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國無歷史
“這兩件藏品都是假的!”
王可的話一出口,全場鴉雀無聲,就連觀看直播的觀眾也能感受到其中氣氛的凝重。
“王可,這話怎麼說?”
劉明愣了愣,隨後一臉尷尬的詢問。
“這個所謂的龍泉窯觀音,這個主要是瓷的雕像,有一個原則,凡是能拿瓷做這個雕像的,必須得是那個做的特別好的。如果做道教的,把握的原則就是什麼,你要仙風道骨,有點像唐朝的那個曹衣出水(曹衣出水是指古代人物畫中衣服褶紋的表現方式,該表現形式筆法剛勁稠疊,所畫人物衣衫緊貼身上,猶如剛從水中出來一般。)、吳帶當風(唐畫家吳道子善畫佛像,筆勢圓轉,所畫衣帶如被風吹拂。)。然後你要做這個佛教的,好比觀音,你得把握什麼十指尖尖,另外關鍵還要看那個眉毛眼睛的開臉,這觀音一上來,一看這形象,你做出來,做成這樣,你能供到寺廟裏嗎?”
王可說完這段話,深吸了一口氣,接著說下去。
“第二就是從胎釉上來看,如果是龍泉窯的胎釉,尤其是釉色,你看宋代、元代,上邊偶爾也有帶開片的,但那個開片,跟這種都不一樣。它這個配方一看裏邊就是加的這個可溶性的,就是我們叫玻璃質的東西,加多了,所以上邊有大的開片,這開片就是胎和釉收縮不好了。龍泉窯胎和釉從宋代開始,一直都搭配的非常得當。很少有開片的。所以這個東西......”
當王可說完,劉明立刻接話。
“這跟專家的結論一模一樣,沒有錯誤。”
專家也點了點頭,表示認可,但既然兩件都是假的,他們倒是沒看出來清代磁州窯的彌勒佛像假在哪。
“我覺得這件龍泉窯觀音太假,也確實不太可能看走眼,很容易看出來,所以我得說說這件清代磁州窯彌勒佛像......”
一錘定音的節目結束,便在網上掀起了滔天的巨浪。
除了第一組出現的唐代月宮銅鏡,剩下的兩組四件古董,居然都是假的。
節目裡王可站了出來,指出了這些古董假在了什麼地方,還向眾人科普了真古董應該是怎麼樣的。
就連節目組的專家也沒話可說,承認是他們看走了眼。
“這什麼狗屁專家,還一真一假讓人猜呢,結果全都是假的,你說這氣不氣?”
“就是,這不是逗人玩呢?”
“這節目可能就是一場戲,所以也沒必要拿出多少真古董,看看就得了,沒必要大驚小怪。”
“我看不像,要真是一場戲,他們應該會提前就告知王可,怎麼可能讓王可站出來揭發,依我看,就是這磚家不識貨。
”
網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就在網友們探討節目時,一隻黑手伸了進來,把這趟水攪的更混了。
“這些專家好像都是華、國博物館的老專家了,怎麼這真假古董都看不出來?”
“確實不應該啊,難道是說這些博物館收藏的都是一些假文物,他們壓根就沒見過真東西?”
“我覺得有可能,要不然說不清楚。”
“華、國的歷史會不會都是騙局,都是假的,塑造出來欺騙華、國人民?”
許多跟燈塔國、島國長期保持有聯繫的華、國公民,也紛紛在網上發表了這些單純的言論。
沒過一天,“華、國無歷史”這個標題就衝上了熱搜第三,雖然後麵很快就從熱搜榜消失了,但卻更是引起了網友的質疑,這分明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撤什麼,如果是假的,那就大方一點,幹嘛怕別人說。”
“就是,本來我是不相信的,但是看熱搜撤的這麼快,肯定有陰謀。”
“原來我們華、國所謂的上下五千年歷史,都只是捏造的,虧我之前看王可的對話古今,還覺得熱血沸騰。”
謠言四起,不斷的有人鼓吹華、國無歷史,許多人信以為真,都開始對華、國感到失望。
與此同時,燈塔國悄然派人來到華、國,明面上跟華、國磋商人才引進計劃,私底下也秘密洽談華、國有才華有天賦的青年,雙管齊下,打算藉此機會,把華、國人才引進燈塔國。
如今華、國的情況,也被島國所知,不少報社紛紛加急發表報刊。
“華、國的歷史來源於哪裏?被島國青年所遺忘的侵略!”
“曾經是否為華、國悠久的歷史所震撼?理所當然,因為這是我們自己的歷史。”
“求求你們,把屬於島國的文化還給島國!”
“曾經主宰這片土地的是島國,我們能否再次覺醒?”
發表這些報刊的報社有部分是島國的右翼黨派,另一些便是他們的燈塔爸爸所掌控的了。
至於為什麼發表這些言論,不言而喻。
島國的狼子野心,盡人皆知,文化輸出,甚至是竊取,偷換各種手段層出不窮。
島國向來自卑,他們仰慕華、國悠久的歷史裡盛開過的無數璀璨的文化,但卻學不會腳踏實地,依靠自身的努力來建造一個美好的國度,給後人留下足以自傲的歷史,只能依靠洗腦掠奪獲得他們所想要的文化。
王可瀏覽著網友留下的一條條評論。
他實在沒有想到,不過是參加一個古董節目,鑑定了幾個古董是假的,就被人帶了節奏。
“我還能不能繼續熱愛這個國家?當我知道華、國的歷史,全都是虛構的,我心中的信仰立刻就崩塌了,有人明白這種感受嗎?”
“有,因為我也一樣,現在我就覺得活的不自在,感覺就是一場夢,我希望醒過來,華、國還是以前的那個華、國。”
“唉,或許沒有機會了。其實華、國有沒有上下五千年歷史不重要,因為每一個國家的人民,都不會因此嫌棄他們的祖國、母親。最讓我難受的是,我被自己所熱愛的國家給欺騙了。”
一段段長評,看上去都情真意切,真情流露。
王可知道其中大部分都是不懷好意的人發的,但是人都有從眾心理,長期以往,絕對會有不少人相信。
就目前來說,或許都已經有人相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