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7章 雙方議和
耶律淳派遣耶律奴苛前去商議,可是金主卻有很多條件,索要很多東西。
耶律淳當然不肯答應。
後來,金主下達最後通牒,說只要遼主以兄禮對待金國,封冊儀式仿照漢朝,就答應議和,否則不必再議。
遼主依然不肯同意。
偏偏遼國境內發生饑荒,人吃人的事情時有發生。
各地盜賊蜂起,掠奪百姓的糧食,禍亂連綿不斷。
樞密使蕭奉先等人勸遼主暫時依從金國的條件,於是遼主冊立金主為東懷國皇帝。
金主很不高興,對來使說:“什麼叫作東懷國呢?我國的國號是大金,應該稱為大金國纔是。況且冊書中並沒有提到以兄弟禮節相待,我不能答應!”
當下就將冊書扔了出去。
這“東懷國”三個字,明明就是遼人捉弄金主,取“小邦懷德”的意思。
遼人以為金主不懂漢文,或許可以矇混過關,偏偏金主要稱大金,要遼國用兄弟之禮對待,於是和議沒有達成,雙方決裂。
蔡京聽說這個訊息之後,打算約定金國一起夾攻遼國,乘機收復燕雲十六州。
宋朝派武義大夫馬政航海來到金國,與金主當面商議攻打遼國的事情。
金主也派李善慶等人隨同馬政一起來到汴京,並拿著國書,還帶來了東北的一些奇珍異寶送給宋徽宗。
宋徽宗隨即命蔡京跟金國約定攻打遼國,李善慶另外派人回去覆命,自己則在京城逗留了十幾天,逍遙快活。
不久,宋徽宗又派馬政帶著特別詔書,還有一些禮物,跟李善慶等人渡海回到金國。
走到登州的時候,馬政奉詔停止前行,只派遣平海軍校呼慶送李善慶等人歸金,並遞上宋徽宗的詔書。
金主將呼慶遣歸,生氣地對他說道:“回去見到你家皇帝,跟他說,如果他真心跟我國結好,就應當送來國書。如果仍然下達詔書,我是不願意接受的,到時候別怪我再將來使遣還。”呼慶只能無可奈何的回去。
等到童貫入朝,極力主張蔡京的決議,請求宋徽宗再派遣使者前往金國,改送一封國書。
朝中大臣都不敢有異言,只有中書舍人吳時獨自上疏諫阻。
還有一個普通的百姓叫安堯臣,也上書阻諫謀圖遼國。
吳時說我朝和遼國多年沒有摩擦,不應該背棄盟約。
而安堯臣的那道奏疏針針見血,透徹精闢,他說道:
“今童貫深結蔡京,同納趙良嗣以為謀主,故建平燕之議,臣恐異時唇亡齒寒,邊境有可乘之釁,狼子蓄銳,伺隙以逞其欲,此臣之所以日夜寒心者也;伏望思祖宗積累之艱難,鑑歷代君臣之得失,杜塞邊釁,務守舊好,無使外夷乘間窺中國;上以安宗廟,下以慰生靈,則國家幸甚!生民幸甚!”
宋徽宗連續接到兩道阻諫的奏摺,正在猶豫。
正好有兩個御醫從高麗回來,入奏宋徽宗,也覺得圖燕並不可取。
原來,高麗曾經通好中國,因為高麗國主有病,向宋朝求醫,於是,宋徽宗纔派遣兩位御醫前去診治。
不久,高麗送這兩位御醫回國,臨行之前,高麗主對他們說:
“我聽說天子將要和女真圖謀契丹,恐怕這並非良策。如果契丹能夠存活,中國還可以勉強對付;要是存留下來的是女真,女真族人似虎如狼,極不友善。你們可以傳達天子,做好準備纔是!”
這兩位御醫所以回來稟告宋徽宗。
宋徽宗正在為吳時、安堯臣的話猶豫不決,聽完之後,打算將聯金伐遼的計議暫時擱置,並打算提拔安堯臣為承務郎。
可是,蔡京、童貫二人堅持前議,說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現在不取,反而會受害。
還有學士王黼,當時已經升任少宰;鄭居中乞求回家服喪,所以宋徽宗進封餘深為太宰。
餘深、王黼跟蔡、童一同勾結,斥責吳時是個腐儒;並且還要治安堯臣越俎進言的罪名,不能再給他官當。
這四人一起極力奏請,宋徽宗不得不從,只好派遣右文殿修撰趙良嗣以買馬為由,再次出使金國,申請前約。
正好遼使蕭習泥烈到金國商議冊禮的事情,金主仍然不滿意,竟然興兵攻打上京,還讓宋、遼二國的使者跟在軍中。
那時,遼主正好在白山圍獵,他聽說金主出師,急命耶律白斯不等親率精兵三千,馳援上京。金主到了上京的城下,先勒令守兵趕快投降。
上京留守撻不野不肯聽從,金主於是督兵進攻,還對宋、遼二使說:
“你們可以看我怎麼用兵,然後再回去稟報各自的主子。”
他便親自敲響戰鼓,令軍猛撲。
金兵勇猛異常,迎著飛石利箭衝殺上前。
戰鬥一直從早上打到了下午,金將闍母等人率先登上城樓,部眾也跟著登上,上京城就這樣被攻克了。
留守撻不野無計可施,只好出降。
耶律白斯不等率軍前來救援,誰料大軍還沒有到達上京,就聽說上京已經失守了,於是又率軍返回。
金主入城犒師,置酒歡宴。
趙良嗣等人捧著酒杯,恭祝金軍大捷,都高呼萬歲。
第二天,金主留了些兵馬駐守上京,自己帶著趙良嗣等人回國。
趙良嗣對金主說道:“燕雲之地本來就是漢朝的疆土,理應仍然歸屬中國。現在我朝願意跟貴國同心協力,攻打遼國;貴國可以攻取中京大定府,我國願意攻取燕京析津府。我們南北夾攻,一定能夠成功。”
金主說道:“這件事好說,但是你主曾經賜給遼國歲幣,以後也應該給我一些。”
趙良嗣允諾,金主於是將國書遞給趙良嗣,約定金兵從平地松林進逼古北口,宋兵則從白溝夾攻,並派遣勃董和趙良嗣向宋徽宗說明自己的意思。宋徽宗馬上又派馬政答覆金主,並寫了一道國書:
大宋皇帝,致書於大金皇帝:遠承信介,特示函書,致討契丹,當如來約。已差童貫勒兵相應,彼此兵不得過關,歲幣之數同於遼,仍約毋聽契丹講和,特此復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