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金殿傳臚
韶樂停,殿前贊禮官上前唱曰:“朝班!”
百官趨前一步,伏倒叩首,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山呼萬歲甚是整齊劃一,聲音遠遠傳開。
眾新科進士夾在其間,竟然聲音節拍也完全契合,並無脫節混亂參差不齊的現象。
方唐鏡曾專門查閱過資料,為何歷朝歷代都是這三句,就沒點新意?
不必驚訝,不是歷代皇帝沒有創新精神,實則這是有套路的。
大明之初,太祖覺得這個“萬歲萬歲萬萬歲”未免太虛了點,不夠意思,不如改改!
於是各種進言紛至沓來,太祖選中了三個“天輔有德”、“海宇咸寧”、“聖躬萬福”。
字面的意思看起來也實在多了,於是實行之。
不過理想立刻就被現實狠狠地打了一把臉。
實際施行的過程中,完全做不到整齊劃一,朗朗上口,即便是經過訓練,也完全不如三聲“萬歲,萬歲,萬萬歲”來得節奏強烈,齊整有力,反倒是大大地有失朝廷威儀。
於是太祖終於明白不是別的皇帝太蠢,於是只好重新改了回來。
這就是三呼萬歲亙古不變的原因。
山呼過後,禮官唱曰:“拜!“
百官及新科進士行一拜三叩之禮。
禮官唱曰:“平身!“
禮成。
司禮監,內閣,五軍都督府,錦衣衛四品以上朝官隨駕入殿議事。
餘衆官員於原地侯立。
今日乃是金殿傳臚的大日子,餘事不論。
很快,禮部尚書周洪謨手執著金冊步出大殿,站在丹陛上高聲宣旨:
“辛丑年三月十八日,臣禮部尚書周洪謨奏科舉事……會試取舉人三百零六名,三月十五殿試,由萬安,劉吉,劉珝,懷恩等十二人閱卷。
……一甲者按例取三名,賜進士及第;二甲取六十三名,賜進士出身;三甲取二百四十名,賜同進士出身……”
聽到這裏,百官看向新科進士們,下面就要開始唱名了。
最重要的是記住誰是前十,君不見,朝堂裡的大佬十有七八都是當年的前十。
這一刻,新科進士的命運在這裏會拉開三個相應的檔次。
按例,三鼎甲自然是第一梯隊。
狀元一名,實授翰林修撰,從六品。
榜眼探共兩名,實授翰林院編修,正七品。
二甲授從七品,除了前七可以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外,當然,前提是翰林院招員。
其餘就要看運氣了,不過也不會太差,有一大半可以留京進入六部做主事郎官之類,前途也不算差。
三甲授正八品,他們會和二甲裡少數的倒黴蛋一起分到地方為親民官,一般分配到地方會提一級,從正七品起步。
能不能混起來,就要看個人手腕和治政的能力了。
整個奉天殿四周的空氣彷彿都沉重了許多。
眾新科進士們的呼吸都在同一刻摒住,許多人袖子裡的拳頭已不自覺地握緊,現場落針可聞,所有新進士都伸長了耳朵,兩眼死死盯著周尚書。
好熟悉的感覺!方唐鏡腦裡忽然回想起高考放榜那天,自已輸入准考證號準備查詢成績時,遲遲點選不下滑鼠那種心悸的感覺。
春天的陽光照在身上,有一種暖洋洋的幸福味道,數只小燕子追逐著掠過眾人頭頂,金碧輝煌的紫禁城閃閃發光,方唐鏡深吸了一口氣,空氣裏帶著春天的味道。
周洪謨雙手從太監手裏接過金榜,黃綢卷軸緩緩展開。
周洪謨掃了一眼丹陛之下的百官和眾進士,開口念道:
“成化十五年辛丑科殿試,一甲第一名……”
說到這裏,周洪謨頓了頓,確認了一眼金榜上的那個名字,高聲念道:“……方唐鏡!”
“方……什麼?似乎是自己?”方唐鏡有點不敢確定,周洪謨這貨人老力衰,雖然已經很用力了,方唐鏡卻還是沒有聽清。
不過這並不重要,自然有丹陛之下的大漢將軍們複述,不但聲音洪亮,且殿試三鼎甲還有唱名三遍的特權,不然怎麼叫金殿傳臚呢!
