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舒嬪和翠萍
那宮女看著擺在自己面前的金子,卻怎麼也不敢收下,雖然金子很誘人,可她一想到方纔那些收下了銀子就被奪了性命的人,背上就起了一陣惡寒。
楚妃自然是看出了她的猶豫,於是勾唇笑著問道:「怎麼,你是嫌少?」
那宮女立刻搖了搖頭解過了自己面前的金子,連忙回答道:「奴婢怎麼敢!奴婢謝過娘娘您的恩惠了!」
楚妃見她這樣才笑了笑回到了寢宮內,宮女看見自己並沒有遇上什麼別的可怕的事情,這才放心的出了一口氣,隨即朝著另一個方向趕去。
可在她還沒有踏出內院的大門時,她卻突然痛呼了一聲,緊接著整個人就前傾趴倒在了地上,而她的背後直直的插著一柄劍。
她手裏還攥著那枚金子,滿眼都是不敢相信,嘴巴里還在向外汩汩的留著鮮血,喃喃的說道:「怎麼會呢……」
緊接著整個人便沒有了氣息,她的屍體不一會兒就被其他的人收拾了出去放進了焚燒爐。
楚妃聽見了那聲女人的痛呼聲之後,整個人才放鬆了下來,畢竟跟著自己去的是十五人,所以誰也不能放過,就算是她的貼身宮女也不可以。
宮裏不過一下午就被收拾的乾乾淨淨和最開始一模一樣,空氣中血腥味也散的乾淨,彷彿這裏的殺戮不過是一場幻覺,可只有楚妃才知道,她爲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什麼都可以做的出來。
而她計劃的最後一步,就是要找一個絕佳的替罪羊,可以幫她承擔下所有的罪責,而她如今心中,已經有了最好的人選了,想到這裏,她便勾起了唇角,臉上露出了奸詐的笑容。
而另一邊舒嬪宮裏。
舒嬪在聽說了後宮中今日發生的事情後,自己就怎麼也坐不住了,就想要趕過去看上一看。
當初東方儀被押入冷宮,她多次去看望,可自己都沒有機會進去看一看,如今聽說皇上醒過來了,那就等同說東方儀有了最強大的後盾,這樣她便不用再接著受苦了。
所以她決定再過去碰一碰運氣,萬一這次能進去看望了。
想到這裏她就收拾好了行裝,就在她準備出門的時候,翠萍卻攔住了她,並且勸解道:「娘娘,奴婢勸您還是不要去看那個儀妃了吧,她已經不是皇后了,而且如今還得罪了太后娘娘,您這樣過去是得不到好處的!」
她一字一句說的情真意切,都是想要勸解自己面前的女人。
可舒嬪在聽完了她的話之後,臉色先是停滯了一下,緊接著就皺起了眉頭,下意識伸出手退了自己面前的宮女一下,緊接著就發狠的說道:「誰允許你這麼說她的?!就算她不是皇后了,那也是本宮在後宮裏最好的姐姐!我也會想要照顧她,畢竟她幫了我那麼多!」
「娘娘你清醒一點吧,她對您這樣不過只是施捨罷了,你何必……」翠萍都摔倒在地上了,還不忘苦口婆心的說著自己面前的女人,就連眼眶都紅了起來。
但舒嬪卻沒有允許她繼續再說下去,揚起手毫不猶豫的甩了一巴掌。
「啪」的一聲響徹在寢宮內,翠萍整個人都愣在了原地,她還從來沒有被自己面前的這個女人打過,就算自己曾經犯了錯誤,她也不過是說自己兩句罷了,她曾經以為只有他們主僕二人才是最親近的,可是如今……
舒嬪也不忍心繼續看自己面前的奴婢,只覺著心下一陣錐痛,彷彿是被親近的人背叛了一般,緊接著她又大喝了一句道:「不許你再說她的壞話,否則就再也別出現在我面前!」
說罷就拂袖離開了寢宮。
而還留在原地的翠萍,一隻手捂著自己方纔被打過的臉,心下一陣悲涼,緊接著就失控一般冷笑了一聲,隨即喃喃道:「我一心為你著想,可你卻一心要當別人的一條狗,可真是可笑,真是可笑啊!」
而另一邊舒嬪已經趕到了皇后宮,還沒有進去就被守在宮外的如一給攔了下來。
「我實在擔心皇后姐姐,所以就讓我進去吧。」她皺著眉有些懇求的說道。
但如一卻是沒有放行,而是回答道:「對不起舒嬪娘娘,只是太后她下了命令說不允許任何人進入,所以娘娘您還是再等等吧,而且儀妃娘娘她已經不是皇后了,還是希望您能注意言辭。」
不是如一在故意刁難,而是如今的情況萬事都需要謹慎,雖然宮裏的兩個人都脫離了危險,但還是擔心會有人在他們昏迷的時候下毒手。
所以縱使知道面前的女人一心對東方儀好,更不會對皇上有害,也不能就此放她進去。
舒嬪一聽到這裏,就垂下了眼睛,彷彿很失落一般低著頭喃喃的說道:「我真的是很擔心儀姐姐啊……」
如一自然是看出了她傷神的樣子,就忍不住安慰道:「舒嬪娘娘你放心吧,等儀妃娘娘她一醒過來,我就會派人前去通報你一聲,倒時您再來看望吧!。」
「真的么?!」舒嬪有些雀躍的反問了一句,眼睛裏有一絲期待。
如一見罷就笑著重重的點了點頭,舒嬪看他肯定了自己這才放心的離開了原地。
至少現在知道了東方儀是沒有了什麼危險的,而且就連皇上也沒什麼危險了,這樣自己再等等也沒什麼關係。
而另一邊宮外,南宮丞相府。
南宮流雲在會客堂招待了朝中許多的大臣,紛紛商量著關於皇上如今已經脫離了危險而且已經醒過來的對策。
他今天一大早就收到了宮裏楚妃傳來的書信,說赫連祈醒過來了,看樣子身上的毒已經解了。
當時他簡直不敢相信,因為所有的人都在告訴他說皇上中的毒是絕對沒法子的,可如今又怎麼會安然無恙的又醒了過來。
但隨即就想到最近這些日子裏他還好沒有做出些什麼太過出格的事情,否則實在太過惹人懷疑了,所以這才召集了眾大臣一同商議該如何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