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處境艱難
她對於一些很糟的情況總有堅定的信心,樂觀的不像話。
這是周嘉玉沒有的品質。
“姐姐。”白天暈倒的小孩子睡不著走到他們面前,“你可以治好我們的,對嗎?”
“我會努力的。”江挽雲摸摸小孩子的頭,“聽話,乖乖去睡覺,早睡早起身體纔會好起來。”
小孩子帶著堅定信任的眼神點點頭,離開了大堂。
“我們不能辜負他們的信任。”
有時候人身上必須要帶著信念感和使命感,纔不會被壓倒。
門外有些吵嚷,陽光從窗縫裏照進來。
江挽雲撐著疲憊的身軀起身。
她竟趴在桌上睡著了。
周嘉玉並不在她身邊。
衙門外有些吵嚷,像是有人在爭吵。
江挽雲起身走出去。
門外聚集了大群的城中百姓,手中都拿著鐵鍬鏟子等物,惡狠狠的站在門外同周嘉玉李不奚吵嚷。
“這種病可是會害死人的!你們作為朝廷命官!把這些人藏在衙門是何居心?莫非想讓我們整個城的人跟著送死嗎?!”
“是啊!是啊!必須把他們趕出去!”
百姓們一擁而上,所謂衙差阻攔,恐怕便要一窩蜂的衝進衙門。
江挽雲急忙起身去後院看病患的情況,外面的聲響他們聽的一清二楚,本就對病情無助的他們更加絕望了。
“鄉親們聽我說!大家誰沒有生病的時候?都是一個地方住著的鄉里鄉親,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莫非諸位鄉親就不會有生病的時候嗎?裡面的鄉親家園被洪水沖毀本就極為不幸了,生病更非他們所願,若是今日生病的是諸位鄉親其中之一,若是今日也面臨被別的鄉親驅逐的境地,各位還能安然的泰然處之嗎?”
李不奚一陣詰問,眾人紛紛沉默不語。
“那李大人就要置全城的百姓於不顧了嗎?萬一我們也得了此症,誰又能幫得了我們?”
人群中不知誰發出疑問,眾人又紛紛倒戈。
“是啊,莫非大人就不管我們的死活了嗎?”
“還請大人顧全大局,為更多的百姓著想啊”
“各位鄉親們聽我說。這位是上京城的稷王殿下,殿下千里迢迢趕來幫大家修建水壩,又第一時間親身照顧生病的相親,王妃更是親力親為替鄉親們煎藥,王爺王妃尚且能如此豁出去,大家作為鄉里鄉親,為何不能體諒一二呢?王妃在京中素有神醫之名,有她在此,必能解決病症,還請鄉親們多等些時日。”李不奚苦口相勸,鄉親們終於有所緩和。
“還請王爺給我們一個期限,也好讓大家安心!”
又是那個聲音,江挽雲探出頭試圖尋找人群中始終在挑火的人,然外頭百姓眾多,每人都在說話,實難辨別。
“本王便是稷王。”周嘉玉及時站出緩和,“還請鄉親們給本王半月時間,本王已上書皇上,不日便會派太醫和藥材援助,還請鄉親們放心。”
“王爺、還請您……”
“各位,往前追溯二十餘年,餘杭周邊也曾發生過類似的事件,最終虧得官民齊心得以妥善解決,還請鄉親們配合衙門,安心留在家中等候結果,切勿在人群中傳播謠言煽動情緒,一旦發現,即刻處死。”
人群中有人還打算質疑,周嘉玉及時開口打斷,他的目光銳利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在人群中掃了一眼,便無人再吭聲。
江挽雲出去檢視時,百姓們已經四散離開,李不奚轉過頭來,面帶愁容。
“也不知是誰將此事洩露了出去,抓到他必定要嚴懲才行!”
這下好了,不僅要解決衙門和客棧裡的病患,還要安撫好外面鄉親們的情緒。
“李大人,還請你多派些人手守在客棧,免得有些別有用心之人做出盲目衝動之事。”
“王爺所言極是,下官馬上派人。”
李不奚去處理公事時,周嘉玉神色嚴峻的坐在了椅子上。
“接下來幾日咱們恐怕不能清閒了。”
事情既然已經傳了出去,時間就拉的更加緊迫了,他們必須儘快解決此事,不能坐以待斃等太醫院派人支援了。
清晨,剛剛發放過早晨的粥飯,江挽雲便帶著幾個衙差在後院熬湯藥。
清映跟著忙前忙後,她多一言不發,實則最為安心,有她在江挽雲也安心不少。
喝過湯藥,有幾個患者狀態好了些,江挽雲正要鬆一口氣之時,另一個房間裡的幾個病患卻突然嘔吐了,其中還有昨日暈倒的小孩子。
小孩子極其虛弱,再吐下去只怕要虛脫,江挽雲又熬了些止吐的湯藥,放了多多的生薑止吐,小孩子忍著辣喝了一碗,果然沒有反胃的症狀了。
“姐姐,我的病是不是好不了了?”
小孩子虛弱得緊,又委屈得想哭,身邊只有奶奶,奶奶也十分虛弱,現下他沒有任何一個可以依靠的人,只有江挽雲。
“相信姐姐,姐姐會治好你的。”
江挽雲摸摸他的頭,從懷裏拿出一包蜜餞。
“覺得藥苦的時候就吃一顆,難過了害怕了吃一顆,日子一定會好起來的。”
周嘉玉抱著小孩子回房間休息,江挽雲頹喪的坐在桌前,正準備翻醫書,忽然想起周嘉玉之前的話。
既然二十多年前曾經發生過類似的事件,為什麼不能從上次的事件裡找找經驗呢。
或許可以從上次大夫留下的病案中找到解決這次問題的突破口。
江挽雲忙起身去找周嘉玉。
“餘杭周邊二十年前當真發生過類似的事件嗎?”
“的確發生過。”
雖說那時他還沒有出生,但是幼時讀書時聽太傅提起過,“當年是入夏,連月大雨,形勢比此時更加危急,上任太醫院院判便帶著十幾名太醫來餘杭支援,其中就有江為清。”
只不過那時江為清還只是個無名小卒,剛剛到太醫院任職,不過只是個助手罷了。
“那王爺可知當年是如何治療的?用的是什麼方子?可有醫書記載?”
“這本王便不知曉了,當年是院判千里迢迢請教了他雲遊在外的師兄相助才得以順利解決,是否留下醫書本王無從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