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爱青果
去書架

第一百二十章 東窗事發

    遊清明回到營房,並未急於把食鹽拿出來使用。他不傻,部隊已經斷鹽多日,倘若草率行事,必然事倍功半,搞不好還要鬧出事端來。

    第二天半夜,遊清明有故伎重演,輕車熟路來到鹽商宅院,徑直進入後廚。果然不出所料,鹽罐裡又換上新的食鹽,滿滿一大罐,看來這家人確實不缺鹽。掉包時遊清明早已做了手腳——在鹽罐外面也沾了不少麪粉,廚子拿著它去裝鹽,必然會灑落,這樣便留下蹤跡。

    遊清明掏出火柴點燃,火光照亮地面,仔細一看:地上確有一縷若有如無的白粉,直通廚房後門。遊清明喜出望外,循著廚子的腳印一直走到門外,那裏有個地窖,掀開窖蓋,下面黑乎乎一片,不過架著木梯,可以毫不費力走到地窖裡面。

    遊清明家裏也有地窖,用來貯藏醃臘製品、幹醃菜等,面積大概有一百多平米。相比之下,這家鹽商的地窖就像防空洞,足有三四百平米,與其說是地窖,不如說更像庫房合適些。

    地窖內什麼東西最多?遊清明根本不用動腦筋,張口就能說出來:“那還用講?肯定是鹽嘛!”——地窖裡面整整齊齊排列著上百個大瓷缸,每個大瓷缸都需要四個人才抬得動,不少於三百斤。

    遊清明揭開一個大瓷缸上面蓋著的蓑笠,把火柴湊近,白花花的食鹽慌得他眼睛發酸。——此情此景讓遊清明目瞪口呆,儘管早有思想準備,但如此巨量的食鹽仍然令人心驚膽戰!這麼多食鹽足夠上萬人吃兩三年了,倘若紅軍有這些食鹽還愁不打勝仗麼?

    懷著忐忑而激動的心情,遊清明拿勺子舀了一袋食鹽,悄悄從地窖入口爬出去,原路返回。從這天開始,連隊逐漸恢復飯菜原來口感,由完全無味到有一點鹹味,最後是鹹淡相宜,戰士們體力也回覆到正常狀態,那些由於缺鹽導致的疾病都消失了。

    遊清明偷拿的那些食鹽能維持連隊長期食用嗎?當然不行!爲了保持每天用量,遊清明不惜鋌而走險,一次又一次前往鹽商地窖,終究紙包不住火,東窗事發,被主人家發現,當場露了現行。

    這家鹽商姓牟,實際情況和小章說得差不多,祖輩曾經顯赫一時,到民國初期家道中落,已經淪為平民。雖然富庶不再,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靠著變賣家產,日子也過得比較滋潤。

    為什麼牟家地窖藏有這許多私鹽呢?說來話長,此事要追溯到清朝末年宣統皇帝時期。那時候牟家還未完全衰落,與官府來往密切,壟斷了當地官鹽買賣,可謂日進斗金。然而好景不長,先是鬧起白蓮教、義和團,接著又是八國聯軍進京,神州大地陷入戰火之中。

    牟家當家老爺未雨綢繆,用重金買通縣衙,偷偷收購了一大批上等食鹽囤積起來,且立下遺囑:後代決不允許擅自賣出賺錢,世道最艱難時刻才能拿出來,用於解決燃眉之急。這批食鹽究竟有多少?真實數目無人知道,直到牟家深明大義,向蘇維埃政府捐獻出這批食鹽,答案才得以揭曉。

    話說回來,遊清明偷竊行為怎麼被發現的呢?俗話說: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遊清明信賴小章,把偷鹽的事情告訴了他,再三囑咐一定要保密,小章滿口答應。沒過多久,小章又把這件事告訴了同鄉小黃,再三囑咐保密,小黃也滿口答應;轉眼之間,小黃又告訴了戰友小錢。……

    牟家原本沒有發覺食鹽缺少,畢竟那麼多存貨,不會有人想到去核查,但街面上牟家藏有私鹽的訊息傳得沸沸揚揚,開始引起牟家懷疑,全家上下查詢痕跡,終於找到失竊的大瓷缸。

    牟老爺面對只剩一小半食鹽的大瓷缸,又氣又急,心裏平添幾分膽怯。在他看來,丟失食鹽事小,私藏官鹽事大,換作民國政府,必定是株連九族之重罪。如果被蘇維埃政府知曉,會如何懲治他們?牟老爺不敢往深處多想,只覺得後背直冒冷汗。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