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爱青果
去書架

第一百二十章 登大寶制定勳爵

    秦越最終在反覆考慮和大臣們一個勁的勸進之後,終於下定決心登基稱帝。可秦越的稱帝卻有些與衆不同,他並不是直接稱帝,而是在南漢國的都城應天府舉行了一系列的受降和禪位儀式。一則代表南漢國徹底的滅亡並且臣服於他,二則他的皇位是來自於被自己攻佔的南漢國,而並非是越國。這一點很重要,使得在接下來對越國的戰爭中至少不會被對方佔領到的制高點。

    一些列的大型禮儀活動結束後,秦越從前南漢國皇太子的手中接過權力,正式的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大周,改元年號‘天授’。

    大周朝的領土涵蓋了曾經南漢國的全部地域以及之前被秦越統治的四省之地。不過這中間卻還有之前南漢國東部那些沒有被攻佔,如今獨立出去的地盤,還不在秦越的手中。因此剛剛登基坐殿的秦越並沒有大肆封賞有功之臣,而是隨即開始了浩浩蕩蕩的征服東部的旅程。

    大陸上的各國得知秦越覆滅南漢登基稱帝之後,反應各不相同。隔得比較遠一些的諸如西秦西楚和北趙等幾個國家,雖然也覺得這天下的局勢發現了改變。可畢竟離著自己還有些距離和時間。因此在加強對大周偵查的同時,派出了使者表示祝賀。和大周雙方在最短的時間內建立了交往。

    而和大周接壤的吳國以及齊國就不一樣了。此時他們終於明白自己的身邊出現了一個強大的新生的國家,按照以往秦越的處事風格,這個國家在今後的歲月裡肯定會和自己一方發生各種爭端,甚至是爆發戰爭。所以對於大周的建立,他們更多的是擔心和防備。表面上也派人前來祝賀,可是私下裏卻暗中聯合,在與大周接壤的邊境上佈置了重兵以備不測。

    最後則是苦逼的越國,一番弄巧成拙之後,將秦越送上了帝王的寶座不說,而且對方徹底的擺脫了越國屬臣的地位。變成了和自己平起平坐的一方。同時因為越國暗中支援前南漢國東部地區的叛亂和獨立,因此接下來不用想也知道秦越的目標將會對準誰。

    對於東部地區的平叛和佔領行動,秦越並沒有親自出手,而是委派楚王錢湍為主帥,田擴和朱澤全為副將,統領之前楚王不下的兩萬人和新整編的五萬原南漢軍前往。而秦越則留在應天府這邊處理接下來的一些事情。

    說實在話,要讓秦越領軍打仗或許還好一些,可讓他處理這些國事尤其是政務,他的水平明顯就有些不夠了。好在身邊又石方恆與曹亮和黃文元等人協助,再加上一些投降過來的前南漢官員也都積極表現。因此總體來說一切都還算是順利。

    考慮到之前的南漢國地理位置處於整個大陸最南端,因此如果將大周的國都還設立在應天府這裏,那勢必對將來秦越的戰略會有所影響。因此接下來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商議定都的事情。不少原先周王府出身的大臣提議直接將都城設立在臨水縣。可秦越反覆思考過後,覺得如今的臨水縣雖然繁華,可作為一個國都來說還是有些小。如果繼續擴建的話,很多設施又要重新來過,重複的投資建設得不償失。

    在商議了很久之後,秦越決定在距離臨水縣東南方向八十里外新建一座新城,以作為大周朝的都城。不過這個提議卻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對,理由很簡單,一來投資巨大,二來此處靠近接壤吳越齊三國的邊境線都不遠,安全是個問題。

    秦越卻不管這些,得意的將手一揮,笑著對那些朝臣們說,一個國家如果君王和文武大臣們都怕死,那麼這個國家也就沒有什麼希望了。再說誰規定的現在的邊境如此,以後還是這樣。總有一天大周的國境線會不斷的往北往西延伸直到世界的盡頭。

    國都的提案就這麼被秦越乾綱獨斷的確定下來,而後續的開發也就提上了議程。因為有之前臨水縣新城建設和開發與招商經驗,劉大遠被任命為都城營建總指揮。在都城還沒有建好之前,臨水縣則作為臨時都城,一切軍政大事全部交由原先的周王府處理。

    至於說南漢這邊,則由曹亮擔任臨時大都督,負責南漢歸附地區的新政推行與改革,另外中樞將對現有南漢領土進行重新規劃,依照之前的經驗劃分行省。

    佈置完這些事宜,下面的人自然便各自展開工作,並不太需要秦越親自去操心。眼下秦越關注的還是前方的戰事以及對於剩下不少南漢軍的整編。根據秦越的指示,投降的大約二十萬南漢軍經過挑選後留下的也足有十一二萬人。最先完成整編的五萬人被錢湍帶去平定東部地區去了。而留下的六七萬人則需要好好的規劃一番。

    找來齊石等軍中將領開會,研究接下來的軍隊整編計劃。按照秦越的想法,如今也算是正式立國了,而且軍隊的人數越來越多,而且隨著今後的發展,以後的兵馬也會更加多。現在這種以師為單位的組織結構已經不大適應發展的需要了。因此將要向更大規模和集團化發展。

