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滅董之戰!
“魏延…”
魏延,表字文長,乃是長沙人士。
本在孫堅手下,不過後來也被派到董卓手下,如今在董卓手下充當大將。
魏延年紀也輕,可是董卓手上的大將已經死傷大半,已經是無人可用。
在這般情形下,魏延自然登堂入室,成了董卓手下一頂一的大將。
這也是件無奈的事。
畢竟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這時的廖化,還未當上先鋒,但是魏延卻已經成了董卓最信任的將領。
董卓將魏延帶在身邊,引為未來的希望。
“大王,敵軍已經集結於天水,按正常的情況來看,定然兵分兩路,其中一路走武都,另一路會攻取陽平關,我軍與李將軍,只需憑城固守,必然可以破敵!”
法正還是很有自信的。
畢竟蜀道之難,他可是天下皆知。
劉辯作為攻略方,想要從一馬平川的雍州平原,直接俯衝漢中,他的騎兵恐怕難以施展。
這正是法正的自信。
只要守住這兩處關卡,劉辯的兵馬想入也難。
就在這時,魏延卻站得出來。
“未見得只有兩路…”
聽到他的話,董卓和法正都不由得一愣,兩人臉上的表情都是頗為奇怪。
他們甚至有種不敢相信的感覺。
兩人都把目光望向魏延,不知道,魏延到底是什麼意思。這二人的表情都相當古怪。
就在這時,魏延卻站了出來。
“明公,且看!”
他伸手在地圖上畫出一條線。
“此地名曰子午谷,是一條幽靜的小路,可以直達長安,如果我軍,能派一支兵馬從子午谷插入敵軍後方,即便不能攻下長安,也必然可以燒燬敵軍糧道。”
魏延分析道。
劉辯的糧道放在陳倉,按照魏延的戰略,只要從子午谷來到敵軍後方,只要攻佔陳倉道,劉辯大軍就斷無退路。
而這就是魏延的結論。
聽到魏延的話,董卓眼前一亮,董卓覺得魏延的話似乎很有道理,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確實是一件有道理的事。
於是董卓不由得搓了搓手。
“有理!”
他認真的說道。
董卓覺得這件事情相當有道理,而且是那種無比有理的事情,遇事董卓也只好點頭。
可是法正確覺得,事情絕沒有那麼簡單。
法正還是一個非常理智的人,他非常的明白這件事情哪有那麼簡單,要是稍有不慎,可能就是相當危險的事。
法正絕對是一個非常冷靜的人,不過他看到董卓已經動心,讓法正也是無話可說。
就在這個時候,魏延卻跪倒在地。
“如今情勢危急,請大王給我5000兵馬,我必然為大王建立不世之功!”
魏延顯得非常急切的說道。
聽到魏延這樣說,董卓需要進行一番思考。因為5000兵馬對於現在的董卓而言,也絕對不是一筆小數目,如果5000兵馬折損,那讓董卓難以接受。
可這個時候董卓實在是心中慌亂,已經有了一種疾病亂投醫的感覺。
他現在的心中慌亂至極,那種慌亂讓他有種慌不擇食之感。
這正是董卓心中的想法。
他一時之間心中太亂,有一種難以為繼的感覺。董卓的表情瞬間變得難看。
對董卓而言,這件事情多少有些丟人。
他把目光望向法正。
法正也是一個膽大之人。
“五千兵馬雖多,但是如今敵軍太盛,倒不如拼死一搏!”
法正在動作耳邊耳語。
董卓把目光望向魏延。
“你確定這條子午谷走得通?”
魏延跪倒在地。
“屬下當然確定,若是無法走過去攻下陳倉道,屬下願意提頭來見!”
魏延此人,是一個性格急切之人,他心中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早日立下戰功。
若是能夠立下功勞,他倒是可以無所而不用其極。
這正是魏延的特點。
他爲了立下不世功勞,當真可以做如此之事,這正是魏延的與衆不同之處。
魏延的心中真願這樣去想。
而這也正是魏延的想法。
他似乎顯得非常自信。
看到這一幕,董卓和法正都有些表情呆滯,兩個人覺得魏延實在是太大膽了。
不過二人覺得弱勢,魏延敢去,倒不妨讓魏延試一試。
而人也是疾病亂投醫,如今之際,已經別無辦法。
魏延領命之後相當高興,馬上去點兵。
而就在此時,劉辯的大軍已經在天水集結,準備攻略漢中。
其實攻略漢中,當然要兩路併發,只有兩路並舉,才能拿下這重鎮。
這也正是,劉辯現在的計劃。
而就在這時,情況卻也有所變化。
劉辯的錦衣衛,卻傳來了訊息。
“子午谷?”
聽到了這個名字,劉辯也不由得一愣。
“原來是魏延啊!”
得知出計謀的人是魏延,劉辯倒是舒緩了一下心情,如果魏延出這樣的計謀,那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甚至可以說是,並沒有超出劉辯的預料。
劉辯只是露出了一絲微笑。
不過聽到劉辯的話,眾人都相當的驚訝,他們根本不認識魏延是誰,連聽都沒聽過這個人的名字。
劉辯也並沒有解釋。
因為在這般情形之下,似乎也很難解釋什麼,既然這樣倒不如不解釋。
劉辯只是滿臉笑容。
“這魏延曾經跟著孫策,所以朕對他有所瞭解…”雖然這話有點漏洞,但是天子無戲言,劉辯這樣說,眾人也不敢有任何的異議。
於是,他們也只好做出瞭然的狀態。
劉辯微微一笑。
他根本不介意這點。
這件事情只是一個插曲,劉辯很快就讓這個插曲過去,然後才把目光認真的望著眾人。
“諸位愛卿對此事如何看?”
劉辯認真的問。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而聽到劉辯的話,眾人臉上的表情都不覺有些奇怪,他們都有種無話可說的感覺。
諸葛亮搖了搖頭。
“如果是臣,絕不會做如此冒險之事,千里行軍而無後援,恐怕一敗塗地之下,損兵折將在所難免!”
諸葛亮認真的說。
他這可是實話實說。
如果是他,根本不會做如此冒險的行為,因為這件事情風險極大,如果稍有不慎,就會遇到相當大的麻煩。
這絕不是,諸葛亮願意看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