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客家人
王之良終於遇上了明主了!
苦於官場無人,所以,仕途一直不太順暢的他,現在終於得到朱慈烜的賞識了,接任了劉宗祥,巡撫江西,當然了,由於贛南那邊一時找不到人替代,所以,王之良還是要繼續巡撫贛南的!
此刻,在官場上更近一步的王之良,正給朱慈烜出謀劃策。
“殿下,彭澤一縣的流寇只有兩千餘人,此番殿下駐紮在建德僅有一團衛軍的,所以,臣以為,可以暫且調隔壁浙江浙軍,入江西作戰,一舉蕩平流寇,另外,臣在贛南也隨時可以調動五千鄉勇,支援殿下剿寇!”
“你那五千鄉勇就不用了,本王一個團的衛軍,對付這夥流寇,綽綽有餘,根本不用外地調兵!”
“何況,本王還帶來了貴族騎兵團五千人馬呢,七千對兩千,優勢在我啊!”
朱慈烜搖頭拒絕道,隨即,又開口詢問。
“江西有藩王吧?”
“有啊!”
王之良下意識的回答——大明朝除了浙江南直隸,北直隸外,哪都有藩王的。
“那江西藩王有多少個?”
朱慈烜打著哈欠繼續詢問道。
“就兩個!”
王之良直截了當的道。
“兩個啊?”
朱慈烜眉頭微微鎖起,才兩個而已,真心有些不太夠看。
“原來有三個,這不是當初寧王一系謀反,被除封了嘛……”
王之良卻是在旁邊解釋。
“除了寧王之外,其他兩位王爺,一個是位於不遠處饒州府的淮王,是殿下您的爺爺,另一位王爺是位於建昌府的益王,是殿下您的同輩王兄!”
“哦,哦!”
朱慈烜點點頭,又詢問道。
“我這倆親戚,都叫什麼?”
“淮王名叫朱常清,益王名叫朱慈炲。”
王之良連忙解釋,好嘛,一聽名字就知道,這倆藩王也是燕王一系的。
“淮王是在饒州吧?益王是在建昌,既然這樣,馬上派出人馬,讓淮王,還有益王,率領著自家的王府衛軍,隨本王過來,出征剿寇!”
“呃……”
王之良陷入了一陣的尷尬。
“殿下,這二位王爺,手底下沒有衛軍……”
“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老王,回頭你派人到建昌,饒州給他們兩位遞個話,問問他們是出錢呢,還是出兵,兩樣最少得出一樣!”
“是,殿下!”
王之良連忙道,而朱慈烜又詢問。
“若是在江西一省,推行官紳一體納糧,進行清田,難度大嗎?”
“不大!”
王之良直截了當的說。
“殿下要兵有兵,要人有人,江西上下,若是由下官操刀進行推行,根本沒有難度!”
“哦?”
朱慈烜詫異一聲。
“那這麼說,你能夠在任上,完成清田工作?”
“這是自然!”
王之良自通道。
“當然,臣說的江西,不包括幾個地方!”
“哪幾個地方?”
朱慈烜眉梢一揚,詢問道。
“臣之前巡撫的贛南山區,還有建昌,饒州二府!”
王之良不假思索道。
“說來聽聽。”
朱慈烜笑呵呵的道。
“先說贛南,贛南山區江西人少而客家人多,這些客家人,多是從福建遷來的,自國朝之初開始,便在贛南一帶,開墾田地,然後發家後,再從鄉土,招來親族,擴大勢力,他們結寨自保,既不納糧,也不交稅,更不服朝廷之徭役,朝廷若想在當地推行官紳一體納糧,根本不太可能!”
王之良解釋起來。
“這些客家人,分外團結,其族內宗法嚴明,不瞞殿下,在贛南一帶,土客之間,矛盾重重,雙方因為爭水,爭地,甚至一些小事,動輒打架,械鬥,聚眾千人,萬人,常常打的屍山血海,就是官府,也無力彈壓!”
“而贛南一帶計程車紳們,爲了自保,也多練有鄉勇,這也是臣之前說的團練來源!”
“聽起來確實有些不太好對付!”
朱慈烜麵露沉重道。
“是啊,殿下,這些客家人是從外地遷來的,方言與本地不同,所以本地百姓根本無法與之交流,而貿然清田收稅,這些客家人又桀驁不馴,說不定會在族長的煽動下直接反了,所以,真不太好對付……”
王之良在一旁說。
“官紳一體納糧,是國策,不患寡,患不均,客家人也好,江西人也好,本質上都是我大明朝的子民,本質上,客家人也是漢人,若是今天能夠遷就於這些客家人,明天,指不定就冒出來什麼東家人,西家人,何況,若是對他們網開一面,那讓其他交糧納稅的百姓們怎麼看?難不成,我們朝廷欺軟怕硬?不敢對付客家人?只敢從他們手上收稅?”
朱慈烜在一旁搖頭道。
“殿下的意思是用兵?若是要用兵的話,倒也可以!”
王之良見朱慈烜反對,便也不提這茬,而是思索起來如何的對付客家人,只聽見他說。
“贛南一帶地主士紳,本地鄉民,苦客家人久矣,於他們看來,客家人從外地遷來,佔了他們的田地,搶他們的水源,雙方宿怨已久,世代結仇,可以借士紳力量,這麼一來,朝廷便可以少出兵了,多辦事!”
挑撥群眾鬥群眾!
不得不說,王之良的辦法,忒毒了。
可朱慈烜卻是直接搖頭,歷史上土客之爭的慘狀,他可是有所耳聞的,只聽見他道。
“客家人也好,本地人也罷,本質上都是我漢家百姓,何必殺個血流成河?”
“可若是不動兵,他們怕是不僅不會聽朝廷的,只會當朝廷怕了他們……”
王之良皺眉說。
“用經濟手段,制裁一下!”
朱慈烜思索了下後,冷哼一聲道。
“權利與義務那是並存的,他們既然不給朝廷交稅納稅,那朝廷也沒必要保護他們,同時,為他們提供物資。”
“清田的同時,在贛南進行編戶齊民,贛南一帶的漢人,全部登記在冊,至於客家人?”
“他們可以不交糧,不納稅,這是他們的自由,但他們不付出義務,咱們也沒必為他們提供權利,贛南一帶所有的商戶,在賣東西,諸如食鹽,鐵器時,必須要求買者,出示自己的戶籍,每人按量購買,不可多買,任何人私自與客家人經商,皆抄家流放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