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賣妹求榮
對於樊越的到來,王也也很高興,洛陽如今百廢待興,他現在正是急缺幫手的時候,更何況婚後已有兩年沒見樊玉珍了,還真有點想念她。
“夫君!”
看到王也的樊玉珍,不禁熱淚盈眶,彷彿乳燕歸巢一般,撞入他的懷中。
眾目睽睽之下,居然做這種事,樊越臉都黑了:“珍兒,不得無禮。”
“哈哈,不礙事。”
王也反手就一把抱住樊玉珍,任由她在自己懷裏盡情撒嬌。
“夫君,我好想你。”
剛完婚就不得不和自己分開兩年之久,王也心中對樊玉珍滿滿的都是虧欠,看她傷心難過的樣子,憐惜地摸了摸她的腦袋:“我也好想你,以後我會好好陪陪你的。”
“嗯。”
樊玉珍趴在王也的胸膛上,感受著他溫暖的懷抱,露出心滿意足的笑容,但又想起王也在洛陽又娶了不少妻妾的訊息,心中還是有一點點委屈:“夫君,我還以為你不要我了。”
“小傻瓜,我怎麼會不要你呢?”
王也無奈,只能小心地哄著。
十五六歲的少女,正是人生中心思最敏感最叛逆,也最脆弱的年紀,他可不想一個處理不好,鬧得自家後院葡萄架子倒了。
好不容易把樊玉珍哄得喜笑顏開,王也纔開始一一接見陳動等人。
“動拜見主上!”
“文力快快請起。”
王也將陳動從地上扶起,拍了拍他的肩膀,好生打量著他身上的變化:“看來這兩年,你變化不小啊。”
被王也用武將卡提升能力的陳動,此刻已經今非昔比,不再是當初那個小小的屯長了,與烏桓人的連年血戰,砥礪了他的意志和精神,讓他變得果敢而勇猛陳動激動地雙手抱拳:“全賴主上栽培。”
以前的他,不過是一個不入流的邊境武官,整天提心吊膽地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生怕哪天就要死在烏桓人的刀下。
可是現在,他陳動的大名威震北疆,因此對王也,他早就心悅誠服。
因此王也一道命令,他立刻率領兩千狼刀衛南下,前來洛陽聽用。
敘舊一番之後,王也又向陳動問起了漁陽郡的情況:“北疆的情況如何了?
”陳動思索了一番,認真回答說道:“烏桓人的殘餘勢力分成兩股,其中一支向東北方向逃遁,據說被扶余王國吞併,另外一支則降了鮮卑人。”
“他們的實力怎麼樣?”
“扶余王國立國已有四百載,雖實力雄厚,擁有近五十萬人口,卻早已沒了建國之初的銳氣,目前只能困守舊土,光是抵禦高句麗和鮮卑的入侵就讓他們捉襟見肘,根本無暇他顧。”
“那鮮卑人呢?”
扶余王國王也並未放在眼裏,最讓他戒備的,還是自檀石槐起就稱雄於北方的草原霸主鮮卑一族。
五胡之中,就屬鮮卑人的實力最為強焊,歷史上鮮卑人稱侵略中原,建立起了強大的遊牧文明政權。
十六國時期,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南涼、西秦等皆為鮮卑所建,不僅朝代的數量最多,而且稱霸的時間也是最長,直至唐、宋兩代,都遺留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力。
而一提起鮮卑人,陳動的神情也變得極為凝重:“檀石槐死後,鮮卑分裂,西部鮮卑叛離,而漠南自雲中以東分裂為三大勢力,無不對中原虎視眈眈。一旦北方爆發內戰,這些鮮卑部落勢必會發動入侵戰爭。”
根據陳動打聽到的情報,王也也知道了不少有用的資訊,如今的鮮卑雖然分裂,但整體實力依舊不容小覷。
步度根擁眾數萬,據有雲中、雁門一帶。
軻比能則是想手下的部族分佈於代郡、上谷等地。
而原來隸屬於鮮卑聯盟的“東部大人”素利所領屬的若干中小型部落,則是散佈於遼西、右北平和漁陽塞外。
三大勢力中,以軻比能集團最為強焊,最具威脅。
回到洛陽,王也立即招來荀攸和李儒,商議對策。
荀攸聽完王也的講述之後,沉吟不語,細思了許久,纔開口說道:“如今鮮卑分裂,本應該是出兵的大好時機,只可惜河北之地,四方勢力纏鬥不休,恐怕十年之內都無力對外征討。一旦鮮卑三大勢力彼此吞併,決出最終的勝利者,北疆危矣。”
李儒看了一眼地圖,冷笑說道:“那就讓他們決不出優勝者好了,漁陽郡盛產甲兵,鐵器之利,天下無雙。主上可命漁陽太守徐邈開邊互市,再派出使者,向素利出手武器及鎧甲,扶植他與步度根和軻比能對抗。”
王也一琢磨,確實是個好辦法,便又問道:“文優認為何人可擔此重任?”
“此事風險極大,所派遣的使者,必須要有足夠智慧,纔可駕馭北疆紛繁複雜的局勢。”
說完這句,李儒朝王也拱手而拜,毛遂自薦說道:“儒願出使北疆,為主上爭取十年之期,讓鮮卑人無力南下侵攻中原。”
聽到李儒這麼說,王也還真是有點意外:“文優,你可想好了?”
李儒目光堅定:“儒已有覺悟。”
“好,你若辦成此事,日後九卿之位,必有你一席之地。”
王也鄭重其事地對李儒許下承諾,九卿之位,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原本的李儒,哪敢奢望,畢竟他曾背叛劉辯,還建議毒殺何太后與劉辯母子二人。
只要劉辯在位一日,他就毫無機會。
但現在王也金口一開,李儒就知道自己算是賭對了,因此心情十分感動:“主上大恩,儒必粉身碎骨以報。”
“哈哈,不要動不動就死,我需要你好好的活著,為我效力。”
“是,主上。”
孟津港,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王也親自為李儒送行:“文優,此去前路多艱險,萬望珍重。”
“謝主上關心,儒明白。”
李儒一心追逐名利,此刻卻難得在王也面前真情流露出心中的感動。
來自後世的王也,雖然對外霸道無比,但對待自己的手下,卻從不居高臨下,頤指氣使,讓每一個屬下,都獲得了人格上的平等對待。
在這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時代,越是相處,李儒就越是被王也所展現的這種人格魅力所折服。
與劉辯和董卓這樣的廢物主公相比,李儒認為王也纔是真正有希望定鼎天下的不世雄主,因此他才願意不避生死,遠走塞外為王也籌謀佈局。
李儒帶著數十名隨行的暗衛登船,隨著滔滔河水,向北遠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