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孔興化的彈劾
雖然聽上去朱明遠忙前忙後,最後只能佔到翼城的收益很少,但實際上,有沒有這一成,還在於人家朱元璋肯不肯讓他吃?
畢竟大明的哪一寸國土不是人家朱元璋的,人家想分給朱明遠就分,如果不願意分的話,朱明遠也只能乾瞪眼。
實際上,能拿出這一程已經很不錯了,畢竟朱元璋也是想著一點都不分給朱明遠的話,估計這傢伙幹事就沒有效率了,所以就用這種方法來激勵朱明遠。
當然。朱明遠也沒讓他失望。
松江的鹽場弄好之後,朱明遠決定以後在蘇北,江南甚至江浙一帶都可以試行一下。
無論什麼年代,食鹽都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哪怕是到了21世紀,國家對食鹽的價格都要進行重點調控。
朱明遠隨即想到了在華夏的西北,也就是XJ那一帶,蘊含著大量的鉀鹽,如果能把鉀鹽也拿出來提煉的話,不僅對人體有幫助,對莊稼的生長也有好處。
只不過現在那邊還並不屬於大明朝管理,所以朱明遠也只能想想。
……
鹽場已經出了結果。
朱明遠回去後,就把奏摺直接送回南京。
但是,在朱明遠方面寫奏摺的期間,孔興化方面也寫著奏摺!
寫的不是別的,而是彈劾朱明遠的奏摺!
劉澤遵循部下幕僚的建議,在朱明遠鹽場晾鹽,結果向總兵府報告。
孔興化前幾天在考慮今後如何瞄準朱明遠。
這位劉澤發來了訊息。
對於孔興化來說,這個訊息就像是在雪中送炭一樣。
孔興化家所居住的曲阜距離京杭大運河不遠,那裏可以說依靠著海運以及食鹽生意賺的盆滿缽滿,甚至都已經成了曲阜孔家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如果朱明遠真的把海鹽生意做起來的話,那他們孔家還賺什麼?
於是乎,面對劉澤的投靠,孔心化幾乎想就不想就答應了,並且保證這件事情完成之後,可以保舉他再登一級。
所以,面對海鹽的利益,孔興化必須要拿出手段來,不然他們孔興化家遲早要喝西北風,不僅如此,孔興化還發動了自己在全天下的門生故吏,讓他們站出來跟自己一樣說話。
兩個奏摺內容完全不同,各自很快地送到南京城去了!
最有意思的是朱明遠和孔興化的奏摺幾乎同時送到了朱元璋的桌子上。
朱元璋最初開啟的是孔興化的奏摺,孔興化的奏摺重疊在了朱明遠的奏摺上。
松江總兵的奏摺?
朱明遠不是在松江嗎?
為什麼兩個人分別奏摺,內容還不一樣,松江發生了什麼事。
朱元璋雖然有點擔心,但還是好奇地開啟了孔興化的奏摺。
用眼睛看上面那行的字,臉色也漸漸變暗了。
孔興化的這場奏摺完全是彈劾朱明遠。
而且上面幾乎列舉了朱明遠的十大罪狀!
蠻橫、貪得無厭、以權壓人、與民爭利等等,簡直把朱明遠說成是十惡不赦的人。
朱明遠是個什麼樣的人,朱元璋覺得自己看得很正確。
朱明遠雖然很年輕,但作為一個人也非常穩重,在與人接觸、作為人處世方面,有時會比普通的老官更嚴格。
這樣的年輕人到了松江,不可能像孔興化所說的那樣。
南京雖然不離松江很近,但松江最近的傳聞也傳到了朱元璋的耳朵裡。
朱元璋臉色有點不好,放了孔興化的奏摺。
武英殿內的內侍和宮女都看臉色,一看到朱元璋臉色不好,就一個個地趕緊停止聲音,不敢氣喘吁吁,害怕被牽連。
那之後,朱元璋又看了朱明遠的奏摺。
我很好奇松江發生了什麼事,但是朱元璋更早的開啟了朱明遠的奏摺。
朱明遠的奏摺內容比較多,大部分都是來松江做了什麼,看到了什麼狀況,聯想到了什麼,自己是怎麼準備的,打算怎麼做的,還有有什麼結果。
厚的一本幾乎全是乾貨!
和別人的奏摺完全不一樣!
說起別人的奏摺,哪怕是當年的劉伯溫等人也不例外,都是開頭的歌功頌德,然後說正經的話,這種認真的事,要儘量引用經典,用華麗的語言去積累。這纔算合格。
朱明遠的奏摺不同,開頭沒有任何功贊德。
即使是正確的事情,也要把可能性全部寫出來!
朱元璋不是不喜歡聽好話,但是她更喜歡那些實際一點的東西。
當年的茹太素就是因為奏摺寫的實在是太過拖沓了而被朱元璋給罵了一頓。
這可以說是朱元璋看的最輕鬆的奏摺。
以前的奏摺,他看起來很吃力,但如果很少讀書的話,也許不知道文臣引用書的情況。
不如說,朱明遠這一清晰的奏摺,使朱元璋的眼睛煥然一新。
朱元璋看完朱明遠的奏摺後,原本應該是陰天的臉色鬆弛了。
“不錯不錯,這小子乾的真不錯,原本以為他要幹個一年半載的,沒想到這麼快就成功了!”
朱元璋自言自語,隨即又看向了孔興化的那份奏章,心中懷疑孔興化為什麼彈劾這麼多罪狀。
現在,看到朱明遠的奏摺,松江鹽場的建設成功了,海鹽的第一批也被生產了,不下六千石,每隔幾天新的海鹽就會一批接一批地被晾乾。
朱元璋推測孔興化一定看到了朱明遠鹽場大量出產海鹽,嫉妒得眼睛發熱。
沙灘上有什麼?
朱元璋想一想,幾乎什麼都沒有,不能耕地生產作物,可以推測出和荒地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