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這就是愛情吧
“工作就這麼重要嗎?”男人的眸子危險了幾分,眸光也顯得更加凌厲。
白瑤沒有開口,轉頭就準備回去。
賀大總裁大步上前,三步並作兩步追上之後,一把精準的抓住了女人沒有受傷的那隻手,朝著車上帶去。
“賀希霖!”
二人一路來到車邊,剛剛車門沒有關閉,這會兒她被安放在了車座位上。
賀希霖很好的控制了力道,保證女人既無法逃脫,又不會受傷。
一道身影壓了下來,將她控制在身下。
“你若是繼續掙扎,我不能保證會不會做點什麼。”
這句話,很成功的拿捏了白瑤的心,讓她安安靜靜的穩在了座位上。
賀希霖從後備箱裏拿出車載冰箱,又從裡面取出了一塊消毒毛巾,耐心的冰敷。
他的動作,雖然比不過詹姆斯的專業,但帶著一股力量,彷彿更能讓人痊癒。
冷敷了一陣之後,賀希霖還是深吸一口氣,直起身子別開頭,“腫的太嚴重了,還是要去醫院。”
不用二字還沒說出口,白瑤就聽到了車子啟動的聲音,車門落鎖,車身飛馳而出。
隔壁的美容外科醫院內,醫生是賀希霖投資的人,見到他來有些意外。
廖啟山是這裏最好的外科醫生,也可以說得上是整個F市最精通美容的外科醫生,他微微皺眉:“如果我沒認錯的話,這位是賀夫人?”
“嗯。”白瑤微微點頭,努了努嘴,示意了一下掛號單上的名字,“你應該不會認錯字吧。”
廖醫生無奈一笑:“這段時間都不見賀總了,過去幾年裡,總聽賀總說起您,說是一個冷冰冰的兒科醫生,現在一見,並不是嘛。”
賀希霖在旁邊聽到這話,一記眼神甩了過去:“上你的藥!”
他平日裏只要有外科上的需要,都會來這裏,所以也和醫生很熟了。
“哦。”廖啟山平日裏是個溫柔醫生的模樣,但開起玩笑就停不下來了,一邊上藥,一邊八卦,“你們倆現在關係不錯呀?”
“一般般吧。”
“那就是破鏡重圓了?”
“……”白瑤發覺和這人解釋也沒什麼用,乾脆閉上了嘴。
賀希霖站在一旁,警告的眼神始終就沒有斷過。
上完藥後,廖啟山拍了拍手,“白小姐,哦不,賀夫人,那麻煩你在門口等一等,我對你的家屬交代幾句。”
“我又不是兒童,不需要家屬。”無奈的丟下這句話,女人走了出去。
賀希霖狠狠的瞪了一眼:“如果沒有什麼要交代的,我就先走了。”
“誰說沒有的?”身著白大褂的廖醫生重新叫住他,“對賀夫人的叮囑呢,倒是沒有,對你有一點。”
“說。”賀大總裁冷漠至極。
“以後少口是心非,剛纔我給賀夫人上藥的時候,你的眼睛都快長人家身上了,嘴上還一副不在乎的樣子,嘖嘖,哪家姑娘能看上你就見了鬼。”
賀希霖也不知自己當年是怎麼回事,明明寡言少語的他,居然在投資時,還順便交了這麼位話癆朋友。
廖啟山還在苦口婆心:“你難道沒有聽過一句話,愛要勇敢說出來?”
“知道了。”
廖醫生無奈搖頭:“你啊你,就是口是心非,追妻要趁早,小心老婆跑咯。”
“烏鴉嘴。”
廖啟山已經被賀大總裁的眼神攻擊的不敢再說一個字,只能目送二人離開。
等二人走後,醫生才無奈的搖了搖頭。
與此同時,賀希霖也將白瑤送了回去,然後回到了辦公室內。
今日在車內,二人短暫的接觸了一下,他的鼻尖就彷彿始終縈繞著那股清新的氣味,揮之不去。
“賀總,賀總?”
趙卓叫了好幾聲,都沒有聽到老闆的答覆。
隔了幾分鐘後,賀希霖才從思緒之中回過神來:“怎麼了?”
“這是您要的檔案。”
一摞厚厚的資料放在桌上,男人眉頭微微皺起:“這是白瑤這幾年的履歷?”
“是。”助理暗自抹了把汗,總裁和夫人既然都復婚了,怎麼突然想到要了解過這些?
賀希霖眯了眯眼,隨意翻開了一本,上面記錄的內容,都在為那女人極力證明這兩個字——優秀。
“還有呢?”男人又追問了一句。
助理沒反應過來:“還有什麼?”
“她過去參加各項論文答辯的影片。”
“哈?”趙卓做夢也沒想到,今日份的工作量,居然比年終總結還大!
總裁可真是好樣的,不復盤工作,不復盤感情,反而開始覆盤夫人過去的經歷了?
可能,這就是愛情吧。
但是身為助理,這些話顯然不是他能說的,他能做的也只有默默的配合和支援。
一小時後,助理就將所有的影片資料發到了賀希霖的郵箱之中。
——總裁請過目。
男人這會兒還沒有看完手裏的文案資料,就隨手點開了一個影片,打算邊看小女人的答辯影片,邊看她的履歷資料。
然而很快,他就發現自己想多了。
白瑤的答辯影片每一條都堪稱經典,即便是業餘人士看了,也忍不住拍手叫好,根本無心去看其它。
他今天之所以覆盤這些影片,就是想要仔細覈對一遍,姓孟的口中所說的抄襲到底是什麼!
趙卓已經把兩份論文都拿了過來,對比之後,賀希霖發現如果真的按照論文發表的時間來看,孟家這位顯然是先的。
但他仍舊相信,白瑤肯定不會抄襲!
所以他纔開始覆盤妻子過去的所有演講、論文答辯、以及講座影片,只有看完這些,才能從中找到蛛絲馬跡。
果然,當最後一個影片播放完後,賀希霖已經給面前的筆記本上記錄滿了內容。
有關這篇論文最核心的關鍵點,就是如標題所說——兒童的疾病治療與心理指導的輔助搭配。
這一個觀點,使得白瑤在醫院內獲得了極大的榮譽,海內外也都是承認的,可是如今突然冒出了一篇論文,甚至說發表的時間還要早於她,實在讓人是非難辨。
但經過整理之後,賀希霖已經發現,早在三年之前,白瑤就已經在一次講座之中,第一次提出了這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