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欽差大臣
既然做到了這種地步,拒絕也沒什麼意義。
馬上,吳,德良帶著李常德進來了。
兩人坐在孔文山的下座,微笑著打招呼。
吳,德良率先問道:“吳國公和燕王殿下能來嗎?”
“是啊,聽說他們已經進城了,你來過這裏嗎?”李常德也問。
孔文山有點怪,按理說,這兩個人現在最討厭的應該是朱明遠和朱棣,為什麼現在看到他們兩個人的樣子,好像很想見他們。
“他們來過這裏,但他們現在去了。”孔文山說。
“走了,去哪裏了?”吳,德良追問。
“他們去了驛站,最近在驛站,你在找他嗎?”孔文山一臉奇怪。
“是啊,你們倆是從很遠的地方來的。咱們不能為他們打掃嗎?”吳,德良笑著說。
吳,德良,這句話聽說孔文山想笑。
在這個世界上誰都可以給他們倆洗掉風塵,只有這兩個人不行。
這兩個人都是士紳,這次朱明遠和朱棣來了,目的是他們計程車紳們。
今天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嗎。這兩個人洗掉風塵,真是奇怪。
“迎風而去的塵埃,是不是能讓兩個人迎風而去的呢?”孔文山吃驚地說。
“這有什麼預想不到的。他們倆都是朝中貴人。咱們作為士紳,當然招待他們。至少要向朝廷告知咱們的態度。”吳,德良說是站了起來,也不浪費時間,打了招呼,出去了。
看到吳,德良和李常德離去的背影,孔文山搖了搖頭。
孔文山這樣說著,就拿著桌子上的碗開始喝了。
吳,德良和李常德從政府機關出來後,向驛站走去。
這時的朱明遠和朱棣已經來到了驛站。
出發前,朱元璋把兩個人的地址安排在了宿舍,檔案也送到了宿舍,所以宿舍早就準備好了。
明朝初年,朱元璋對驛站的管理非常嚴格,除非是公務,一般的官員都無法觸及驛站。
所有的行李都放在那裏,朱明遠和朱棣沒有休息。他們倆穿上便服,準備帶著七八個侍衛在揚州府城閒逛。
剛出了驛站的門,就看到對面帶了幾個隨從的吳,德良和李常德。
朱明遠和朱棣因為不認識他們兩個人,所以直接無視了他們。
吳,德良和李常德也不知道朱明遠和朱棣。他們倆早就聽說過朱明遠和朱棣的赫大名,因為沒見過,所以不知道前面兩個人是朱明遠和朱棣。
他們擦肩而過,朱明遠和朱棣朝著揚州府城走去,吳,德良和李常德進了驛站。
經過近幾年的恢復,揚州已經呈現出繁榮的跡象。
青石板路又寬又平,道路兩旁有排水溝,城裏有專門清掃垃圾的官員,所以街道很乾淨。
只是,街上的平民和應天府的平民相比精神方面稍有不足,但在服裝方面卻勝於數分。
“揚州府城裏的這些平民穿著衣服比較好。”朱棣揹着雙手,看著街上來來往往的老百姓,張開了嘴。
“揚州府是富庶,兩淮都轉鹽運司在揚州府,這裏控制著兩淮的食鹽。
燕王殿下,和鹽相連的東西是不是賺了錢?”
朱明遠輕輕地說。
“是啊,和鹽有關的東西,大家都是掙錢的!
現在知道,你把目標放在這裏,是不是有鹽引的想法。”朱棣說。
“食鹽的利使無數人高興。如果食鹽不能歸朝廷管理,那麼兩淮鹽商會就更加富足了。
底那些生產食鹽的灶家越來越窮,厚薄,這樣不行,這樣下去就混亂了!
陛下喜歡給有功者很高的鹽引,這樣是不行的。食鹽沒有人管理,除了朝廷以外誰也碰不到”
“鹽引真的是很重要的東西呢。簡單來說,每家每戶都有鹽的問題。說白了,這和朝廷的根基安定的問題有關。”朱明遠認真地解釋道。
朱棣有別,朱明遠的話在前一天早上也有人這麼說,但朱棣沒有很深的認識。
朱元璋經常用鹽引給自己的兒子或功臣,所以次數多了就會讓朱棣誤以為鹽引不太重要。
另外,像朱棣這樣的宗室貴族使用的食鹽是好的貢鹽,不會為食鹽而煩惱,所以對食鹽的認識不深。
“為什麼關係到朝廷的根本?不是很小的鹽引嗎?不知道。”朱棣帶著疑問的表情問道。
朱明遠笑著,沒有詳細說明。
什麼時候有時間的話,詳細告訴殿下。這裏面有很多事項。
簡而言之,食鹽非常重要,關係到朝廷的基礎安定,稍有差錯,就會引起混亂”
朱棣回道:“不知道你說的話,但如果讓朝廷專賣食鹽的話,知道花費的力量很大。”
“這件事,不管怎麼說,一時說不清楚。殿下,先把眼前的事情放在一邊吧。”
朱明從遠處這樣說著,朝前走去。
朱棣在朱明遠的後面,漫無目的地遊蕩在揚州府城的街道上。
只是揚州府城,其實什麼也看不見。
所以朱明遠在揚州府城休息幾天,摸摸揚州府附近的情況,去揚州府管轄的州縣,準備去各地的城鎮轉轉。
揚州府城沒有農田,所以獻上也主要在揚州鄉下的州縣。
此時,吳德良和李常德站在驛站門口,臉上的愁容清晰可見。
“剛纔那兩個人應該是朱明遠和燕王殿下。
吳德良雙手插在腰上,看著路的盡頭。
李常德看了吳德良,有點擔心地說:“咱們這樣等著嗎?咱們是空手來的,如果被他們趕走了,怎麼辦
吳德亮沒有李常德那麼擔心,他說:“趕走吧!為什麼他們想趕走咱們呢?不想他們趕走咱們兩個人。他們也想這時見到咱們。”
“咱們是士紳,他們主要是有目標的人。如果這樣趕走咱們兩個人,他們兩個人會怎麼理解咱們呢?不要忘記。這裏是揚州府,不是京城。”
李常德想來想去點了點頭,但是不明白吳德亮說的話,覺得吳德良說的話很有道理。
兩個人就這樣站在路邊靜靜地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