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築城順利
雖然他是無心插柳,可是結果是好的。
李紹現在其實並不缺少糧食,缺的反而是布匹,可是西北本來就不是什麼大量生產布匹的地方,好在馬上要過年了,一些商鋪也存了一些貨。只不過這個時候,棉花還沒有大量的傳入,想穿棉衣是不大可能了,只能多穿兩件衣服來取暖了。
不過一旦蘇勤完成任務,就有了可以種上百畝的棉花種子,再種上兩年以後就不會缺棉花了,而且可以當做一項重要的貿易品。
果然,三天之後,第一批流民被當地的官府和鄉軍的護送下來到了渭源。這些流民原本不怎麼相信會有人接收他們,可是官府言之鑿鑿,再加上有一線生機誰也不願意造反,只能跟著他們來了。
到了渭源城外,就看到城外不但設定了粥棚,還有地方可以領衣服。
他們一邊吃著飯,一邊聽一些人在那裏喊著。
“各位鄉親放心,我們西域都護府有的是糧食,現在都護府要築城,很缺人手。青壯勞力,可以去挖土,可以去築城。大娘、大嫂們,可以幫忙縫補衣物、做飯、燒水,撿撿樹枝。就算是小孩,也可以幫忙。除了一日三餐飯管飽之外,青壯勞力一天可以拿到20文工錢,大娘大嫂們一天10文,小孩一天5文。”
其實這些流民不怎麼相信這些人是說的話,不過他們也知道多少年了,朝廷賑災都是以工代賑,他們也都習慣了,不就是幹活麼,只要管飽飯,力氣算什麼。
“開春之後,都護府還會幫助大家將周圍的荒地都開墾起來,這些地原本都是良田,明年種上糧食,大家就不要擔心了,這裏的河水很多,就算是有個旱災,也能及時取水灌溉。”
最後這一番話,著實觸動了很多人的心思,流民絕大多數都是農民,只有土地纔是他們最看重的,若是這個什麼都護府真能分地給大家種,他們以後也算是真正的有了一條活路。
等到大家吃飽喝足之後,跟著自稱都護府的人走了二十多裡,來到了一處工地上。
這裏已經有很多人在那裏忙活,在都護府的引導下,青壯勞動力被領到了一邊,分到了工具。有一技之長的,比如木工、鐵匠之類,這是被帶到了專門的地方。至於那些只能出苦力的,要麼去挖土、伐木,要麼去築牆。
婦女有些力氣的,去幫忙挑水、燒水做飯,沒多少力氣的則跟著孩子們一起去撿樹枝。
有了這批生力軍的加入,築城的速度變得更快了,這古城原本方圓不過幾裡,現在有上萬精壯勞動力在這裏幹活,速度自然不慢。
甚至由於人手太多,城牆那邊用不了這麼多人,不少人被分配到了城內平整土地,修築房屋。
西北由於經常修築軍寨、軍堡,搞建設的人才並不少,他們測繪了古城的面積,開始設想如何建設這座城市。
“王宮?”李紹聽到呂慶厚問他王宮要修成什麼規格,微微一愣,接著說道:“此事並不著急,咱們總不可能一直就在這裏發展。待以後打下別的地盤,再想皇宮的事情,現在就按照縣衙的規格建一個地方就可以了。這座城市在我的設想中,以後將會是我大唐與大宋進行貿易的一處地方,多搞一些商鋪之類的,集市也要留好地方。”
“對了,現在城牆修的怎麼樣了,還有十幾天就要過年了。”李紹又問起了城牆的事情。
自從又有一批流民來了之後,他就不在往工地上跑了,倒不是擔心自己的安全什麼的,主要是現在天氣越發的寒冷了,雖然今年相比往年沒有那麼冷,可出去一趟凍得難受,他還是穿著大氅,普通百姓若是晚上沒有火堆只怕是會更冷。
“第二批流民現在也已經安置了,城牆按照國主的吩咐現在大部分都已經完成,城內的建築也可以修築了。此外,在距離城市十里左右的地方,按照國主的吩咐,也可以修築村寨。”
“臣聽護送流民的人說,過年之前,還會有兩批流民大概四萬多人送到咱們這裏來。幸虧國主一直在外面購買糧食、布匹,否則這麼多流民咱們帶的那些東西早就不夠用了。”呂慶厚恭敬的回答道。
“如此便好,第三批和第四批流民來到之後,就安排他們修築村寨吧,另外也要想著修築一些軍堡。多餘的人,可以考慮招募一些入伍,第一批先不要太多,兩千人就可以了。”聽到呂慶厚說城市快要修築完成,李紹滿意的點了點頭。
“只是不知道蘇尚書現在怎麼樣,哪怕是吐蕃人不願意接手冊封,若是能和我們進行互市也是好的,從內地賣食鹽,價格過於昂貴,來年要耕種土地的話,也得需要一些牲口。”呂慶厚有些擔心的說道。
“此事倒也無須過於著急,不過我想他那邊也該有訊息傳來了。”李紹其實也期盼著蘇勤早日回來,他還等著那個任務完成給的獎勵呢。
棉花這可是個好東西,一旦有了棉花,百姓不受凍是一方面,自己也能有可以對外交易的物資,否則就只能當二道販子,或者收一些商戶的錢。
當然除了棉花之後,食鹽也是好東西,不過大宋實行的是食鹽專賣,自己得不到太多的好處,他又不懂怎麼把粗鹽搞成細鹽,頂多就是能低價從吐蕃人那裏買一些食鹽來。
另外就是馬匹了,大宋丟了河套、基本上就沒有了產馬的地方,現在的馬匹都是在農家散養,朝廷給予補助。以後要在西北有所建樹,沒有騎兵那是萬萬不行的。
“若是國主沒有其他的事情,屬下先行告退了。”呂慶厚見李紹不再說話,知道這國主又在想事情,便躬身說道。
“對了,我還想起一件事情,以後一旦城市成了規模,你一個人肯定是忙不過來的,趁著現在挑一些機靈點的年輕人培養一下。否則咱們以後真的發展起來,相關的人才會更加缺少。”李紹叫住了呂慶厚吩咐道。
“國主放心,這事臣已經在做了,倒是有幾個不錯的苗子。”聽到是這事,呂慶厚笑了笑,說道。
“那就好,我一個人能想到的事情不多,若是你有什麼想法就和我提,考慮仔細一點沒有什麼壞處。”李紹滿意的點了點頭,又吩咐道。
“臣領命!”呂慶厚再次躬身行禮,退了下去。
這個呂慶厚只是一個落第的秀才,在大宋這樣的人著實不少,可是在西北讀書人都很罕見。好在他的能力還算不錯,當吏部尚書可能會不太合格,可是做一地知縣應該是沒有什麼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