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求情
皇后的心一直提在嗓子眼,就算玉玥璃說得頭頭是道的,但她依然是不放心的。等藥熬好了黑漆漆的一碗帶著苦腥味,很少有人難以下嚥的,但事到如今也只能強灌,皇上跟司北玄將司北溟扶起,皇后端著藥一口一口的給他灌進去。沒喝兩口司北溟忽然側身全部嘔了出來。
“不行,這藥太過難以入口,可還有別的辦法?”皇后心疼自己兒子,抬頭問道。
玉玥璃皺皺眉,“沒別的辦法,現在只能強灌,把藥灌下去才能發揮藥性,”說著,玉玥璃一把奪過了藥碗,“我來,皇后娘娘若是不忍可以迴避,”畢竟她接下來的動作會格外殘暴。
玉玥璃一下子爬上了床,騎在司北溟身上,一手端著碗,一手捏住他的下顎,讓他微微抬起頭,張開嘴,又捏住鼻子,直接給灌了一大口,司北溟俯身又要吐,被玉玥璃緊緊的捂住了嘴,強迫他嚥了下去,隨即再次仰頭,捏住鼻子,敲開嘴,又灌了一次。這樣來來回回灌了三次,終於將藥都灌了進去。每次司北溟想吐都被玉玥璃緊緊的捂住口鼻給硬憋回去。
一旁眾人看到這操作都呆了,誰都沒想到這太子妃看上去端莊大方的,行事竟然如此潑辣不羈,雷厲風行,皇后正疑惑為什麼要回避呢,就見玉玥璃已經把藥灌了下去,爬下床放好了藥碗。到一旁清洗手傷的藥液,皇后看得目瞪口呆的,她下意識看了眼皇上,見皇上也正發愣,反應過來趕緊拿過桌上一杯水餵給司北溟漱口。
藥是灌下去了,司北溟臉色也漸漸紅潤起來,太醫一把脈,脈象也開始強健起來,皇后這才舒了口氣,放輕鬆。
見司北溟已經沒有什麼大礙,柳側妃再次開口,“即殿下已無大礙,現在,是夠該好好審問一下這謀害殿下的兇手。”說著,便跪了下來,“請皇上皇后為殿下做主,懲處真兇。”
話題再次轉移到了玉茹身上,玉茹臉色一變,“不……不是我,我沒有,我是冤枉的……”
“此事一定有什麼隱情,還望皇上皇后明察。”玉段峰也趕緊開口替玉茹求情。順便眼神示意玉玥璃,玉玥璃卻跟沒看見一樣,這又跟她沒關係,怎麼的?看完了病還得做偵探啊?她一共就拿了太子妃一份俸祿,這不僅要做太子妃還要做大夫,現在還要讓她敢偵探的活?開什麼玩笑啊。
“是該好好查一查,”皇后冷哼一聲,“玉茹,不說你如何謀害六皇子,你使用香藥魅惑冥兒可是試試?此事你無從抵賴。妃嬪妾侍隨意使用媚藥穢亂宮闈,乃大罪,斷斷不可輕縱,又是因此害冥兒中毒,你當真可惡!倫律乃是誅九族的大罪,”說著,皇后轉頭面向皇上,“請皇上為冥兒主持公道。”
“朕知道!”皇上臉色十分難看,隨即作出宣判,“六皇子侍妾玉茹,濫用媚藥迷惑皇子,更下毒謀害六皇子,證據確鑿,無從抵賴,論罪當處以極刑,株連九族。藥師玉段峰,教女無方,縱女行兇,現沒收全部家產,全族流放西北。”這罪說出去已經足以滿門抄斬,只是流放也是皇上看在玉玥璃的面子上。
“皇上……皇上饒命。妾身冤枉,妾身從未想過謀害殿下,請皇上明察!”這指令一下達,玉茹臉色頓時變了,一旁的玉段峰也是滿臉慘白。玉茹見求皇上皇后無果,轉頭瞥了眼一旁收拾東西要走的玉玥璃,頓時跪著爬過去,“姐姐,姐姐救救我,求求姐姐救妹妹一命,求姐姐看在我們同爲玉家人的份上,看在我門從小一起長大,救救妹妹,也救玉家一命。”
一起長大?還真是好笑啊,果然是一起長大的,那玉玥璃是被這妹妹玉茹欺負大的。現在想起來求她了?
司北玄見狀將玉玥璃拉至身後,“她是本宮正妃玉玥璃,何來的玉家玉玥璃。”這就是要將玉玥璃跟玉家徹底分清了,省的以後這玉家再連累了玉玥璃。
玉茹連連在地上叩頭,“姐姐就算不顧念我們多年姐妹之情,也要想想父親的養育之恩,就算姐姐還怨恨與我不願救妹妹,也該救救父親大人才是。”
玉玥璃低頭看了眼地上的玉茹,又看了眼玉段峰,忽然想起來玉段峰還有什麼沒告訴她的,說是等以後有機會了再告訴她,是關於孃親的事,若是玉段峰被髮配西北,那她想知道孃親的秘密豈不是還要追到西北去,有些不太划算啊,隨即,玉玥璃上前一步,“這本是六皇子的家事,兒臣作為皇嫂本不便插手,但此事涉及兒臣母家,兒臣想求父皇和皇后娘娘一個恩典,六皇子已無無大礙,六皇子妾侍玉茹最大之過也不過是香藥魅惑,此罪罰過便是,九寒湯性寒乃是大傷女子陰體的食物,相必玉茹也不會自己拿來服用,只怕其中是有人要暗害玉茹,卻無意間害了六皇子,但這湯從何而來,又經過幾人手,已無從查起,不如就此過去,待六皇子甦醒之後,交由他來處置如何?”
玉玥璃會開口求情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畢竟他們都知道曾經玉玥璃在玉家是如何備受其辱忽視,尤其是這玉茹,欺辱玉玥璃那簡直是家常便飯,如今玉玥璃卻替她求情,這不免讓人有些意外,不過玉玥璃都開口了,加上她說的話也的確有道理,皇后也說過誰能救司北溟就重賞,既然玉玥璃用這個賞賜換玉家的命,她也不好說什麼。
“如此,也好,”皇上嘆了口氣,“那便等六皇子清醒之後,交由他來審理好了。”
“等一下!”皇后越想越不甘心,這玉茹三番兩次的陷害,心懷不軌,她怎麼咽的下這口氣,“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侍妾玉茹雖不是故意謀害六皇子,但使用香藥魅惑皇子卻是真,如此行為斷不可輕縱,給本宮拖出去,杖刑八十,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