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指認
話音剛落,屋裏的那人便顫巍巍的朝門外走來,邁出門檻的時候,不知是心虛還是腿軟,一下子被絆住,差點摔個狗吃屎。
崔鑫海看清楚了那人的面容後,不可置信的睜圓了眼睛,“你怎麼在這兒!”
“爹,這人是誰?”
崔礫發覺崔鑫海的語氣不對勁,趕忙問道。
這人自己似乎從來沒見過,怎麼爹在看到這人以後臉都白了。
難道真的有什麼事是自己不知道的嗎?
一旁的李美清和崔鑫江在看到崔鑫海的反應後也猜了個八九不離十,當下也是慌了神,不停的交換著眼神。
“過來!”
瘦瘦小小的趙家珍一把揪住人高馬大的男人,推到崔鑫海面前。
“你倒是給你兒子說說啊,這人是誰?”
崔鑫海躲避著男人的目光,慌亂的支吾著,“我,我不認識他。”
“放屁!當年鎮上化肥一廠的馬定海不認識了?自己的老同事你說不認識?你可真是說得出口。”
趙家珍朝崔鑫海呸了一聲。
這樣的人真的是典型的不要臉到家了。
一旁一直看戲默不作聲的崔巖對馬定海說,“你不是一直想知道為什麼你會突然涉嫌挪用公款嗎?”
崔巖指了指一旁的崔鑫海,“或許你可以問問他。”
原本還一直躲躲閃閃的馬定海聽了崔巖的話後立即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隨即眼底泛上了一抹兇狠,“媽的,你害老子!”
“你在說什麼,我不知道!”
崔鑫海被馬定海揪著領子,說的話雖然狠,但是聲音卻虛的厲害。
“你幹什麼,放開我爹。”
一旁的陳紅和崔礫也上前拉扯著崔鑫海,場面頓時變得十分混亂。
在屋裏睡覺的工作人員也被院子裡的吵鬧聲吵醒了,紛紛趴在門上看著。
李義山看了一眼屋外的場景後也匆匆披了件衣服就跑了出來。
李美清下意識的看了崔巖一眼,正好碰到崔巖也在看著她。
當下嚇得收回了視線,面上一副掙扎之色。
周圍的記者,早就被這一系列的變故搞得懵了,許久才反應過來,幾個男記者和男攝影師衝上去才把糾纏著的幾人拉開。
馬定海被人從後攔腰抱著,掙扎著指著崔鑫海的鼻子,“你他媽不想讓我活是嗎?好,那就都別好。”
本來自己還在糾結要不要說出來。
現在倒是不糾結了。
“其實你到時候不說也沒關係,我只是給你個主動認罪的機會而已,畢竟你只是把車借給了他而已,到時候你還可以從輕發落。如果你不想要這個機會,也無所謂。”
馬定海腦子裏想起昨晚崔巖和自己說的話,當下心裏有了決斷。
這個崔巖不像是炸自己的,既然這崔鑫海這麼着急搞死自己,那他也沒什麼顧忌的了。
想到這裏,馬定海轉身拉住抱著自己的記者,說道,“你們不是想要事情的真相嗎?好,我告訴你,事情的真相就是當年這個人,因為對自己父母偏愛老大不滿,想要把二老留下來的房子和遺產都獨吞了,不惜害死了自己的親哥哥!”
馬定海指著崔鑫海,一口氣把事情都說了出來。
這句話像是平地一聲雷,在場的眾人都驚呆了。
記者們看著一直處於善良的弱者地位的崔鑫海,不禁問道,“崔先生,請問這是真的嗎?”
崔礫也不敢相信的看著自己的父親。
他雖然自小和自己的大伯一家不親,但是沒想到會是這樣。
他從來沒想過大伯一家當年的車禍真的和自己的父親有關係。
“爹,這是真的?”
“不是!不是!你們別聽他胡說。”
崔鑫海矢口否認著,不停的向眾人擺著手。
音調也越來越高。
似乎這樣一遍遍的重複,自己說的就會是真的了一樣。
“怎麼了,你不敢承認啊?你要是忘了,我幫你回憶回憶。”
“當年你和我們喝酒,喝醉了可沒少說想要老大一家去死,想要二老一家去死的話。”
“當年你問我借走車的時候,我就看你鬼鬼祟祟的,問你拿來幹嘛,你也支支吾吾不說,只是說你自己借給人用用。”
“當年我聽說崔鑫源一家子坐著這車出事了,我就知道肯定是你小子動的手腳,當時我來幫忙料理後事的時候,我就先去看了那輛車,果然有問題。”
“那會兒,我把你拉出來小聲問你的時候,你和我說的是什麼你不記得了?你親口承認是你動的手腳,讓我幫你瞞著,還說拿了老人留下的老物價兒賣了以後給我五千塊錢。”
“也是老子沒出息貪財,著了你的道兒,答應了你,事後也是心虛,還搬走了。沒想到你居然這麼多年突然找過來,還陷害老子挪用公款。你搞老子,你也別想活!”
馬定海說完,陳紅立即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腿軟的站也站不起來。
崔巖冷冷的看著崔鑫海,一言不發。
崔鑫海的眼神裡先是慌亂,隨後反倒逐漸鎮定下來,
“你有證據嗎?”
“證據?!”
崔鑫海看著馬定海的樣子更加堅定的說,“你說的那些要有證據,不然誰知道你說的是真的假的。”
說完崔鑫海朝記者說道,“你們也知道,如今我這個侄子,已經在外頭混的出息了,這麼多年他都誤會我,覺得是我害死了他爹,如今要是想用錢買來這個人的假話當證據,也不是不可能。”
“大家剛纔都聽到了,他涉嫌挪用公款,這樣的人,現在急用錢的錢,說的話,真的可信嗎?”
崔鑫海說完,幾個記者又都紛紛看向了崔巖。
之前崔鑫海的變現過於真實,而崔巖從頭到尾一直是一副高高在上的神情。
對比二人的經濟狀況來說,也是崔巖看起來要好很多。
同情弱者,是所有人的共性,再加上崔鑫海之前純樸的形象先入為主,即使大家有所懷疑,但是還是會下意識的選擇相信崔鑫海。
當然,這些記者的心思其實也是在新聞發出後大多數看客的心態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