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手中沒有大牌
人數上的劣勢一直是蘇陽擔心的一個點,即便他自已會再多的王者英雄技能,即便獨孤飛虹,宇文離,楚歌三人在這沙場有著萬夫不當之勇,可人數劣摯始終擺在那個地方的。
就像是一場牌局的博弈,兩個人的手裏各有著一堆牌,其中一個人的手中有十張牌,另一個人的手中有兩張牌。
打出一張牌後,你得有相對應的牌去過招,牌少的人,選擇少,自然難以對上對手打出的牌來。
除非牌少的人拿到的是大牌,大得可以壓制住對方的任意一張牌,這才能使牌少的人擁有著無視對手的勇氣。
但很顯然,幽夢關並沒有大牌,蘇陽,獨孤飛虹,宇文離,楚歌四人,他們的實力雖然強勁,但都不是可以無視對手一切的大牌。
他們四人尚且做不到,更不用提幽夢關關內的其他人了,因此蘇陽用火攻擊退了落箭軍後,臉上依然是陰沉沉的,根本就高興不起來。
事後,蘇陽還找到楚歌詢問援兵一事,因為最開始說驃騎大將軍裴昊空預估會在十日內趕到獵神關。
今天到楚歌放出援兵會到來的訊息時,已經過去了九日,在這九日裏,楚歌一次都沒有提起過援兵的事情。
導致現在蘇陽對楚歌有些懷疑了,覺得楚歌用的是心計,以迷惑堅守在獵神關的唐軍士兵,提高士兵們的戰鬥信心,好以積極的姿態去作戰。
為此,蘇陽還特地將楚歌叫到了一旁,進行求證:“護法,你說驃騎大將軍的援兵,能在十月內來到,究竟是真是假,如今已是第九日了。”
楚歌見蘇陽問這個問題,知道是蘇陽擔心自己信心來源的準確性,覺得自己是編造的,不過這一訊息,是由碧落樓樓主鄭玉書親自發出的。
在楚歌看來,碧落樓主,作為前任驃騎大將軍,又是當今大唐神秘力量碧落樓的掌門人,沒必要欺騙一個護法,便肯定的答覆著。
“楚歌所說,並非虛言,獵神關與幽夢關,相隔甚近,可以說是唇齒相依,援兵第九日未到得了幽夢關,也是正常的。”
楚歌也的確沒有欺騙蘇陽,裴昊空率領的援兵,確實已在路上了,他命令蒼雪營先鋒張渙手持驃騎大將軍虎符,調動明州軍,玉山關駐軍,森俠關駐軍,幽夢關駐軍,前往獵神關支援。
現在,明州軍,玉山關軍,森俠關軍,加上蒼雪營前部人馬共計三萬一千一百一十五人,皆已匯合,正在趕往幽夢關的路上。
按照張渙的行軍速度,他們應該能夠在明日午時內,順利到達幽夢關,而且,張渙並不知道獵神關已經丟失的訊息。
還想著把幽夢關的兵馬聚集之後,手頭就有了足足三萬五千的兵力,帶著這三萬五千大軍增援獵神關,大戰北楚軍呢。
不過,現在已經是從增援獵神關變成了增援幽夢關了。
幽夢關將士,在蘇陽利用周瑜技能,形成火攻之後,逼退了北楚落箭軍,可北楚落箭軍在第二天一早就捲土重來。
而且,這一次,除了昨日攻城的北楚落箭軍外,西門滔的烈火軍士兵也已到,兩軍加在一起,一萬餘人,朝著赤夢關攻來。
一萬人,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了,這相當於烈火軍,冷箭軍兩支北楚勁旅聯手之後的三分之一兵力。
在幽夢關的唐軍將士,再經過了昨日的交手之後,連四千人都不到了,只剩下了三千九百多人。
他們分散在幽夢關的四門,每一門部署了接近一千,或是一千多一點的兵力,守著城門。
三千九百餘人,對陣一萬人,憑藉着赤夢關的城防,還是能夠堅守幾天,蘇陽所怕的是,北楚軍源源不斷的增兵。
赤夢關則是跟此前的獵神關一樣,援兵久久未到,從而形成了被碾壓的局面,到了那時,赤夢關也將保不住。
更不巧的是,蘇陽擔心的事情,正好發生了,落箭軍主將魯剛認為,大唐的援兵,不可能沒有任何的動作。
之所以沒有動作,是因為援兵尚在增援途中,無法在第一時間趕到獵神關,幽夢關與獵神關唇齒相連,正好可以趁著大唐援兵未至,一舉拿下。
昨日先行軍馬交手之後,魯剛已知幽夢關實力,在魯剛看來,幽夢關與獵神關並無二致,可用奪取獵神關之法,再奪幽夢關。
將令立發,命令落箭軍傾巢而出,西門滔不想讓功勞白白給魯剛佔了,也下了軍令,讓烈火軍也傾巢出動。
如果能夠順利佔據幽夢關,北楚軍便擁有了獵神,幽夢兩座原本屬於大唐的城池,也有了城防優勢,可做到進可攻,退可守。
而且,正在攻城的落箭,烈火軍士兵,都知道魯剛,西門滔會再派援手,沙場上廝殺起來,信心都比幽夢關的將士們要足。
而且,落箭軍和烈火軍採取了四路攻城的方法,一路攻幽夢關的東門,一路攻幽夢關的西門,一路攻幽夢關的南門,一路攻幽夢關的北門。
每一路的兵馬,加起來至少有著四千餘人,人數上佔據巨大優勢,為此,蘇陽,獨孤飛虹,楚歌,宇文離四人,分戰四門,率領幽夢關將士頑抗北楚軍。
四人從天亮之後,便一直在打鬥著,一直打到了午時,都沒有停下來,他們四個人的腦袋現在都已經麻木了。
蘇陽現在滿腦子裏想的都是:“挺住,堅持,絕不能讓他們攻進幽夢關。”
腦子裏想著的這些,需要用身體去做出實際的行動,在不知不覺之間,蘇陽不知道又殺了多少北楚軍士兵。
每殺一名北楚軍士兵,北楚軍士兵的鮮血,便會濺到蘇陽的臉龐,殺著殺著,臉都成了血紅的顏色,上面全是敵人的鮮血。
與此同時,裴昊空的援兵,也已來到了幽夢關附近,到幽夢關附近時,蒼雪營先鋒張渙,便聽到了激烈的打殺之聲,停下腳步,自言自語著:“打殺聲,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