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魔宗陰謀
程素娥自幼想在民風相對開放的北方,對那些殘忍的事情只是有所耳聞,聽沐卿若說起才覺得膽戰心驚,怎麼會有這麼可怕的事情!
“那……那些被害的女子孃家都不管嗎?”
沐卿若搖搖頭,悲悽地說:“有些地方甚至婆家不逼孃家也要逼的,你可知道為什麼?”
程素娥低頭想了想:“可是擔心女子回孃家,要孃家人養活?”
“不僅是因為這個,女子殉葬後她的嫁妝都要還回孃家,還有一個原因,家中有女兒殉葬對家族名聲有好處,別人討論起來會說誰家誰家教女有方,教養出來的是貞潔烈婦!”
程素娥愣了:“這?怎麼會這樣?要說之前逼迫我們的是因為以為我們已經失-身於土匪,好歹還有情可原,那些失去丈夫的女人做錯了什麼。”
“不。”沐卿若看著她,堅定的說:“不管有沒有**於土匪,都不是逼迫人去死的理由,你們是受害者,記住不要替那些人找藉口。”
“嗯,娘娘放心,現在我都明白的。”
“所以,這個貞節牌坊我不會賜,讓他們知道守寡無利可圖,還有你幫我想著,回頭我要釋出一道懿旨禁止殉葬,一經發現殉葬的,家主和族長各要徒三十杖,另外女子的嫁妝只能由自己處理,任何人不得佔爲己有。而且還要鼓勵寡婦再嫁,再嫁的寡婦可以免除賦稅三年!”
程素娥點頭,道:“娘娘做得好,就是要打他們,板子打在他們身上,他們纔會知道有多痛。”
“沒錯,就是這麼個理兒!”
女人已經承受的太多了,她從現代而來,對古人物化女性的做法十分看不慣,也不能苟同。
以前她沒辦法做什麼,現在已經是母儀天下的皇后,她有能力也有資格做這些,再說鼓勵寡婦再嫁也是對國家有利的,也是鼓勵生育的一種辦法,農耕社會什麼最重要,當然是人口!
預料之中的,沐卿若的懿旨頒佈後,可以說是一石激起三層浪。
意料之外的,士族的反對聲並不大,沐卿若觀察貴族女子反而不受禮教約束,一般貴族女子失去丈夫後都會帶著嫁妝回孃家,在孃家的主持下守節三年,然後就會另嫁他人,有的甚至嫁的比原配還要好。
反而是民間表現得十分抗拒,說皇后是受了妖魔蠱惑,女子守節是天經地義的,一女不事二夫!
可不管民間怎麼抱怨,法令已經推行下去,沐卿若甚至開了私庫,貼補因為另嫁缺少的那部分賦稅。
赫連蕭在爭議最大的時候,義無反顧地站在沐卿若身邊支援她,他表現得太堅定,把那些試圖說動他的人都鎮住了,不然沐卿若的懿旨法令怎麼會如此順利。
法令推行下去後,一時民間開始了婚假風,不為別的,之前那些逼迫寡婦守節的大族長們紛紛要求寡婦再嫁,還有求必應,就怕那些寡婦不肯另嫁,或尋死覓活,到時候他們就要挨板子了,三十大板啊!正打下去不死也要躺幾個月。
尤其是有些大家族,可不是一個兩個寡婦,可不就忙壞了那些族長。
有人歡喜有人憂,娶媳婦的男人們就樂開了花。
沐卿若在大陳女子心中的地位也提高了一個檔次,不僅僅是高高在上的皇后娘娘,而是真真正正替女子們著想的國-母。
冬日過後,又是一年春。
之前赫連蕭一直擔憂的歃血盟依舊沒有動靜,不僅沒做什麼,反而有收斂的跡象。
但是民間突然冒出來一股勢力,竟過幾番查證後,確定是已經銷聲匿跡幾十年的魔宗。
之前軒轅昭和魔宗有關,赫連蕭也讓人調查過,那時一點魔宗的蹤跡都沒有發現,赫連蕭一度以為是自己弄錯了,不成想在軒轅昭死去幾年後,魔宗居然浮出水面。
目前他們掌握的資訊很少,不能確定魔宗的出現的目的是什麼,也不知道魔宗和軒轅昭有沒有關係,而且魔宗那些人神出鬼沒,想要鎮壓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繁華的運河畔有座小鎮清鎮,因為盛產絲綢而遠近聞名,家家戶戶都是靠養蠶繅絲過活。每年開春後養蠶女們天不亮就會出門採摘桑葉,歡聲笑語經常飄出去很遠。
又到了養蠶採摘桑葉的時節,奇怪的是往年熱熱鬧鬧的清鎮竟沒有了採桑女的身影。
街道上也是冷冷清清,從這頭能看到那頭,除了偶爾有幾個頑皮的孩童跑來跑去,整個小鎮死了一樣寂靜。
入夜之後,明月高懸。
沉寂了一天的清鎮突然熱鬧起來,人們紛紛有出門,詭異的是不論男女老少,臉上都畫着奇怪的圖騰,身上穿著嚴嚴實實的黑色斗篷,提著白色的燈籠,往小鎮東面的開闊地彙集。
要是此時有人路過,肯定會嚇破膽子。這成百上千的人,除了低微的腳步聲,竟完全沒有一點談話聲。
這些鎮民就像是沒有靈魂的提線木偶一樣,呆滯木然地行走,看上去十分可怖。
直到空地上站滿了人,中央的高臺上出現一個同樣裝扮的人,這人做了個手勢,接著坐在地上,嘴裏唸唸有詞,帶領鎮民打坐修行。
所有人先是大禮參拜,動作十分虔誠,接著又都跟著他的動作,嘴裏也念念有詞,他們的聲音越來越大,傳出去很遠很遠,已經休憩的鳥獸都被驚擾四散奔逃。
這些人臉上的圖騰和動作,分明是魔宗的!
誰都沒有猜到,所謂歃血盟的真實身份居然是魔宗!歃血盟不過就是魔宗的掩護身份,先用歃血盟蠱惑民眾,然後將歃血盟視為救世主的民眾便會無條件相信,信任他們。
在這個時候再讓他們學習魔宗的內功,成為魔宗的傀儡,他們不只不會反對,甚至還覺得很有榮耀。
像清鎮這樣被魔宗蠱惑的地方已經不少,因為只在夜間活動,一時竟沒有傳出訊息,直到有外地來定絲綢的客商無意中發現,嚇得倉皇而逃,清鎮發生的事才傳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