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大明工匠
這種科研頭腦,就是放在現代那也是數一數二的。
原先還擔心科技發展過快會失控的朱允炆,這下得了人才,也放心的讓他們發展下去了。
而朱允炆也不止是帶來了幾句褒獎,更是掏出了一份圖紙和改良火繩槍的樣品。
而這次,他同樣留下了一道考驗,那就是開花彈的引彈改進。
開花彈的發明,幾乎是開創了火器的一個新紀元。
任何武器的初期發明,缺點也是十分明顯的,而這引彈法,就是開花彈發展的一個遏制因素。
可以這麼說,開花彈若是想真正投入戰場,引彈工藝不改不行。
現在的開花彈引彈技術,主要有兩個極大的缺陷,第一是難以控制爆炸時間,第二就是十分容易破解。
這第一主要是因為如今並沒有現代的機械流水作業,純人力流水總是會有誤差,這就導致了每一顆開花彈的爆炸時間都不確定,可能會爆早,也可能遲遲不爆。
這第一點雖有缺陷,但憑著絕對的標準,和工匠的熟練度,也是可以解決,而這第二點卻是致命的,已經到了要命的地步。
周王戰敗也是因為從沒見過這樣的開花彈,才一時亂了陣腳,其實要破解開花彈也是十分簡單,那就是趕在火星進入開花彈內部之前,將引線砍斷或是踩滅火星,那麼開花彈就完全沒有了用武之地。
所以這個問題是值得工匠們深思的,而朱允炆這次留下了提示,剩下的就交給這些工匠們了。
而這次的獎勵也是十分可觀,畢竟對引彈技術的改進非同小可,所以不管是爲了這些工匠的積極性還是爲了獎懲有度,朱允炆於情於理都得拿出一些意思來。
而朱允炆給出的獎勵也很直接,這次凡是為改進開花彈引彈技術做出貢獻的,通通納入工匠個人的業績當中,讓為匠者也能如為官者一般有層次和等級。
而最高的名號聽起來也是讓人心頭一震,朱允炆會親自封大明工匠的名號,享位同宰相首輔的待遇。
而這些工匠自從進了百工所,夜晚每每做夢都在笑,本來以為自己能夠脫離奴籍已經是天大的幸事,而如今聽了朱允炆的話,才知自己有多金貴。
而現在桌子上放著的圖紙和改良火器部件,在他們眼裏竟變成了聖旨和印璽,光明的未來就在眼前。
不過短短一月,他們這些工匠們立刻飛上枝頭變鳳凰,變成了滿京城的香餑餑。
而這一切,都是朱允炆賜予他們的,他們自然也對朱允炆感激涕零,唯他馬首是瞻。
而作為工匠,既無一身武藝,也不會議論朝堂,只能用自己祖傳的一門手藝去報效國家。
這些工匠們也都清楚,朱允炆什麼也不缺,所以賞識他們也就是因為他們有著過人的手藝。
而這些工匠也是很聰明的,之前不受重視的時候,都把自己的技藝藏著掖著,生怕別人學會就把自己頂了下去,自己就再無用處。
而如今受到朱允炆如此的欣賞,而且各個工匠也都看到了只有合作才能共贏,於是紛紛分享出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和其他工匠一起琢磨研究。
大家都朝著一個方向使勁,自然也都慷慨解囊,謀求上位,於是也顧不得朱允炆在場,紛紛開始說出自己的點子。
“誒誒,你們快看,這個地方很像那個…那個…”
“你是想說火鐮吧。”
“誒對對對,就是那個。”
“你們說的我剛纔就想到了,只是用火鐮點火也太過荒謬了。”
“是啊是啊,火鐮還不如火摺子呢。”
“這可是要用到戰場上去的,咱們可得仔細著點。”
此刻的氣氛儼然不像是工匠所,彷彿是一個個指揮官一般。
這些工匠也是知道自己最後的作品最終會用到何方,所以都精神得很,因為他們的任何一個決定,都可能會對之後的戰場造成很大的衝擊。
這些人也是明白自己肩負重任,所以也都思考的十分深入,生怕遺漏任何一處細節。
朱允炆看見這些工匠們高漲的熱情,也是放下了心,不再打擾,悄悄退了出去。
朱允炆既留下了考驗,剩下的便都全權交給他們工匠內部討論,他朱允炆只要一個合理的結果便可。
朱允炆走後,這些工匠們便繼續激烈的討論起來。
所謂火鐮,不過就是和燧石一般,隨身攜帶的可點火工具,但卻是沒有火摺子好用,如果能夠明白朱允炆的用意,那這個問題就算是迎刃而解了。
朱允炆有著系統的加持,自然是明白這些道理的,只是他不能全盤托出,否則這些工匠便變成了指只會執行命令的木偶人。
他需要引導這些工匠主動思考,從而培養出他們的創新精神。
只要他們能夠明白這其中的道理,那麼離燧發槍的出世也不遠了。
“那…若是將這火鐮也嵌入開花彈內部,從內部點燃開花彈呢?”
“這……”
“好像有點道理。”
“聽著確實可行。”
工匠們紛紛順著提議人的話想了下去,慢慢發現這確實是個可以一試的想法。
因為火炮發出炮彈,是有巨大的衝擊力,若是裡面嵌入了火鐮,那麼一落地,火鐮必定會受到極大的撞擊。
接下來就會擦出火花,然後就是火藥。
砰!
想到這,每個工匠的臉上皆是一喜,紛紛行動了起來,誰也不肯落後。
朱允炆走到軍工處的門外,還能聽見工匠們激動的聲音和急匆匆的步伐響聲。
“讓戶部取三百兩白銀,給軍工處作擴大工場的費用。”
說完這句話,朱允炆才一步踏出了軍工處。
接下來,他就要好好準備一下藩王進京的事宜了。
皇爺爺膝下子嗣眾多,現在留下來的還有14位王爺。
這其中的大多數人都是持保守態度,沒有著急迴應回京詔令。
但而也不乏一些接到詔令便立刻領命進京的。
這其中的谷王和寧王就是讓朱允炆感到頗為意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