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兄弟鬩牆
陸平含笑看著諸葛亮,目光中倒是有著鼓勵。
諸葛亮有了勸降荊州的戰績,功勞已經不小了,完全走在了龐統、徐庶等人前面了。
荀彧有這次阻止袁曹聯軍入侵的功勞,又屬於早期追隨劉備的功臣之一,因此諸葛亮只有這點功勞的話,功績上是追不上荀攸等人的。
但是荀攸是荀家的人,他會不會支援陳故的改革,陳故心中也沒底。
雖然只要有陳故在,荀攸不可能超過陳故去,但陳故並不貪戀權勢,更不想累心。
因此陳故想要把諸葛亮的功績刷出來,也好能在劉備的治下拉起足夠的勢力來。
這些勢力,是陳故設想完成的保障。
“……全憑都督安排便是。”
諸葛亮淡然的笑著。
此時的北方四州,基本上沒有什麼反抗能力了。
袁紹一死,麾下便是一盤散沙。
諸子相鬥,高幹作壁上觀,四州已經分裂開來。
經過袁紹的兩次戰敗,四州也沒有足夠的能力來抵抗了。
更別提,袁譚與袁尚果真如預料一般,拼鬥起來了。
這種情況下,以諸葛亮的能力,目前劉備麾下大將的實力,足以打的北方四州沒有還手之力。
“那好,某這便手書一封,孔明你就進定陶去吧。反正徐州的情況你也已經瞭解,無名書院的建制也已經摸透,將來怎麼走,你肯定了然於心了,剩下的,就只是刷刷功績罷了。”
陳故搖著摺扇,
“西北可以給徐庶留著,蜀中可以給龐統留著。但這兩個地方,都不是隻靠戰爭便能掌控的。
西北有羌族,馬家在當地很有威望,邊拉邊打,總歸要讓羌族臣服纔是,這件事不是短時間能做好的。
西南有蠻族,山高水闊難以全部清除,要想西南安穩,蠻族也要安撫,這同樣不是短時間能做到的。
孔明要以這二人為外援,才能更快的完成改革。
等到龐統、徐庶處理完了西邊,我相信改革已經差不多完成了,到那時,調他二人入朝,當可做臂助,應對某些人的反撲。”
諸葛亮手持鵝毛扇,欠身施禮道:
“亮記下了。”
陳故含笑點頭,道: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百姓如水,君王如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長治久安,便不遠了。”
“亮謹記都督教誨。”
“好,明日我派陳餘護送你進京。關於北方四州的攻略,你要好好想一想,介時與主公詳說便是。”
“都督放心,都在亮心中裝著呢。”
次日天明,諸葛亮與黃月英只帶了一二小廝、婢女,便隨陳餘進京去了。
諸葛亮到了京城,劉備親自接見,二人密談一夜,劉備大喜,暗道此人當真是經世輔國之才。
諸葛亮也是大喜,心知此人正是自己要輔佐的明主。
劉備當即任諸葛亮為左軍師,位在軍師祭酒荀攸之下。
建安六年夏末,河南五州都開始收穫夏糧,一派忙碌。
有了去年、今年這兩年的豐收,糧草就足以發動戰爭了。
所以,冀州的訊息更多的傳遞過來。
袁譚因袁尚繼承了袁紹的爵位和冀州牧的身份,大為不滿,自稱車騎將軍,率軍出平原,殺進冀州!
袁尚留審配受鄴城,親自率軍迎戰。
雙方各有軍馬五萬餘,會戰在甘陵國境內。
袁尚有逢紀、許攸扶持,袁譚有辛評、郭圖等參謀。
至於田豐、沮授,袁紹死後,便心灰意冷,竟下野而去!
袁尚心中暗怒,但此刻外憂未去,不願再殺謀臣,因此先與他們二人記下,等待解除了袁譚威脅,再收拾他等。
雙方兵勢不小,但大將卻很是稀少。
只因爲袁紹兩番謀劃南侵,連番戰敗,已經將軍中大將折損大半了。
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冀州四庭柱雖然都已經不存在了,但還有老將韓榮,以及侄子韓瓊等人扶保,還算能充的起架勢來。
袁譚麾下便沒有了這般武將。
只因爲袁譚再任青州刺史,青州的大將人選早已經分散各地,州內經過連番的黃巾之亂,已經沒有可堪一用的大獎了。
前番袁紹想要袁譚進攻徐州,好分劉備軍勢,但袁譚連臧霸的防守都不能突破,由此也可見青州的頹勢。
因此,二人廝鬥數月,至冬日天冷,袁譚數戰皆敗,竟然要敗退會青州!
而這一場仗,也讓辛評喪失了親人家眷。
原來,審配向來專治,在袁紹時代,便被人命督軍,如今袁紹一走,袁尚更是倚重的情況下,審配權柄更重。
而審配與辛評向來不和,辛評扶保袁譚而去,正好給了審配口實,因此下令將鄴城中辛家眾人全部收了,斬於街口!
“少主!如今之計,只有向劉備請兵助戰了!”
辛評進言道,
“少主乃是嫡長子,自然應該繼承老主公爵位,如今審配等人妄稱遺命,竊取主公之位,正該申訴與朝廷,請朝廷撥亂反正!”
辛評有此一說,也是因為看出了袁譚的無力來。
袁譚遲疑,不能輕易決定。
郭圖也道:
“少主,這卻也是一個良方。只要朝廷出兵,便是承認了少主的身份,等少主聯合了劉備軍馬,先將三將軍收服之後,冀州既然就落在了少主身上。
到那時,再緩緩收納冀州人心便可!”
“要是他打過來卻不走了,又該如何?!”
袁譚擔憂道。
“等到戰事明朗,少主只管上表而去,只說自己作為冀州牧,有能力平定亂局,請朝廷兵馬回去便罷。
劉備一向仁義,重名聲,只要少主公之於衆,劉備便沒有了住下的理由,自然便要撤兵!
等到主公平定冀州,那再緩緩收了冀州上下民心,幽州二將軍、幷州高將軍必然就回聽從號令了!”
袁譚大喜,當即名辛評為使,往定陶出使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