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紅雲安排,聖人放心
人道祖地之中,最中心處的修行洞府乃是伏羲、神農、軒轅三皇所在的三皇洞,同時其他的人道聖人與人族英靈也都是在此地修行,是人族心中最為神聖的地方。
此刻伏羲與神農都有些不解地看向軒轅,不知為何他會讓人安排梅山七怪的修行,安排的還是地位十分尊崇的舜。
伏羲雖然原本也算是妖族,可他自從成為人族人皇與人道聖人以來,早已經捨棄了妖族的身份,雖談不上與其他人族一樣牴觸妖族,但也不會這般接受。
“軒轅,為何你要安排梅山七怪進入人道祖地,這樣很有可能會讓其他仙人心中牴觸的。”
伏羲直截了當地詢問道,對於他們而言,根本無需有任何的隱瞞。
“這是紅雲的安排,而且他們也將是未來封神大劫之中至關重要的人。”
軒轅緩緩解釋道。
軒轅是紅雲曾經的一道化身,這件事對這幾位人道聖人而言早已經不是秘密,所以對軒轅能暗中與紅雲聯絡根本不意外。
“紅雲竟然還能看到未來大劫的詳情?”
不僅是神農幾位人道聖人,就連擅長卜卦的伏羲都極為驚訝。
他們身為人道聖人,也是可以知曉過去未來的所有事,但一旦涉及到大劫,那就是連聖人也會一併遮蔽天機,根本看不清大劫之中的一切。
能知曉大劫詳情的只有鴻鈞這樣的大道聖人。
所以在原本的封神大劫之中,通天教主會一步步走到那樣的地步也不自知,還依舊自認為自己能夠打敗闡教。
但他並不知曉,其實一切都是早已經註定了。
這一世有了紅雲這個巨大的變數,一切都不一樣了,但大方向紅雲相信還是沒有變化的。
只是這一次從闡截二教的對抗,變成了人族與闡截二教的對抗。
他們都想要將人族變成他們信仰的奴~隸。
天庭想要收割人族信仰,闡截二教想要在人族之中傳播道統,不管是哪一種,都是想要瓜分人族氣運。
所以作為封神大劫的發起者,闡截二教知曉大劫是要在人族之中開啟,可人族卻是完全被蒙在鼓中,只有在大劫開啟時纔會被打個措手不及。
一步慢而步步慢,失去先機的人族將會被闡截二教壓著打。
但若是紅雲提前知曉了大劫的詳情,那人族便還有還手的餘地。
“一切不可明言,以免徒生變數,但只要相信紅雲的安排,封神大劫定然是能順利度過的。”
軒轅十分自信,這一世的人族昌盛無比,仙人的實力未必就比闡截二教的仙神差,就算是正面開戰也不會落於下風。
若是三清不要臉皮聯手對付人族,那紅雲自然也會親自下場鎮壓三清。
反正這也不是紅雲第一次做這種事了。
三清引以為傲的法寶都在紅雲的手中,誅仙四劍非四聖而不可破,三清只有三聖,只要佈下誅仙陣,三清根本找不到其他聖人來幫忙破陣。
女媧與人道聖人都是紅雲的人,更是人族這邊的,豈會幫助三清。
還有剩下的一個接引,如今早已經不知躲在哪裏去了,當初紅雲鎮壓混沌之中揚眉老祖的道場時,接引就早早逃走了,如今更不敢出現在紅雲的面前。
其實人族本身就早已經立於不敗之地,只要紅雲學著三清不要臉皮,親自下場,除了鴻鈞親自出手,其他聖人根本拿紅雲沒有辦法。
而如今鴻鈞的道場紫霄宮也被紅雲給移出了混沌,這讓鴻鈞都感到萬分詫異,不知紅雲使了什麼手段,心中萬分忌憚,根本不敢在沒有萬分把握的時候出手。
鴻鈞依舊躲在紫霄宮中煉製隕聖丹,這已經是他能想到唯一可制伏紅雲的手段了。
力敵的話紅雲有混沌至寶,還不止一件,他光是一件殘缺的造化玉碟根本有些不夠看,若不是自忖大道聖人的身份與實力還能有一戰之力,不然他也早就學著接引一樣躲在其他地方去了。
紅雲的安排與軒轅的話語給了伏羲等人十足的信心,對之後將起的大劫心中已經沒有那麼擔憂了。
元始與通天不想自己的弟子上榜,而人族仙人卻是連封神大劫是個什麼樣的劫難都不知道,很可能莫名其妙就上了榜。
就連伏羲與神農幾個人道聖人都不知道封神大劫到底是怎麼回事,但都知道,但凡在大劫之中死去的人皆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看遠古的龍鳳麒麟三祖,如今除了始麒麟轉生為神農,祖龍依舊不見蹤影,而元鳳落入子氏血脈,至今不顯。
再看魔祖羅睺,曾是能與道祖鴻鈞爭鋒的強者,可一旦死去,一切都成為飛灰。
還有帝俊太一與十二祖巫,皆是沒有什麼好下場。
可如今有了紅雲親自安排,那他們便能放下心來,只需專心配合紅雲便是。
“我還以為紅雲建立魔教,便會放棄人族,如今看來是我多慮了。”
伏羲感嘆一聲,覺得是自己氣量太過狹小。
紅雲雖然建立魔教,成為魔教教主,可他也依舊是人族的聖父,就算有心扶持魔教,定然也不會放棄人族。
其他聖人與英靈也都紛紛點頭,認為紅雲定然是會為人族安排得萬分周全。
但殊不知紅雲卻是早已經想著要將資源都想魔教傾斜,將氣運都掠奪到魔教之中,滋養西方天道胚芽,以此成為大道聖人。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眾生為棋子。
爲了自己的目的,紅雲根本不在乎其他的一切。
或許會說紅雲並不是一個合格的人族聖父,甚至不是一個好人。
這一點紅雲也不會去辯駁,因為本身便是如此。
但紅雲卻是一個合格的聖人,一個合格的修行者。
若他只一味地當一個好人,那麼他就會和原本的紅雲一樣,早早就死去了,哪裏還有成為聖人的機會,更沒有在這洪荒之中活下去的機會。
洪荒本身便不是一個講仁義道德的地方。
仁義道德還得等到孔夫子建立儒家之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