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秀越明宮
我再次觀察了地形,發了一條可行的石路能通往那裏。石路不是人工開鑿,只是泥層脫落之後,石山原有的紋路,看著便很是險峻,不過值得試一試。
董小晚也要跟隨,我無法說服她,只得帶著她一起沿著那條小石路慢慢爬向將軍墓穴。
我用匕首割了一些韌度很好的藤蔓做成繩子,在攀爬的過程中,這些藤蔓繩子起了很大的作用,讓我和董小晚順利安全爬了上去。
我們站在懸崖邊上,回頭看去,此時半空黑壓壓的一片,大暴雨即將降至。這個將軍墓剛好建造在石層與土層之間,土層鬆落,便顯露出石層部分,如果不是因為暴雨連連,附近山體坍塌,估計很難發現這麼一座將軍古墓。
我們在墓室裏尋找更為值錢的寶物,那些青銅器值不少錢,可是太大,根本搬不走。走到最後一間墓室,看見石棺前有一塊墓碑,上面刻著幾個小篆文字。
“護國大將軍之墓。”董小晚說道。
“你怎麼認得這些古文字?”我問。
“我不是說了麼?我從小跟在爺爺身邊,爺爺是個風水大師,研究古文字那是必須的技能。我看得多了,自然也會一點。”董小晚說。
“既然確實這是一個將軍墓,那麼他的寶劍就在棺槨裡面。咱們不拿別的,就拿寶劍。”我說。
“行,我都聽六爺的。”董小晚點頭說道。
這次到山城,什麼東西也沒帶,更別說是定風鈴了。按照羅三門的規矩,在墓穴中取物,必須要用定風鈴詢問。
這次得破壞門規了。
開啟石棺,能看見在右側果然有一把青銅長劍。我便拿走青銅長劍,再把石棺蓋上。
在古代,青銅劍的長度隨著朝代更替而改變。起初青銅寶劍一般是二三十釐米,春秋時代到五六十釐米,到了秦漢時期,一般青銅劍長度在八十釐米左右。當然這與鑄劍技術的進步關係密切,因此在考究青銅劍的年份,可以簡單從其長度考量,便可知一二。
而我手上的這把青銅寶劍,從劍柄到劍鞘末端,約莫有一米三長了。
看過一些資料,秦漢朝代的長劍劍柄較長,交戰的時候多數用兩手握劍,以增加砍殺力度,配搭上劍身長度,那就是一寸長,一寸強。那之前的猜測也是正確的,就是這個墓主乃是秦漢朝代的將軍。
“六爺,這把劍值錢麼?”董小晚小聲問道。
“從劍鞘看,紅綠各半,說明鑄造的技術與材料一般,可能不是爐火純青的那種青銅寶物。”我說。
“什麼意思?就是這把劍不值錢?”董小晚略為失望說道。
“估計這是秦漢時期的寶劍,年代久遠,也很珍貴。不過,值不值錢並非由劍鞘決定,而是看劍身。”我說完便把長劍放平,一手拿著劍鞘,一手握著劍柄,準備拔出劍身。
“慢著。”就在我要拔劍的時候,董小晚忽然叫停。
“怎麼了?”我問。
“咱們是不是先祈禱一下?希望這是一把好劍。否則咱們之前的辛苦就多餘了。”董小晚說完便跪下,對著棺槨磕頭,嘴裏唸唸有詞,大概意思是原本無意闖入禁地,因為家中貧寒,所以才取走寶物,希望大將軍慷慨贈,以後定當逢年過節祭祀。
她雖然出身在風水之家,但盜墓這等事情,她應該是第一次做,心裏難免會緊張不安。而且,她不是那種貪心之人,只想拿走一樣寶物便足矣,因此纔會希望這把青銅寶劍是一樣值錢的寶物。
“你祈禱完畢了麼?”我問。
董小晚點了點頭。
我便雙手拔劍,這把青銅寶劍伴隨主人長眠地下已經兩千多年,更可能是生鏽的原因,竟然用了很大力氣也拔不出。於是,我說:“董姑娘,咱們之前的期望可能有點過高了。”
“怎麼了嗎?”董小晚問道。
“我用了很大勁都拔不出此劍,說明年代久遠而且生鏽了,劍身生鏽那就說明此劍一般,估計也就幾千大洋了。”我說。
“幾千大洋?那也很多了,若是如此,真是太好了。”董小晚說道。
“要不,我再找找,看看還有什麼值錢的東西。我想這麼大的一座將軍墓,肯定有漢玉陪葬品,漢玉就很值錢。這把青銅寶劍就放回原位吧。你覺得怎麼樣?”我說。
“我倒覺得這位護國將軍是一個清廉正直之人,其他墓室的東西不是瓦陶就是石像,那些青銅器皿的鑄造工藝也很普通,所以,咱們是不會在這裏找到漢玉的。既然拿了這把青銅寶劍,那就行了。幾千大洋,已經夠我和爹爹好幾年的花銷了。”董小晚說道。