並非治瘧良方,而是一本醫經。外人看來已經神乎其神的以氣治症,在醫經之中不過小術。
雲中鶴從醫經之中學到最得意的手段便是針法。他默不作聲,站在一旁看雲錦行鍼。一旁的文鬆更是直接拿起紙筆開始記錄起來。
雲錦三次行鍼才讓小藥童情況穩定下來,小藥童哭喪著一張臉扭頭看向文鬆道:“師父我覺得頭好痛啊,我是不是要死了?”
“你在說什麼混賬話,沒見雲大夫正在救你嗎?老老實實配合雲大夫行鍼,你這條命閻王還收不走!”
文鬆呵斥一句,小藥童老實下來。很快,他又開口道:“師父,我覺得胸口有點熱。”
“熱就對了。”雲中鶴眼中精光一閃,他道:“雲錦行鍼,讓你氣血運轉起來。三陽之氣升騰,自然能夠逼出邪氣。”
雲錦手中銀針顫抖,雲中鶴說的玄乎,實際上雲錦不過是用銀針刺激小藥童幾處穴竅,讓小藥童有胸口發熱之感。
自古鍼灸不分家,不過大夜國似乎不太一樣。她在《五部醫經》中只看到施針手法。
施下銀針之後,雲錦轉身從藥箱之中拿出了艾草。雲中鶴看著雲錦手中乾枯的艾葉道:“這是何物?”
“艾草。”雲錦將艾草搓成一個圓柱樣的東西,用火點燃前端之後,點在小藥童的身上。
小藥童不時發出痛呼,但云中鶴敏銳的察覺到小藥童痛呼一次比一次有勁。他心頭一震,看向雲錦手中的艾草。
“艾草。”雲中鶴心思流轉,此物在嶺南彷彿野草。艾草有股特殊的氣味,所以牛羊不食。當地人也非常討厭,沒想到有這種功效,他的心思活泛起來。
文鬆奮筆疾書,他的鼻尖有汗珠流下。看到雲錦使用艾灸,文鬆的眼前彷彿有一扇大門正在緩緩洞開,艾草遍地都是,竟有如此功效。
一些藥方有起死回生之能,蓋因用藥非常珍貴,譬如人蔘,譬如靈芝。
尋常百姓根本就用不起,生了重病只能硬扛,扛不過去便草草埋葬。艾灸讓文鬆看到了另一條路,他明顯看到自家徒弟面色恢復。
“路旁野草,聖人不識。唯雲氏女錦識之,燃以艾灸,利國利民!”
等雲錦結束艾灸,小藥郎竟沉沉睡去。雲錦抽出銀針沉聲道:“他太累了,讓他休息。”
三人退出屋子,雲中鶴沉默不語。他知道了雲錦的醫道,被十六字奪了氣勢。又見雲錦化腐朽為神奇,用路旁如野草一般的艾灸小藥郎。
小藥郎此刻沉沉睡去,艾灸療效可見一斑。
“雲大夫以艾灸人,化腐朽為神奇!”文鬆激動道:“此法百姓用得到,以後來雲氏醫館尋醫問藥的平民百姓怕是會少上許多。”
雲錦面帶微笑道:“此我所願者,若無病患在登我醫館之門,這一身醫術盡棄之。然後大笑三聲,隱於山林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