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緊隨其後
賀希霖安排好一切之後,就回到了F市,可他沒想到的是,姓蔚的也緊隨其後回來了。
第二天,賀氏公司內。
賀希霖正在聽各個部門的工作報告,趙卓就走了進來:“賀總,蔚總來找您了。”
蔚總?
試問全國能有幾個蔚總?
賀希霖眸光一緊,沒有想到姓蔚的居然會跟過來。
“散會吧,各部門的工作報告交給趙助理。”話落,賀大總裁離開會議室,走向會客廳。
蔚宇已經等候了一段時間,看到賀希霖前來,起身做出一副客氣的模樣:“賀總。”
“嗯。”賀大總裁微微點頭,一副不怎麼想理會的眼神,“蔚總有何貴幹?”
“也沒什麼,就是聽說賀總叫警察抓了我公司幾個人,來問問情況。”
呵,此人還敢上門問情況?看來臉皮是厚到一定境界了。
“蔚總難道不清楚是為什麼?”賀希霖眼神之中帶著冷冽,此人明顯是明知故問。
“你我工地一個東區一個西區,我的員工不過是稍稍越界,就被賀總連人帶東西送到了警察局,是不是有點太不地道了?”
這可真是找了個好藉口!
賀希霖勾起嘴角:“和明白人說明白話,蔚總既然裝糊塗,那也沒什麼好說的了,送客!”
趙卓剛收完其它部門的工作彙總,就趕忙回到總裁辦公室:“蔚總,請吧。”
蔚宇見到趙卓之後,就想到了他的特助,臉色更加難看,“賀總既然把我的人送進去了,已經進行了懲罰,現在是不是也可以撤訴了?”
“蔚總的助理以及員工犯的是破壞國家公共財物,與我撤訴有什麼關係?”賀希霖擺明了是不會放過對方的。
姓蔚的面色一變,深深的吸了口氣,“賀總是要把這件事鬧大了?”
“鬧大與否,和我無關。”
兩個男人就這樣僵持上了。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賀希霖突然揚起手腕,看了看時間。
馬上到白瑤下班的時間了,他抬眼,冷冷對上對方的目光:“蔚總若是希望被人趕走,大可以繼續留下。”
蔚宇本來想透過僵持的方法來達到目的,耗到賀希霖心甘情願放人,沒想到眼前之人竟然如此固執。
無奈之下,他只能離開,不然若是稍後真的被保安趕走,只會更加丟人。
賀希霖見此人走後,便拿起車鑰匙,離開了公司。
……
白瑤下班剛出門,就看到醫院大門外停著兩輛車,車窗還同時搖了下來,露出了兩張英俊的面孔。
前車是賀希霖,後車則是蔚宇。
賀大總裁這才注意到,剛纔一直跟在自己身後的,居然是蔚氏的車。
他拉開車門,一臉防備的伸手將小女人拉入懷中,而後看向從後車上下來的蔚大總裁,“蔚總真是身嬌肉貴,不知是生了什麼病,選擇在這個時間點來醫院?”
姓蔚的表情一變,但並沒有回答,反而是把目光放在了白瑤的身上:“白醫生,我是來找你的。”
“找我?”
女人有些疑惑,她和蔚總應該也就算是一面之緣、萍水相逢,他找自己做什麼?
“白醫生,這兩天有記者媒體聯絡到我,想讓我也接受採訪,不知你有沒有時間,我們一起?”
白瑤抿了抿唇,是有點猶豫的。
但賀希霖看得通透,冷笑一聲:“如果沒記錯的話,當時媒體爆料的時候,壓根不知道還有蔚總這麼個人的存在吧?現在怎麼又突然知道了?”
被賀希霖這麼一說,白瑤也反應過來。
對啊,當時媒體報道的時候,根本連蔚宇提都沒有提到,現在怎麼又要聯絡他接受採訪了?
這明顯是不合理的!
蔚大總裁有些尷尬的摸了摸鼻子:“是這樣的,我從S城回到F市之後,就去醫院看望了受傷的孩子,剛好被記者拍到,這才聯絡了我。”
這麼一說,乍一聽是合理的,但仔細去想就會發現,實在是有些過於牽強了。
如果說記者能拍到他,當時就採訪了,為什麼要約二次採訪?
而且就算是約了,和他來找自己有什麼關係?
白瑤之前都已經上了報紙,完全沒必要接受二次採訪吧。
懷著這些疑慮,她看待蔚宇的眼神中也寫滿了防備。
蔚宇嘆了口氣:“白醫生,你就這麼防備我嗎?”
“不然呢?”賀希霖接過話茬,“對我們夫妻二人而言,你應該算是一個陌生人吧,對陌生人心存防備,有什麼問題嗎?”
賀大總裁的一番話,讓白瑤幡然醒悟。
她早就應該有所防備的,只不過之前是因為心裏記掛著對方救孩子的舉動,先入為主的有了好感,這纔沒有防備。
可現在,似乎也有了改觀。
白瑤禮貌的笑了笑,主動拉開丈夫的車門,抱歉的看向蔚大總裁,“蔚總,有勞您來找我一趟了,但我不想參加什麼採訪,所以就先走了。”
話落,她關上車門。
賀希霖勾了勾唇角,滿意一笑,挑釁的朝著對方一挑眉頭,“蔚總還是不要枉費心機了,不屬於你的人,動用再多手段也沒有用。”
聽到這話,蔚宇咬緊牙關,憤憤的握緊了車鑰匙,目送二人離開。
……
車上,白瑤微微鬆了口氣。
剛剛她其實是很不好意思拒絕的,畢竟在她眼裏,蔚先生也是個見義勇為的好人,不應該被冷漠對待。
賀希霖看出了女人的猶豫,出言:“若所謂的見義勇為都是他提前設計好的呢?”
“怎麼會。”白瑤搖了搖頭,當時現場有多混亂她記得清清楚楚,完全不像是被設計好的樣子。
但賀希霖心中仍舊防備,眸子一凜,“對於這種處心積慮的人,一切皆有可能。”
他並沒有說出賀氏工地上發生的事,也不想讓妻子擔心。
白瑤抿了抿唇,沒有說什麼,對陌生人防備是應該的,但同時,也應該存有對好心之人的感謝啊。
按照那天的情況,如果她一個人手忙腳亂的,肯定無法給予孩子恰大好處的救治,正是因為多了一個人的幫助,才能讓孩子脫離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