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知識有限
“如果到時候證實了周瑾的孩子真不是江誠的,江誠是無辜的,江誠再來找你,你怎麼辦?”
蘇婉仔細想了想:“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江誠好像也沒什麼錯,他也挺可憐的,可是經歷了這麼多事情對這份感情我已經不抱有任何希望了,我現在就想一個人靜一會兒。”
楚玉知道,自己要是再提這件事情就是不近人情了,從那以後她就沒有再提過,蘇婉的心情始終沒有好起來,整天就像是得了抑鬱症一般,幹什麼都提不起精神。
楚玉想了各種辦法,才一點一點的開解了蘇婉。
與此同時,報社記者找到了楚玉想採訪楚玉關於養殖場的事情,楚玉也想著把養殖場家發揚光大,再加上記者的採訪實在不好拒絕。
要是拒絕的話,他們會搞些什麼暗訪之類的,到時候更讓人難以應,對於是楚南溪就答應了。
到了和記者約定的時間,楚玉一早就準備好來到海鮮養殖場迎接記者。
做好了迎接工作之後,楚玉開始帶著記者到海鮮養殖場閒逛。
途中記者一直咔嚓咔嚓拍個不停,對此楚玉也沒有說什麼,她的海鮮養殖場樣樣都做得很周全,根本就不怕記者拍照,之後又把記者請到了休息室,很中肯的回答了記者幾個問題。
再回答之前,楚玉可是做足了功課的,不該說的絕對不說,該說的都說了。
楚玉在鏡頭前舉止大方得體,蘇家的人看到了更是覺得臉上有光。
採訪結束後,楚玉的海鮮養殖場被刊登到了報紙上,楚玉就接到了好幾家學校的講座邀請。
對此,楚玉很是為難:“辦講座這不是專家教授纔有的專利嗎,我以前從來沒弄過,真怕做不好。”
“可是你看咱們的信箱都快被邀請函給塞滿了。”顧淵說道,“在這些人眼裏,你不就是專家嗎,你看邀請你的大多都是一些大學,說明在他們眼裏你就是大學生的楷模,應該給他們做榜樣的,你就分享一下離開養殖場的經驗不就行了。”
楚玉一想也是,那就給當代大學生做個榜樣吧,再加上這段時間蘇婉的心情著實不好,如果她能帶蘇婉到其它地方散散心轉移一下注意力,說不定蘇婉的心情能好一點。
楚玉答應了,找到蘇婉說明原因:“蘇婉,自從海鮮養殖場報紙刊登以後,好多家大學都邀請我去做講座,我已經答應了幾家,你跟我一起去吧。”
蘇婉卻說道:“這種事情我有什麼好去的,我又幫不上你什麼忙。”
“你就陪我去嘛,你也知道,我從前從來沒有做過講座,你跟著我一起去就沒那麼緊張了。”
聽到楚玉這樣說,蘇婉就答應了:“那好吧,你打算先去哪兒。”
“就先去杭城大學,它離這裏最近,大概坐一兩個小時車就到了。”
預約好時間之後,楚玉和蘇婉坐車來到了杭城大學,杭城大學熱情接待了楚玉和蘇婉。
楚玉坐在辦公室,提前理好了要演講的方案和稿子,蘇婉在一旁看著,很快明白了楚玉的意思。
“楚玉,看你這個樣子,該不會是要脫稿開講座吧?”
“你都說了你這是第一次,萬一待會兒緊張一時間忘詞了怎麼辦,這可是在全校師生面前。”
“可是我覺得如果拿著擬好的演講稿照搬著講一點說服力都沒有,還不如就這樣寫個基本方案到時候即興發揮,我要是發揮的不好想必學校那邊也不會說什麼。”
她開這次講座又沒有收學校的錢,就連坐車的錢都是自費的,蘇婉心裏一想也是,她們又沒收學校的錢,就是應邀來講座而已,就算楚玉臨時出了點小岔子,學校也不會說什麼。
過了一會兒,楚玉上臺了。
蘇婉則在學校專門準備的位置坐著聽楚玉講。
沒想到,楚玉第一次開講座效果卻格外好,講的話都很有說服力,調動了底下在聽學生的情緒,一時間掌聲雷動。
就在楚玉的講座要接近尾聲的時候,突然觀眾席下有一個同學舉起了手。
楚玉暫時中斷了演講,用話筒問道:“這位男同學,你突然舉手,是有什麼話要說嗎?”
那名舉手男同學站了起來:“楚老闆,大家都知道你開了一家很大的海鮮養殖場,花費了你不少精力,可是據我所知,你還是個學校的大學生,大學生正是學習的好時候,你在這個時候開養殖場是不是會耽誤你平時的學習?”
“請問,你又是怎麼處理分配學習和創業的時間和精力呢?”
這個男生一提出這個問題,底下的人一陣附和,原來這家學校的大學生多多少少也聽說了臺上開講座的楚玉和他們一樣也是個大學生的事情,就很好奇大學生平時不是要學習嗎,楚玉為什麼會有精力開那麼大一家養殖場。
據說楚玉還是自己白手起家的,這就更讓人驚奇了。
蘇婉看著臺上的楚玉一副沉思的樣子,像是在想怎麼應答這名男同學的問題,心裏不禁開始替楚玉著急。
這個問題可不好回答,那名男同學說的對,一般觀念來說大學生以學業為重。
可還是學生的楚玉已經開了一家這麼大的海鮮養殖場,難免會分心,所以大家都很好奇楚玉是怎麼看待學習與創業兩者輕重緩急的。
楚玉只是思考了片刻,很快就反應了過來。
“這位同學的問題問的好,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是不是常常會迷茫,該不該再學習以外對其他事情用上太多的精力?”
“下面,我就以我個人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答案是肯定的,我們當代大學生除了學習以外也可以專注於其他的事情。”
楚玉看了一眼四周密密麻麻的人影:“作為一名大學生,至多三年就會踏上社會,我們要為踏上社會做出準備。”
“學校裡學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知識量再豐富那也只是紙上談兵,紙上談兵的典故,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