    秦越提議組建軍和集團軍這兩級單位。依照現在的兵馬一級戰鬥序列開始擴充。原先的第一師和第二師合併成立第一軍,軍*長為田擴。第三師和第五師成立第二軍,軍8長常用福。第四和第六師組建第三軍,軍*長朱澤全。剩下的第七師與南漢軍投降部隊新編的第八師合併成立第四軍,軍*長為丁逢。其他新編部隊依照師一級的戰鬥序列兩兩合併成立第五第六第七軍。剩餘下來的則全部轉為地方守備部隊。

    除此之外第一軍和第二軍外加兩棲作戰師編成第一集團軍,第三第四軍加上快速支援師成立第二集團軍,剩下的第五第六和第七軍組建成為第三集團軍。第一集團軍總指揮由秦越親自擔任,而第二集團軍則由許懷志負責指揮,第三集團軍歸屬於錢湍的麾下。

    另外特戰旅依舊由謝伍指揮領導,不過謝伍的職務等同於軍*長級別。和警備師一起由周皇秦越直屬。兩棲作戰師和快速支援師也和特戰旅的待遇一樣,負責這兩支部隊的馬騰以及頂替調走的丁逢擔任師長的趙四海都和其他部隊的軍*長品級。

    除此之外,大周軍中開始推行軍階制度,這種制度將代表每一位士兵和將領軍官在隊伍中的地位,同時也象徵着可以相對應的享受何種級別的待遇。另外軍功封爵制度也將在之後開始推行。也就是說在周軍當中,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軍階、職務和爵位。有些人可能軍階和職務很低,但並不妨礙他的爵位很高。

    雖然還沒有正式的推行,可是卻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對,主要還是來自於部隊的中高層。有人就問秦越會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自己手下計程車兵,無論是**還是職務都比自己低很多,可是爵位卻高於自己。遇到這種問題怎麼處理,自己見了他要不要行禮問安?

    對此秦越的回答很簡單,人家爵位高說明可能立的功勞很大,可他未必就是一名合格的指揮官,所以在部隊中只認職務和軍階,不認爵位。但是平日在軍營以外或者是朝堂上,人家爵位高,你該行禮還是要行禮。為何推行這樣的制度,就是讓底層的戰士們有更高的積極性。你不一定有帶兵打仗的才能,可是並不妨礙你為國家為百姓立功。只要做出了突出貢獻,你就有可能享受別人享受不到的爵位和社會尊重。

    最後秦越重申了一點,就是大周今後的爵位將分為六等十五級,分別對應的是親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國候、郡候、縣候、一等伯爵、二等伯爵、一等子爵、二等子爵、一等男爵、二等男爵以及三等男爵。

    除了未來的皇太子也就是大周皇帝接班人之外,其他的皇子最多也就是封為一等伯爵,想要更高的爵位,那就自己去努力爭取。而親王爵位除太子在未登基之前可以享有外,除非對大周有巨大特殊貢獻的人,其他人最高可以被冊封為郡王。

    一系列的獎勵方法出臺後,頓時在大周的內部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特別是最容易立功的軍隊立刻成爲了所有年輕人嚮往的職業。可秦越對於讀書人以及文官同樣推出來獎勵政策。除了可以被冊封相應的爵位之外,文官還可以有勳職,諸如上大夫、中大夫等等,最高則為太師、太傅和太保。對此那些讀書人也都是歡欣鼓舞,紛紛埋頭苦讀準備著在接下來的官職考試中能夠給自己謀得一個好出身。

    政策推出了,可接下來真正被執行還需要一段時間。軍隊的整編也在逐步的推行當中,一切都很順利。而南漢皇室和許多前南漢官員既家屬此時也被分批的遷往臨水縣安置。秦越絕對不會讓這些人還留在之前的故土上,否則對於秦越今後的統治和新政的推行都將產生阻礙作用。

    處理完了這些事情之後,秦越在考慮是返回臨水縣還是去前線視察。可恰巧在這個時候大周軍前線總指揮楚王錢湍傳來訊息。一直以來進展順利的周軍此刻遇到了麻煩。越國朝廷派出五萬人的大軍公然支援東部叛軍,而領軍的越國將領則是以前一直鎮守北方邊境的大都督徐虎。這個情報顯然讓秦越吃驚不小,同時也明白越國終於和自己徹底的撕破了臉皮。

    錢湍之所以給秦越送來這個情報,其實還有另外一層的含義。也就是求援。畢竟他如今所率領的部隊除了一部分周軍第二和第六師的精銳外,大部分都是之前他原本的屬下和南漢降軍。戰鬥力看似很強,可其實軍心並不統一士氣也不算高漲。面對越國有名的統帥徐虎和其手下精銳的五萬大軍,錢湍取勝的把握並不大。

    在得知了情況之後,秦越果斷的做出決定,出去留守現有屬地的部隊之外,新改變的第一集團軍和第二集團軍全部跟隨自己東征。這一次不但要徹底的將原先整個南漢納入到自己的地盤內,而且還要順帶著解決越國最後的精銳。如此一來對於自己接下來征服越國將起到決定性的幫助。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