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忙於賺錢的吳添
不說吳添和蘇芊芊二人之間的感情,吳添現在有些頭疼的是資金問題。
地皮和博物館的主體建設都由顧家包了,可內部裝飾,還有地下室以及展廳的安保監控等等都需要資金。
除此之外,博物館周邊的環境佈置也不是一筆小費用。眼前光是博物館的設計費就達到了千萬。
公開招標,姑蘇的一家設計單位中標,全域性基本按照吳添的理念呈現出一種包容了西式建築風格的中式園林佈局。
在某些細節方面,吳添又要求做了一些改動,並且還參與其中,不但給出了設計要求,甚至自己動手從事設計繪圖。
雖然學的是化學專業,可吳添書法繪畫方面還是有些功底的,這都是小時候被自己外公逼出來的結果。再加上後來從事古玩買賣,看店閒來無事的時候也會寫寫畫畫打發時間。
資金方面,有鬱泉波在幫著跑,很快銀行那邊就放了五個億的貸款。可按照郭恬兒的計算,整個工程全部完工大約需要八個多億。這還不包含後續一些零碎的花費在內。
按照目前出來的設計圖紙計算,內部裝修最便宜的報價就需要兩個多億,安保方面聯絡了國外的一些安保製造服務公司。都是專門為藝術博物館和銀行服務的那種大公司。
對方給出的設計報價起碼三個億起步,這還只是個地下保險庫和外圍監控以及防火防盜等系統工程的報價,如果再加上所有展品櫃檯安保的造價計算,起碼還要多出一個多億。
此外博物館主體建築外圍的園林設計和建造,包含所有的綠植在內,又要一個多億。
根據吳添自己的計算,恐怕沒有十個億根本就打不住底。前期的資金可以從銀行貸款,然而銀行的貸款又不是不用歸還,無非只是週轉和暫借而已。
因此,撈錢就成了吳添現在最重要的任務。
抽空吳添和陳凡回了一趟元末,這邊有些日子沒來了,去看了看老朱,說明自己病的很重,因此還需要回去療養,這邊有黃韜暫時負責。
老朱對於吳添也很關心,不過眼下也沒什麼大事需要吳添幫忙的,爲了表示自己的重視,老朱送給吳添不少珍貴的藥材,什麼人蔘蟲草靈芝鹿茸的,總之什麼值錢給什麼。
吳添也是一番感謝,說自己身體完全康復之後,還會回來替老朱效力等等。反正二人算是賓主盡歡。
其實吳添之所以回來的目的,是要拉回去那些被開採出來的印石石料。這些被精選出來的石料,在這邊已經經過了粗加工。
原本,吳添還準備在這裏進行精細加工的,也算是給這個時空提升一下生產總值,順帶著解決一些工匠們的就業問題。
畢竟古代工匠的手藝可一點不比現代的差,甚至很多工藝遠遠高於現代工匠。可唯一的缺點就是慢。
古代沒有現代化的裝置,就比如玉石雕刻來說,很多關鍵部位都是需要一點點去雕琢和研磨。
而現代空間,直接金剛石的磨頭和機器,古代需要幾天十幾天的事情,這邊可能幾個小時就搞定了。
因此,衡量再三之後,部分精品印章石料留在古代加工,也給那些工匠們一些業務。這些人在當時地位低下,生活艱苦。可在吳添眼裏每一個都是寶貝。
剩下的大部分石料,裝包後在黃韜的幫忙下,三個人連夜運回了現代時空。
當趙靜和宋子彬二人看見幾大包三大名產地的精品印石原料之後,整個人都有些不好了。
不單是因為數量眾多,而且每一件可都是精品,有些甚至是極品,在現代已經很難找到這些石料。毫不誇張的說基本上算是絕坑了。
可這些石料吳添卻帶來這麼多,震撼的二人都說不出話來。好在兩個人也不是第一次被吳添嚇著了,早就有些習以為常。
經過一開始的驚愕之後,兩人開始幫著吳添盤算如何進行後續的精加工,又如何將這些印章石料賣出一個高價錢。
趙靜畢竟是從事書畫買賣的,而印章和字畫脫離不了關係,因此趙靜在這方面認識不少關係和熟人。
二話沒說,直接開始打電話聯絡人。
首先,幾件最極品的印石料,將會找大家雕刻,以後留在吳添的私人博物館內作為珍藏。其他的一些,少部分需要送人打好關係和名氣。
其他高檔次精品,由趙靜找到西泠的拍賣公司,和對方合作,專門組織一場關於印石以及原料的拍賣會。
剩下的部分檔次稍遜一籌的,找人代為加工,然後一點點的對外出售。
這樣起碼前期吳添不用去投入請人加工和雕刻的費用,另外拍賣會也可以幫著吳添打響名氣。雖然現在吳添在圈子內也已經小有名氣。
可那是之前那批國寶級文物古玩帶來的,再說了大家都認同了他編的故事,所以那些東西再珍貴,也是他外公傳下的。並非是他自己淘換來的。
東西吳添帶回來了,剩下如何操作和賣掉乾脆就直接交由宋子彬和趙靜二位負責,他們也知道現在吳添缺錢。
自己雖然能夠幫到一些,可幾千萬對於吳添所需要的資金來說,缺口還是太大。而吳添能夠自己賺到的話,他們幫著出些力還是沒問題的。
沒幾天,趙靜找來的行家在看了這批貨之後,給出的估值在一點五個億左右。吳添一聽覺得很滿足,因為自己那邊還有十多座礦山,這裏的纔是幾個月的出產而已。
搞定了印石的事情,吳添馬不停蹄又回了一趟元末,別忘了他在浮樑,也就是現代的景德鎮還有十座老朱送的瓷窯。
雖然現在不少還在修復,可一些也已經開始復工復產。暫時吳添所要的那種精品青花瓷和釉裡紅等還沒發燒制,可一般的瓷器還是沒問題的。
吳添這次來,主要是解決技術問題還有瓷工窯工待遇問題。之前他沒怎麼管,是因為浮樑剛平定,局面還比較亂,如今攻克也快一年了,相對穩定很多。
找來管事的,吳添直接宣佈開始招聘制瓷高手,待遇按照能力劃分檔次,即便是最低檔次的瓷工窯工,每個月也有一兩紋銀的工錢。
這比以前他們的待遇提高了許多,而作為匠頭的老工匠,只要技術好,起步就是每月五兩,還有年底分紅,以及什麼技術進步獎,收徒傳藝獎勵等等各種獎項。
目的就是一件,趕緊的給我燒造出精品瓷器來,爺還等著這些瓷器回去賣錢呢。
這些燒造出來的,吳添是不會收藏的,畢竟他覺得和自己在現代製造沒啥區別。可對外出售還是沒問題的。
數量也不需要太多,比如釉裡紅,自己提前給它弄上‘大明洪武年制’的字樣,有個一二十件,帶回現代時空,一件兩三千萬,那就好幾個億。
如此一來自己的資金缺口也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