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出事了
朱慈烺看到面前的傳令兵,心中更是一驚,鳳陽可是朱家發跡的地方,要是龍脈被人挖了,豈不是說大明的天下要完了?
朱慈烺定然不肯相信這些學說,只是這件事流傳出去未免惹得人心惶惶。
“究竟是誰?”朱慈烺如同一隻怒吼的獅子一般,“給我查,通通查出來。”
周延儒身子搖擺了幾下,哐噹一聲倒在地上,周應秋急急忙忙的攙扶起來,現如今所有的大臣雖然看不起整個朱家,甚至欺上瞞下,將整個朱家架空。
但歸根結底,他們都是躺在朱家的天下上吃喝,要是崇禎皇帝真的因此倒下,那麼他們的好日子都完了。
周延儒拖沓著身子,跪伏在地上,“太子殿下,現如今還是快快將這件事稟告給皇帝陛下,若是事情鬧大了,恐怕不好收場啊。”
朱慈烺面色冷冷,看著眼前的眾多大臣,一巴掌將所有的奏摺都打了下去,散落一地的奏摺更是鋪滿了臺階。
“太子殿下消消氣,現如今還是快快請皇帝陛下出來主持大局。”周應秋緊緊的跪在周延儒的背後,這也是他們探查皇帝情況最好的時間。
眼看吏部尚書和首輔通通的跪在地上,別的大臣立刻站不住,急急忙忙的跪在地上,“還請皇帝陛下出來主事。”
所有的大臣分成兩列,左月率領的工部官員梗著脖子,緊緊的看著面前的朱慈烺,“你們難道想要害死皇帝陛下。”
朱慈烺緊緊的盯著面前的左月和周延儒一行人,心中卻是不斷感嘆,所有人心中都清清楚楚,現如今的崇禎皇帝根本沒有任何的可能性來主持政事,現如今的大臣卻還是各懷鬼胎。
“好啊,好啊,我們大明的官員到了這個時候還考慮自己,大明還怎麼延續下去?怎麼可能打敗皇太極?”朱慈烺反正是根正苗紅的朱家人,再加上自己已經是暫代政事,說出這樣的話也沒有什麼錯。
周延儒和左月抬起頭看著面前的朱慈烺,耷拉著眼神,彷彿已經看到了自己的結局。
他們心中更是清清楚楚,崇禎皇帝一但下臺,到時候根本沒有自己這一幫保皇黨的好果子吃。
周延儒看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只能硬著頭皮道,“還請皇帝陛下出來主持大局,若是皇帝陛下不肯,老臣甘願辭官不做。”
本身在萬曆年間的時候經過首輔高拱之手出了一條發令,若是有官員因病辭職的,不可能再三年之內再次上任,當時也不知道害苦了多少官員。
不過伴隨著張居正的考成法,反倒是這條規矩沒有人提起來,朱慈烺冷笑道,“我記得曾經有一條這樣的發令,只要官員辭職,三年之內不能任職,吏部尚書,我說的可多。”
周應秋渾身顫抖,這件事的的確確存在,平常沒有人提出來的時候自然是千好萬好,現如今讓朱慈烺提出來,所有人都躲不過去。
周應秋只能硬著頭皮應了一聲,“太子殿下,確實有這麼一條發令。”
這一句話結束之後,大大小小的官員已經是鴉雀無聲,畢竟朱慈烺將這句話提出來之後,自己要是真的走了,到時候三年之內上不了朝,就算回來,誰還記得誰是誰?這對於他們背後巨大的利益團體也是巨大的損傷。
“現如今誰還想卸任?”朱慈烺環顧四周,一個個官員噤若寒蟬,“這件事本太子會自行處置!各位大人無需擔憂。”
朱慈烺心中有自己的打算,畢竟他知道,這次鳳陽有人挖了老朱家的祖墳正是大明處處硝煙戰爭開始的開端。
朱慈烺自然不可能讓這件事發生,否則不光自己努力的一切都會化作空談,畢竟大明也會岌岌可危。
“太子殿下難道想篡權奪位。”周延儒強撐著身子責問道,“若是太子殿下不把皇帝陛下放在眼中,自然會發生這種天怒人怨的事情,再加上太子殿下在葫蘆口實在殺了太多的人。”
朱慈烺冷笑一聲,看著面前食古不化的周延儒,“周大人好大的口氣,曾經的草原人擄走我大明子民怎麼不見周大人如此深明大義,反倒是現在跳出來裝大頭。”
周延儒不卑不亢道,“草原人攻打我大明,乃是因為生計所迫,若是我大明開放變關,正常交易,怎會出現這樣的事。”
朱慈烺一巴掌排在桌子之上,“周大人,你把你這道理說給邊境的守將聽聽,說給失去了父親的兒子,失去了丈夫的妻子聽聽,看看他們答不答應。”
“老臣仍舊覺得只有開放邊關才能永久的解決我們大明的爭端,還請太子殿下允許。”周延儒朗聲道,佝僂的身軀更是鏗鏘有力。
朱慈烺眉頭緊鎖,顯然不想談這件事,周應秋看到這樣的場景,急忙上來打圓場,“周老,現如今正是談論鳳陽一事的時候,你怎麼把這件事拉了出來。”
周延儒橫眉冷對,將手中的笏板一扔,“太子殿下,老臣身體抱恙,實在上朝不了,還請允許老臣回家休息。”
草草行了一個禮,周延儒也不管朱慈烺的表情,大步向著殿外走了出去,有了罪不上言官的旨意,言官更是嘩啦一聲走了一大半。
朱慈烺面色尷尬,自己暫代朝政出了這樣的事情,若是真的上朝,指不定會出現怎樣的事情,想通了這點,朱慈烺重重的嘆息了幾聲。
“阿大,你去看看,那些百姓究竟為什麼要挖我朱家的祖墳,本太子覺得事情沒有這麼簡單。”朱慈烺小聲吩咐道。
阿大點點頭,立刻竄了出去,朱慈烺看著剩下稀稀拉拉的幾個官員,向着傳令兵下旨,“用皇家驛站,去看看那些匪徒是什麼人?”
傳令兵退後,如何面對拓跋大關,朱慈烺又犯了難,難道真的要將火炮的製作方式交給皇太極,那肯定會召來滅頂之災,現如今的大明最起碼還維持著混亂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