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缺席
在得到葉恆的補償後,象黨的眾人便也欣然接受了這部電影的“失敗”。
但他們並沒有放棄宣傳《超脫》,畢竟不管怎麼說,這掙了的錢還得是進到他們的口袋裏。
而經過上一次《白狗》的事件後,影迷們對於葉恆的電影也理性了不少,
他們不想進到電影院之後,去看一個自己不喜歡的電影。
在加之驢黨對於葉恆電影的負面宣傳,導致電影的預售票房相比之前有了大幅度的下滑。
可即使如此,預售票房也仍舊達到了驚人的1億2000萬!
別的不說,就光是電影的製作成本就全部回本了!
“葉恆,已經談妥了,上脫口秀的時間就在電影上映三天之後。”
“好,我知道了。”
羅蘭德給葉恆打了電話,確定了去脫口秀的時間。
但實際上,這個時間並非是脫口秀定的,而是葉恆定的。
驢黨那邊的網路攻擊他已經看到了,不得不說,他們不愧是網路輿論戰的先驅,輕而易舉的便將網路風向轉到了對葉恆不利的方向。
不過葉恆看了一下他們的攻擊方向,其實多半都是批評電影內容和對映的。
《超脫》中所展現的,是當下漂亮國的教育體系問題。
而驢黨則將目光鎖定在了裡面父母對待孩子教育的態度上。
裡面的父母,似乎大部分都是將孩子直接扔給了學生,然後便不管不顧,對待孩子根本不上心。
而驢黨也正是抓住了這點,並且大肆鼓吹。
他們說葉恆根本就不懂得漂亮國父母對自己孩子有多麼的用心,也根本沒有考慮過他們的不容易。
只是在背後隨意的指責,卻沒想過父母的不易!
電影還沒有上映,人們還沒有看過電影。
但光光是這幾句話,就足以吸引來不少父母的共鳴。
於是他們紛紛加入到了驢黨的“宣傳營”之中,在沒有看過電影的情況下,開始抨擊電影和導演。
不過好在電影的質量足夠高,在上映後的第一天,無數影迷便紛紛打出了五星好評。
“以前我不知道為什麼要讀書,但現在,我或許明白了。”
“他擁抱了她,也擁抱了自己。”
“男主臉上憂鬱的表情太戳我了!”
“我也曾感受過,那種壓力席捲而來的感覺。”
……
第三天,電影的票房便突破了2億。
而在當天晚上,葉恆便前往了勞倫斯脫口秀的現場。
“hello!洛杉磯!歡迎回來!各位勞倫斯脫口秀的觀眾朋友們,大家晚上好。”
……
“現在,有請我們的老朋友——葉恆!!”
在一大段的臺詞唸完之後,葉恆緩緩的走到了臺上。
下方的觀眾立刻尖叫起來,無數人拿著手中的橫幅高高抬起,衝着葉恆不斷揮動。
那些橫幅上印著的,基本上都是葉恆的拍過的電影,《各奇》、《血戰鋼鋸山》、《豎鋸驚魂》……
“好久不見。”
“是挺久沒見了。”
兩人相互打著招呼,臉上帶著笑容。
“你上一次來這裏是多久以前?”
“好像,是一年半前吧。”
“喔~”
勞倫斯瞪大了眼睛看向觀眾,眼神之中似乎帶著一絲不敢置信。
“一年半,真是令人難以置信。”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
“不不不,我不是這個意思。”
葉恆愣了一下,有些茫然的看向勞倫斯。
“我的意思是,才過了一年半,你就從一個新人導演,變成了整個漂亮國,甚至全世界最知名的導演!”
“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能問問你有什麼秘訣嗎?”勞倫斯將耳朵湊到葉恆的耳旁,似乎不想讓別人聽到。
葉恆無奈的笑了笑,“沒什麼秘訣,只是運氣好罷了。”
“運氣好?”勞倫斯看著葉恆,眼神有些古怪。
“我能問你一個問題嗎?”
“可以。”
“這一年半里,你拍了多少部電影。”
葉恆略微沉思了一下。
從最開始的《豎鋸驚魂》,在到現在的《超脫》,前前後後一共14部。
不過這其中有《豎鋸驚魂》的六部是還沒有上映的,所以顯然不能說。
“7部。”
“7部,你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嗎?”勞倫斯接著問道。
“不是很清楚。”
“那我這樣告訴你吧,有人統計過漂亮國每一部票房過1億刀的電影,他們電影的製作時間的總和在除以平均數,得到的數值,也是一年半。”
聽到這話,臺下的觀眾紛紛忍不住尖叫了起來。
“你用別人拍一部電影的時間,拍出了七部電影,而且每一部都比他們強!”
“要不是你坐在我面前,我絕對會懷疑你到底是不是人類。”
臺下的人們再次忍不住哈哈大笑。
而對此葉恆卻是有些無奈。
其實如果可以的話,他也想一年半就拍一部電影。
可問題是,漂亮國的那些混蛋根本就不給他這個機會啊。
高稅收、騙子、槍擊案,他不拍快點,在留一段時間,恐怕小命都沒了。
“那麼,對於你新上映的電影《超脫》,現在網路上有不少爭論。”
“不少父母認為,你在電影裡,將他們的形象醜化了,把他們描述得沒有責任心。”
“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
葉恆的臉上露出一抹笑容,這可是一個相當犀利的問題。
“不,我並不這麼認為。”
“可電影裡確實有一些鏡頭,像是女孩的母親辱罵老師。”
“還有開家長會的時候,卻沒有一個家長到來。”
勞倫斯接著問道,這些都是電影裡的鏡頭。
顯然爲了這些問題,他特意去看了一遍電影。
“我不喜歡批評誰。”葉恆坐直了身子。
“這些鏡頭的存在,也不是爲了說明,父母有多麼的不關心孩子。”
“不,從來不是這樣。”
“父母永遠愛自己的孩子,當然,一小部分例外。”
“但,有多少人,真正瞭解他們的孩子?”
“有多少人,又曾與自己的孩子平靜的,平等的,溝通。”
“學校的缺席不單單是說他們在這裏的缺席,而是在他們人生成長路上的缺席。”
“即使就在身邊,卻不會交談,這也是一種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