傳臚,古禮指皇帝在大殿內宣佈名次,由閣門承接傳至階下,衛士齊聲傳名高呼。
“成化十五年辛丑科殿試,一甲第一名方唐鏡!”
“成化十五年辛丑科殿試,一甲第一名方唐鏡!”
“成化十五年辛丑科殿試,一甲第一名方唐鏡!”
所有官員都看了過來,當然,有些人並不認識方唐鏡,但順著別人的目光看總是不錯的。
實錘了,是方唐鏡三個字!
方唐鏡腦子裏有過一剎那短暫的空白,整個人瞬間有些高興得找不到北的感覺。
鎮定,不可失態,天下官員都在看著呢!
可為什麼自己硬是有一種止都止不住的仰天長嘯的衝動呢!
好想大喊一句“我是狀元!”
好想讓天下所有人都知道……
便在這時,奉天殿內有旨意傳來:
“……陛下有旨,宣一甲第一名,方唐鏡覲見。”
眾進士身邊的鴻臚寺禮官看方唐鏡保持著木然神態,心道這小子也太寵辱不驚了吧,不由神情恭敬地對方唐鏡道:“狀元郎,陛下召見你呢。“
禮官的及時提醒打斷了方唐鏡的歪歪幻想,方唐鏡臉上掛起真誠的笑容道:
“多謝大人提醒。”
“不必客氣。”禮官微笑,示意方唐鏡跟著自己。
皇帝召見臣子,臣子出班也是很有講究的,不能直接就跨到到御道上行走,否則會視為失儀,所以禮官纔要方唐鏡跟著自己。
方唐鏡跟著禮官亦步亦趨,要從隊首走向隊末,繞一圈之後方可進入御道。
當方唐鏡轉過身的一剎那,所有的同榜進士們都看向了他……
此刻,他是整個大明最靚的那個仔,沒有之一。
大明最年輕的三元及第的狀元郎。
數百道目光中有熱切,豔羨,佩服,唯獨沒有妒忌。
若單單是狀元也就罷了,可人家是實打實的三元及第,若是真細究起來,更是“大四喜”!
這樣的人真真是上應文曲星命的人,與普通人的差距太大,妒忌是妒忌不來的!
微笑著一一點頭致意,經過王化,曾彥等好友身邊的時候,好友們不便說話,用力拱手祝賀。
跟著禮官走了一圈,步入御道,一步一步,距離金鑾殿越來越近。
“好個一表人材的狀元郎!”
“好年輕的狀元郎!”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華數十年,看到這少年,吾竟感覺自己老了!”
耳邊傳來官員們的驚歎私語,方唐鏡竟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當這些聲音停止時,方唐鏡不覺已站在了丹陛上。
禮官示意方唐鏡謝恩。
方唐鏡提起袍角,對著金鑾殿上寶座行三拜五叩之禮,朗聲道:
“臣方唐鏡,叩謝吾皇天恩。”
說完方唐鏡偷偷打量了一下御座上的成化皇帝,正正與皇帝玩味的目光四目交錯。
方唐鏡似才認出成化皇帝,於是“大吃一驚”,忙“驚慌”地低下頭。
演技太過浮誇,朕決不信芷兒沒把朕的身份說出來!成化皇帝不爽地撇了撇嘴。
不過浮誇歸浮誇,還是可以瞞得過文武百官的。
“平身。”成化皇帝微哼了一聲。
唱名還在繼續。
周洪謨接著念道:”成化十五年辛丑科殿試,一甲第二名,王華!”
接下來,王華由禮官引導到丹㙄下謝恩,儀式與方唐鏡一般無二,然後站在方唐鏡身後。
“成化十五年辛丑科殿試,一甲第三名,曾彥!”
曾彥也跟著禮官走了一遍流程。
三鼎甲念過,下面就比較簡單了。
“成化十五年辛丑科殿試,二甲第一名端木林!”
“成化十五年辛丑科殿試,二甲第二名呂恩成!”
……
一個時辰之後,三甲進士名次才依次唸完。
這個時候,有太監從殿內出來傳旨道:
“陛下喻,宣殿試三甲進殿內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