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整頓書院
官差告訴他們七十二人,到任雖然說時間緊張,但各位也不必抬著急,將家中安頓好後出發即可,如果有想帶家人一起去的,書院也將一起安排住宿的地方,請各位放心在書院教書便可。
七十二人聽到呂安連家人住宿等問題都安排好了以後,即使是最難說話的老大,心中也便沒有了後顧之憂。這七十二人回家之後便和家人商量一起是否出發去往飛鴻書院。
十日後,七十二人在鳳棲村村口集合,大部分人都帶上了家眷,這七十二人的隊伍浩浩蕩蕩的,村裏的人都知道他們這次走了以後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再會回來,村子裏的老老少少都集中在了村口,為這七十二人送行。
“鄉親們,你們就放心吧!”
七十二人出發後,也沒多久,就到了飛鴻書院,呂安為顯示對這七十二人的尊敬,親自在書院山門之下迎接這七十二人及其家眷的到來。
當這隻浩浩蕩蕩的隊伍走到飛鴻書院山門口時,便看見段開誠守在山門口迎接,老三生怕老大脾氣衝,說出來不該說的話,便趕在老大之前,和呂安拱了拱手,
“呂縣令,承蒙厚愛,將我們七十二人邀請至書院教書,我們定當竭盡所能,為書院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叔客氣了,”呂安對這七十二人可謂是瞭解透徹,此人一開口,便知道是七十二人中最為圓滑的老三,“我知道咱們七十二位大家都是極具才能的,我知道各位的脾性,所以很多事情不會強求大家,只求大家來這裏一是爲了減輕水鏡先生的教書壓力,二是爲了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們,這裏孩子們的太過於頑劣,水鏡先生心性太軟,教書可以,但管束這些孩子們就欠缺了很多,所以很多事情,就拜託了各位了。”呂安說完以後深深的給七十二人做了一個揖。
七十二人聽到呂安對他們這麼客氣,心中也是一時震動,這呂安爲了請他們七十二人,也是煞費苦心,七十二人尤其是老大,紛紛為之前自己妄自揣測呂安的心理而感到抱歉。七十二人紛紛表態,將會在飛鴻書院好好教書。
呂安見七十二人並非江湖傳言脾性不好,也放下心來,將水鏡先生和七十二人介紹之後,便從飛鴻書院離開。
七十二人將家屬安頓好之後,便和水鏡先生聊起來飛鴻書院的現狀,這飛鴻書院為泰安縣內最大的書院,因該書院培育出不少優秀的人才,附近的鄉鎮都慕名而來,但部分鄉紳爲了能將自己的兒子送進書院,不惜花費大價錢,但也真因為如此,飛鴻書院的老師力量卻沒有辦法跟上,且由於部分鄉紳的兒子在家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到了書院以後極為不適應,帶來的不止是小廝,還有部分少爺帶來了丫鬟,水鏡先生無法阻止這些行為,以至於現在飛鴻書院雖說名聲在外,但管理上缺少約束,院內氛圍似乎有些微妙。
“既然七十二位先生已經來了,老朽如今也可以卸下重擔,將這個書院全權交給各位了。”水鏡先生將書院情況交代完後,也搖晃著身子走了。
七十二人見書院情況,均苦笑一聲,雖說知道著呂安是好心,但這書院的情況也確實不如他們心中所想的這麼簡單。雖說這七十二人心中沒有鴻鵠之志,但總是念過聖賢書,考取過功名的人,這書院,他們想要管理的好,還是需要一番功夫的。
“我看我們還是修書一封,讓呂縣令在回書院一趟吧,這書院的情況,和我們想象的並不太一樣,要想管理好,教好學子,總是要他縣令支援的。”老三思考了一番說道。
“我們同意,三哥,你便修書一封,告訴呂縣令吧。”其餘七十一人附和到。
呂安次日便接到了來自飛鴻書院的修書,爲了飛鴻書院的前途,呂安將手頭的事情簡要處理了一下,剩餘的交給了下屬之後,便飛速趕去了飛鴻書院。
七十二人見呂安來的迅速,心中也便有了些許的安慰。
“呂縣令,實在是我七十二人的不是,但書院現在的情況實在是有些複雜,我們心中雖有諸多想法,但礙於並不是書院的管理人,很多事情,也沒有辦法下手。最終還是對你多有叨擾了。”
“叨擾算不上,既然咱們最終目的都是一致的,也不用說這些客套話了,各位先生,小可且聽聽各位的想法。”呂安在七十二人面前,始終是謙虛的姿態。
“雖說水鏡先生將書院的管理權交給了我們七十二人,但最終沒有個明確的規定,這書院李曼的學子,也不一定會買我們的賬,所以煩請呂縣令還是下一道公文,來為我七十二人證明一下,這樣,後續我們也好教導學生。”
七十二人見呂安態度良好,心中也明白,他也是一心想為飛鴻書院做些事情,這說出來的想法便多了一些。
“再者,我們都覺得,這書院想要風氣良好,首先得從我們自身做起,雖說之前呂縣令說我們可以帶家眷過來,但爲了以身作則,我們的家眷除了在院內可以做事的,其餘的,還煩請呂縣令安排至書院外吧,這樣,也方便學子們用心學習。”
“第三,我們將家眷等都安排好了以後,這些學子少爺們帶的小廝可以留下,但丫鬟都得全部遣散,這裏畢竟是書院,不是什麼紅粉之地。”
“第四,我們將會設立一系列的規章制度,用來約束這些學子們,如果有學子們不願意待下去的,當然,日後也不會再歡迎他們回來了。”
七十二人你一言我一語說出了不少的要求和想法,呂安聽著,感慨頗多,他本是心性堅定之人,但書院中多是未長成的小少年,禁不住外界的誘惑是常有之事,有很多是在家中就無法靜心讀書之輩,他當初爲了能夠將書院建好,也是破費了一番功夫,如今雖說水鏡先生教書尚可,但管理起這些家中們當慣少爺的人,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這番時刻,正是需要七十二人出力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