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分身無術
一種娥眉,下弦不似初弦好。瘐郎未老,何事傷心早?
素壁斜輝,竹影橫窗掃,空房悄,鳥啼欲曉,又下西樓了。
常英卓害怕舊事重演。常英卓的勢力在瀘城,能護白丁香母子,但是在龍城鞭長莫及。
段子峰的勢力不是白丁香這樣的平民百姓可以抗衡的。
“卓哥,這事你得幫我。我聽說,段子峰他前幾日去了晉商會館。”白丁香說道。
常英卓說道:“丁香,難道你不能忘了仇恨,我幫你找孩子。只要孩子認為你,你和孩子平平安安地過,不好麼?為什麼要這樣呢?”
白丁香說:“平安,卓哥,這個亂世,又何來的平安?而且我這一輩子就是被他給毀了。沒有他,我會嫁給江晨。可是,結果呢?”
白丁香說完,淚如雨下。
“我這麼多年,苦啊!”
常英卓緊緊地抱住她,彷彿在抱著全世界。他輕柔地撫著白丁香的鬢髮,彷彿在撫平白丁香內心無比的憂傷。
“你的苦,我知道。香兒。”
白丁香一聽香兒兩字就知道常英卓的底線開始鬆動了。
她很抱歉利用常英卓對她的感情,但是她又沒有別的辦法。
爲了報仇,她真的什麼路也沒有。
她的仇人,或位高權貴,或富甲一方。
她如果不借力,根本沒有任何機會去報仇。《紅樓夢》中,薛寶釵有一句詩說的好。“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如果不借力,不借東風,她報仇又要等到何年何月。
前生不覺中已然蹉跎。後半生白丁香不希望自己在後悔中度過。
那些欠她的人,她要一個個地去討債。
“好了,你別哭了,我答應你。你呀,就是憑著我對你喜歡。我真的拿你沒辦法。”常英卓說道。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憐惜與無奈。
這種成熟男人的風姿是常宇少年時所無法給的,讓白丁香感覺到了一種安定。
白丁香知道常英卓明白自己的利用他,卻表明了態度甘心被利用。
因為一句香兒,已經表明了他對白丁香的情感。
段子峰說愛她,卻叫她採月,不過是一個替身。
江晨說愛她,叫她寶貝,卻從未給過她信任。
常宇說愛她,叫她丁香,卻終是有緣無份。
只有常英卓叫她香兒,是實實在在的寵愛,實實在在的信任。所以,白丁香纔會把自己想說想做的一切都告訴他。
等白丁香哭累了,常英卓才鬆開她。拿一方手帕,給白丁香擦臉。
“你在這兒坐一會,我給你下廚。你陪我喝一盅。”常英卓說道。
”你不忙啊。“白丁香說。
”我再忙,一遇到你,也不能忙了。我把事交給兄弟們做了,要不然分身無術。“常英卓。
“我跟你一起去吧。”白丁香說道。
白丁香跟常英卓下了廚房。白丁香洗菜,常英卓炒菜,真的配合很好。
常公館的廚子們爲了不當電燈泡紛紛告價了,連管家也溜了。
常公館裏只剩下他們兩個人。
“香兒,吃魚。”常英卓長相在常家不算是出類拔萃的,但是沉穩的氣息,那種成熟男人經過歲月沉澱下來的氣質,高貴淡雅,越發讓人沉淪。
白丁香看到他竟然有一點臉紅。她已經是一個孩子的母親,對於臉紅心跳的少年情事的情緒,基本被歲月淹沒了。
沒有想到,看到常英卓堅毅的臉,還是會臉紅,還是會有一點點小小的激動。
常英語卓笑了,他輕輕地給白丁香剔去了魚刺。
“刺剔乾淨了,你可以放心地吃了。”常英卓說道。
“卓哥,你取笑我。”白丁香也笑了。若說白丁香哭,那是一枝梨花帶春雨,在常英卓眼中,無限地美。那麼白丁香一笑,那就是山花爛漫,常英卓覺得自己內心亮了,象面對一輪火熱的太陽。
什麼叫傾國傾城。不是年少,而是不再年輕,依舊有歲月無法衝擊的美。
“你小時候有一次去我家,嚷著吃魚,結果吃了一塊再也不吃。小臉很嚴肅,一定要喝醋,要饅頭。我以為你怎麼了,結果你被魚刺卡了。還是我挑出來的。因為這個,你到了這家,很少再吃魚了。”常英卓笑著說。
“那時我也不過四五歲,卓哥你怎麼記得那麼清?”白丁香問。
常英卓笑著說:“因為這是秘密。”
當年白家未敗之時,和常家走動最多。
白丁香經常去常家做客。常英卓很喜歡這個小妹妹,她長得粉妝玉琢,十分地討喜。但是,他把這種好感一於默默藏於心內。也許是因為他本性,也許是因為他比白丁香大了很多,就沒有表現出太多的喜歡。
反而常宇和她年紀一般大,喜歡和她在一起玩。只要是白丁香離開常家,常宇就會大哭大嚎,這叫常老爺子很頭疼。
所以,沒事,他就叫夫人帶著兩個兒子一起去白家串門。
如果說年少時的喜愛,是一種懵懂。
那麼隨著年長,對白丁香的那種愛,越發地明晰。而且象雨後春筍一樣破地而出。
白富梅與常宇並不知道,常老爺子和夫人曾經給常英卓議親,物件有一個就是白丁香。但是因為白家衰敗沒成,在他十五歲時,家裏人就讓他娶了郗氏。
在新婚的那晚,常英卓跑到白家大雜院外,傻傻地坐了一夜。
一夜之後,他完完全全地變了。他變得更加謹慎、更加沉默。
他也有常宇的痴情與暗戀。只是弟弟常宇能說出來,而他不可以。
就象常老爺子說的,白丁香人才不錯,但是家境總歸寒微,於家族事業毫無助力。他們不會給自己頂門立戶的長子娶一個毫無用處、只長得漂亮的花瓶回來。
郗氏是平城大家,聯姻對家族事業的好處是更上一層樓。但是,常英卓對郄氏生不出一點愛憐來。
所謂的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就是這個樣子。
常英卓不會在郄氏面前多說一句話。而且爲了避她,常常地以忙生意為名,在外躲著。
郄氏雖有一個新婦的名,但是和守活寡差不多。
自己丈夫的心思象海底針,真的沒法猜透。她一和婆婆說,婆婆就說那是常英卓的生性如此,對他們老兩口也是一樣。
郄氏回孃家抱怨,孃家人說她太作,有一個會賺錢且一心一意守著她過、不納妾的丈夫,她還不知足。
沒有人心裏知道心裏的苦楚。
因為他們聚少離多,而且常英卓刻意地避孕,十年了,郄氏一直沒有自己的孩子。
當她看到常老爺子對她不善犀利的目光時,纔想到了一件保住自己地位的事,那就是納妾,一定要給丈夫買幾個妾回來,好讓丈夫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