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休養生息
廖化的思路,漸漸清晰起來,思緒飛轉,他先入為主的以為,江東防線位於長江邊上,要想取江東防線,就得像取襄陽那樣,也奪取制水權,才能進圍江東防線。
但江東防線的敵人已經與襄陽守軍不是一個量級的,如果要打敗江東防線上的水軍,就要磨兵利馬!
豁然開朗的廖化,對蔡冒是更加欣賞,心想這員水戰大將,自己真是看對了!
...
襄陽
這幾個月的時間裏,廖化在襄陽可算是快活夠了,隔三岔五的擺下酒宴,與諸將喝他個一醉方休,沒事的時候,便去林清時的閨房聯絡聯絡,交流交流。
廖化日子雖然過的瀟灑,卻也沒有忘記了大事。
幾個月的時間裏,他一直都在大造戰船,編練水軍將士,為覆滅江東防線做準備。
樊襄之戰,孫權主力遭受重創,除死傷數萬之外,光降軍就多達兩萬餘人,其中,近有七八千人皆為水軍。
這七八千人,皆為精熟水性的青壯,廖化要擴充水軍,不可能放著現成的資源不用,非要花時間精力去訓練新的水軍,故這七八千的降卒,順理成章的就全被編入了大蜀水軍之中。
剛開始的時候,諸將們還提醒,這些降卒皆為外人,把他們大規模編入軍中,可能會存在不穩定。
很快,廖化的連番舉措,就平息了諸將的擔心。
廖化的手段,就是給這些降卒分地。
此番北征,廖化攻下樊城和襄陽之後,大肆的抄滅世族。
這些世族豪門們,無不據有大量土地,被滅族之後,土地順勢就被廖化收歸所有。
廖化便又頒下法令,將這些土地分給襄陽本地的平民,把大量的世族豪強僮客佃戶,都轉變成了國家在冊的自耕農。
而這些降卒皆為本地人氏,他們的家裏自然也多分到了田地,無不對廖化是感恩戴德,迅的由敵對,轉變成了強烈的忠誠。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廖化給了他們利,他們現在不僅僅是在為廖化而戰,更是爲了保護他們自己的利益而戰。
因為他們很清楚,只有為廖化效力,滅了孫權,才能永久保有他們分得的土地,否則,一旦孫權捲土重來,奪回襄陽,受孫權庇護下的那些世族豪強們,一定會重新奪回分給他們的土地。
廖化一個分賜土地的手段,輕輕鬆鬆的收降了降卒之心,不光是那些降卒,許多襄陽本土兒郎們,還主動應徵,想要加入到大蜀水軍之中。
於是,不到數月間,廖化就利於襄陽本地人,擴編出一支萬餘人的水軍。
蔡冒所統的第一波水軍,水軍總數已達到兩萬之眾。
至於戰船方面,襄陽一役,孫劉聯軍的水軍全軍覆滅,大批優質的戰船,統統都落入了蜀軍手中。
此外,襄陽攻破後,廖化也繳獲了百餘條來不及從水營逃走的戰船,加起來他的戰船數量,已達到了五百餘艘。
糧草方面,襄陽雖遭戰亂,無法完全做到以戰養戰,但周圍農田今秋喜歡豐收,各處庫府糧倉徵收上來的糧草,堆積如山,足以支撐廖化數萬大軍的供給。
於是,數以十萬斛計的秋糧,源源不斷的運往襄陽,中秋過時,廖化屯於襄陽的糧草,已達到三百餘萬斛之多。
糧草已足,廖化本是打算再等幾個月,等入冬之後再兵不遲,但來自於漢中的情報,卻讓廖化不得不提前出兵。
曹操的大軍,已經休整完畢。
而若廖化主力一走,曹操必然會捲土重來,襄陽失而復得,也不是沒有可能。
一旦襄陽失守,孫權定也會舉兵北上,威脅襄陽,那個時候,廖化北征得到的地盤,就有可能得而復失,全都吐還給曹操。
廖化已沒有選擇,他必須肅清襄陽,攻往江東防線
於是,中秋一過,在得到漢中方向劉備的指示之後,廖化便下達了南征命令。
時年秋末,大蜀水軍都督蔡冒,率兩萬大蜀水軍,五百餘艘大小戰船,於長江開路。
廖化本人,則自統近三萬的步騎大軍,沿北岸地而行,水大軍順流東下,直取江東防線而去。
廖化大軍一動,孫權立刻就後悔了,後悔不該給了廖化足夠的時間坐穩襄陽,擴編水軍,蓄足實力前來進攻他。
孫權似乎也看出,廖化不滅孫權不會罷休,孫策立刻命令陸遜率四萬水軍,溯江急進,與張昭部會和,近六萬的江東大軍溯江而上,前來迎擊蜀國水大軍。
數日後,廖化的水陸大軍,順流而下,一路暢通無阻,大軍前鋒進抵了江東防線一線。
就在廖化大軍進抵江東防線之前,他已從細作的情報中得知,六萬江東軍,已提前進抵南岸一線,構建起了連綿數裡的堅固水營,擺出一副準備在江東防線,跟廖化決一死戰的架勢。
敵軍據住了南岸,蜀軍便無法再前進,廖化也不敢有所輕視,遂令大軍於長江對岸的地帶安營,安設水旱大營,與江東軍形成隔岸對峙的態勢。
與此同時,趙雲部率軍前進一百里,抵進江東防線,江東方面,淩統率軍整兵十萬,出陣對峙。
吳縣方向,張飛率軍出城,隨時策應趙雲部,以為後援。
荊州方向,劉封率兩萬騎兵由南側奔襲而來,意在三面合圍江東防線!
漢中方向的黃忠與馬超部也向東運動,牽制曹操大軍,以防其突襲樊襄二城。
一場孫劉雙方的大型決戰,即將,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