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茶葉
“如果要是能夠用,也比枯樹皮比觀音土要強吧?”
枯樹皮觀音土這兩個詞兒,朱元璋可是深有印象,朱標差了一些,但是朱元璋忍不住皺眉。
是啊,真要是什麼都沒有,哪怕是發黴了的糧食也要比枯樹皮和觀音土要強,他眼睛一亮看向朱標,隨後又看向謝安說道。
“這個事兒還真是被你說著了,那就試一試?”
謝安把手一擺,“所以要是這個事情其實要做兩個準備,第一我們不能被那些假洋鬼子給糊弄!”
“弄一些中間商人他們可以賺錢,這個沒毛病,比方說在這個基礎上加上一成可以,但是我們這一兩買的瓷器到那賣五十兩,這四十九兩都被他賺了!”
“刨出去掙個成本,他們可以淨賺將近四十甚至是四十五兩,憑什麼?”
“不可以,這個錢不能讓他們賺走,我們也沒打算要賺走這個錢,我們要把他們換成我們最大化的一個利益,這就是第二部。”
“我們要換糧食換我們的各種礦,如果要是沒有這些東西,我們的瓷器,我們的這一些能夠置換出去的東西就不交給他們,甚至不給他們做生意的資格!”
謝安很霸氣的一擺手,朱標忍不住點了點頭,表示這個是可以的,不過朱標看向謝安,“實際上我們的出口並不多!”
“每一次一年能有一艘船,出口瓷器和絲綢也就差不多了,我一直在想這麼點的量,要是換糧食換金銀能換多少?”
“所以民間可能確實有相應的一些東西,但是官府這邊其實在這方面並不是特別的在意!”
謝安把手一擺,“這個我明白,主要的原因不就是這東西對於官府來說也不怎麼賺錢?”
“但是如果官府真要在這一塊能夠加強,想要賺錢不是不可能的!”
這話一說,朱元璋和朱標仔細的琢磨了一下,謝安隨後把手一擺,“所以這裏面從賺錢的角度還要能夠提取稅收!”
“這種來往的貨物想要進行查驗,實際上是要透過海關來進行指定的,建立一定的規則,海關就可以收稅,稅不必太高。”
“貨運形成的這樣的一個貿易的轉換,他的成本就會降低,這是非常之重要的手段……”
不過謝安關於這個問題只是簡單的講了講,隨後搖了搖手指,那個意思是說關於這個問題他不願意多講!
因為這個問題涉及將官府設定海關模式,這東西講多了,這倆人第一不見得能懂,第二這又迴歸到朝堂上的問題。
憑什麼謝安總跟人家說朝堂上的問題,自己又不是官吏,所以謝安忍不住嘿嘿一笑,衝這兩個人揮了揮手。
“總之我覺得官府不是不能做生意,官府是可以做生意的,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官府的生意要想能夠做的安穩,在各種各樣的一個條件背景之下都是可以的!”
這話一說,朱元璋忍不住也站了起來,他把手一擺看向謝安,“這頓飯吃的還真是有意思,有時候我發現跟你這樣的人去聊天,還真是長見識!”
朱元璋幾乎是以自己的這樣的一個心思來說明問題,一時之間讓謝安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連忙把手一擺,“不能這麼說,你要這麼說,那我這個晚輩可就是實在是羞煞了!”
不過話說到這兒朱標琢磨了一下,“那個就是說只要能夠堅持做生意,我們不僅可以得到我們需要的一些東西,糧食也可以做得到?”
謝安笑了,把手一擺,“我給您二位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吧,你們說草原上有茶葉嗎?北方有茶葉嗎?”
兩個人忍不住琢磨了一下,有些恍然大悟,但是朱標說道,“可是茶葉他已經改了呀,那種茶葉是可以儲藏的,不只是一年兩年。”
謝安把手一擺,“糧食也可以儲藏啊,士兵所帶的糧食製作出的大餅放在自然的環境下,哪怕是放個一年半年的也沒問題吧?所以這種事就是事在人為。”
謝安的意思其實朱元璋兩父子已經明白了,從大概漢代末年開始北方遊牧民族下南方,就知道了茶葉的重要性!
不僅僅是茶葉,也包括鐵器,絲綢從那兒之後像這一類的東西就不斷的向北方進行輸入,哪怕身在所謂的最東南的沿海地帶也是如此。
而這種現象不僅僅是從後來的一小部分慢慢的向草原過渡,到了元朝那就更明顯了,乾脆以官府的形式大批次的運輸到草原上。
整個元朝不過百年,但是類似於這種制度,包括茶葉絲綢,各種各樣的器皿,大量的輸出到草原上的事情,簡直是比比皆是!
最典型的就像是當時的各種各樣的糧食和茶葉,總之你是新鮮還是發酵的,醃製的各種各樣的形式,只要有需求,商人或者是官府就一定會用各種各樣的手段把他運到那裏!
哪怕相隔幾千裡地,甚至也差不多萬里迢迢的狀態,也可以能夠不斷的運輸,自然而然這種類似於糧食從海外運進來的可能性就大大的增強了!
從這種角度出發,如果假設要是採取這樣的一個方式進行運輸的話,實際上謝安就等於給這父子倆變相的提供了這麼一個思路!
兩個人相信只要能夠堅定不移的認為官府甚至包括民間合力走通這個貿易就可以大批次的引進缺乏的東西,這一點是謝安最為重要的一個核心觀點!
一定要應用到他們的身上纔是這個話題的關鍵。
朱元璋忍不住把手一擺,“好好好好,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也就是說有了這些我們就可以互通有無,真正實現我們想要需要的東西?”
“可是這麼大批次的糧食,如果要是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該怎麼解決?”
謝安把手一擺,“這就是細節問題,比如說你要在能夠產糧的那個地方派定一定的辦事處,他和官府差不多!”
“他能夠代表我們這個國家相互之間進行溝通有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